美国没有户籍制度,穷人孩子想上名校怎么办?

北美留学生日报 2023-06-18 00:30:32

在美国,迁徙自由是受宪法保护的基本权利,所以并不存在“户籍制度”一说。

美国公民可以凭个人意向,在各州之间任意穿梭或定居,期间的教育或工作不会受户籍问题限制。

因此,许多向往美式教育的“外国人”,都对美国的教育制度存在着“乌托邦式”的幻想,认为学生和他们的家庭将在择校权方面有更自由、更多样化的选择。

其实不然,美国不仅也有类似我国“学区房”的操作,甚至可以说“学区”的概念最早就是来源于美国。

不同于我国“地块内的房价因为有好学校而贵”的设定,美国的“学区”是建立在“社区”之上的。

通常在富人聚集、配套设施更完善的社区,会更容易促成一个好学区的建立,甚至大多数公立中小学的经费就是来自该学区的房产税。

也就是说,富人区的学子会自然享受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且身边的同学也会来自差不多经济水平的家庭。

得益于按户籍“划片”的政策,我国学子在小学—初中阶段的择校方式中有了“纯拼学习”以外的可能性。

但在没有户籍制度的美国,穷人家的孩子到底该付出何种努力才能考上名校呢?

美国公立学校提供的基础教育一般称为“K-教育”(类似于国内的“九年义务教育制”),指的是从kindergarten到年级的年免费义务教育的总称。

入学费用由美国的学区政府提供,不但不收学费,学杂费、课本费,机会在校享受免费营养早餐、午餐。

美国中小学教育,属于“地方分权”,学制各州不完全一致,各学区可以自行制定各级学校的学制。

如:有采用6++4教育学制,即小学6年(幼稚园到五年级)、初中年(六年级到八年级)、高中4年(九年级到十二年级)。有些学区也采取7++的方式。实际学制、课程安排都因各地情况而异。

所有的州都要求孩童入学,大多数州强制孩童在6岁之前必须接受教育。

在学生的小学、中学时期,美国公立学校招生通常遵循“就近入学”的原则。

大多数情况下,你居住在哪个学区,就可以去上这个学区的公立学校。

但这里所说的居住地是指经确认有实际居住证明的,比如买或租住房子里的水电单,或是父母在本州的纳税记录等。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也可以选择跨区域就读。

各个学校会划定自己的招生范围,有的学校允许学生在父母上班地点附近入读(需要提供证明);

有的学校允许跨学区入读,但不允许同一个区域其他学校招生范围内的孩子入读;

有的学校会开放一定名额作为跨学区抽签入读,具体要求会在学校的相关章程中体现。

到了大学阶段,美国的家庭就需要为教育付费了。

美国的公立大学有个“本州价格”,即本州学生相对于外州或海外学生能够享受一定的优惠。

以顶尖公立大学伯克利(BerkeleyUniversity)为例,其在9-0学年对于本州居民的学费是45美金,而外州居民和国际学生则是440美金。

加上住宿等生活成本支出,本州居民每年费用大约为85美金,而外州居民和国际学生大约是6860美金,足足高出三万美金。

与它类似的顶尖公立比如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ofMichigan)、佛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ofVirginia),学费也是对州内便宜,对州外昂贵。

由此可以看出,公立大学对于本州居民是十分友好的。如果本州有一个很好的公立大学,而孩子又考了进去,那可真是一件十分划算的事情。

一般来说,在申请本州优惠时,当地居民可以通过报税来证明自己的“户籍”。

学生未成年之前,申请学校时会看父母的纳税记录;而学生一旦成年,即看本人的纳税记录。

如果没有纳税记录,会查看学生及其家庭在本州的租房合同、水电煤气等缴纳收据。

当然,并不是搬到一个地方居住,就立刻成为本地居民了,很多州要求住满个月才可以享受公立大学的本州学生优惠。

言外之意,如果想上某个州的大学,只要高中在此就读,居住时间满一年以上,便能享受本州公立大学的优惠。

众所周知,国外享誉世界的名校通常是一些顶尖私立大学,而私立大学的学费也是出了名的昂贵。

根据《美国新闻网》(U.S.News)“0-年美国大学学费”统计,私立大学的平均学费为5,7美元一年,而读本州公立大学则平均只需9,687美元一年——有着超过倍的差别。

高昂的学费对普通家庭都是一种负担,更不用说贫困的学生了。

不过,这里也有第二种可能性:很多财力雄厚的私立大学会为中低收入家庭减免学费,甚至提供生活费,以吸引最优秀的学生。

对符合条件的学生来说,整体费用可能比上公立大学还低。

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HopkinsUniversity)为例,它每年标定的学费大概在五万美元左右。

但实际上,它平均向每位学生收取的费用仅有两万美元,并且学校每年在学生教育方面花的钱远远超出实际的学费。

这使得整个学校的本科教育每年都会呈现出严重亏损状态,但这笔钱会通过校友捐赠等渠道填补上来,并不影响学生的正常教育。

类似这样的“前浪推后浪”的模式,在很多顶尖私立大学中都存在。

但不容忽视的是,私立大学的学生群体往往呈现出两极分化趋势。

一类学生本身来自精英大学毕业的富裕家庭,父母通常是高管、律师、银行家、医生、教授、研究人员等教育程度高、收入高的职业。

而另一类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但本人能力十分优秀的学生,这类贫困学生通常会通过学费减免政策、领取生活补助、获得高额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等方式顺利完成学业。

相对公立大学而言,私立学校在招生上不受政府限制,可以自由选择学生,对学生的录取审核会更严格,会更追求对学生的整体评估。

也就是说,私立大学除了会考虑学生的基本成绩数据以外,还要评估学生的课外活动、申请文书、推荐信、面试、个性品质等软条件,以期找到与学校气质匹配的学生,构成学生群体的多样化。

所以贫困学生可以充分发挥特长优势,申请到与自身能力契合的私立院校。

总之,在美国的普通家庭要想上名校,首先就得选择一个好的学区,顺利接受年免费教育;

再通过自我申请、减免学费的方式上私立大学,或者考取优异成绩升上本州公立大学。

这样看下来,是否你也注意到了中美教育之间很多的相似性呢?

无论在哪个国家,申上名校都是自身努力与教育机遇的结合。

不管家庭条件如何,做好自身的充足准备都是让人生向更好的方向进步的第一要义。

3 阅读:708
评论列表
  • 2023-06-25 14:59

    我们看户籍,人家看区籍州籍,本质上一样

    独奏 回复:
    不一样的是 你只要在当地纳税或者居住一定时间 几个月或者一年 就认为你是当地人
  • 2023-06-30 05:53

    大哥,本质上的差别是,人家当地人可以申请当地学校的补助,你有补助吗?你是不买这里的房子就不能在这里上学[笑着哭]你还涨学费你

  • 2023-06-21 18:21

    美国的快乐教育使平民永远是平民!

    海子 回复: 没爱
    你又是从哪来的优越感?!
    没爱 回复:
    [得瑟]你在国内连平民都不如,你有何优越感
  • 2023-07-08 10:01

    去派出所上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