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有很多明眼可见的精明人,比如王熙凤、赖嬷嬷等人,同时也有很多藏愚守拙的厉害人,比如小红的父母林之孝夫妇、袭人等。其实这些所谓的精明人,不管是表现出来的,还是隐藏的,也只不过是人生某个阶段稍占上风而已,真正精明,真正有大智慧的还是宝玉的奶妈李嬷嬷。
关于李嬷嬷这个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她身上其实是有些疑点的,而这些疑点恰恰反映出了她的精明,她的智慧。
第一:就是李嬷嬷的年龄问题。我们知道,李嬷嬷是宝玉的奶妈,按辈分来讲,她大概就是王夫人这一辈的人。但是我们要知道,贾宝玉是王夫人的老来子,生宝玉的时候,王夫人都已经四十岁了,为贾宝玉这个“活龙”找奶妈,肯定要找个正当年且身强力壮的人。也就是李嬷嬷常挂在嘴边的:“我的血变得奶,吃得长这么大”。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有两层深意,一是李嬷嬷的确对宝玉有哺育之恩,二是本该是李嬷嬷孩子吃的奶,却让宝玉吃了,宝玉的成长中确实有李嬷嬷的血泪史。当然这是李嬷嬷最值得邀功的事,但同时也反映出,李嬷嬷的年龄问题。
李嬷嬷出现的时候是第八回,她的孙子都能吃晴雯的豆腐皮包子了,而这一回宝玉大概是八九岁的样子,因为第四回门子跟贾雨村的对话中有一句:“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
这个时候距离英莲被拐已经过了八九年,要知道,英莲被拐的那年,甄士隐的梦中出现了一僧一道,一僧一道带着顽石去下凡,也就是贾宝玉这时候要出生。那么距离英莲被拐后八九年,贾宝玉也大概就是八九岁的样子。
按照古代十五岁一代人来算,有孙子的女性大概是在三十五岁左右,李嬷嬷的孙子能吃豆腐皮包子了,起码也得两三岁,李嬷嬷这时候的年纪最大也不会超过四十岁。放到我们现在,三十多岁的女性算是正壮年,即便在古代,三十多岁也不到退休的年纪。
但我们看李嬷嬷在书中的形象,一直是那种老态龙钟,还拄着拐杖,平时唠唠叨叨,还总犯糊涂,告老解事,别人还总称她为“您老人家”这样的形象。这样的形象明显和李嬷嬷的实际年龄不符呀。
第二:李嬷嬷在怡红院的地位。李嬷嬷平时似乎不招人待见,但是怡红院这里真出了事,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李嬷嬷。最明显的就是紫鹃情试宝玉那次,贾宝玉被紫鹃的话刺激到了,回来以后就进入半昏迷状态。众人见状觉得事情不妙,于是第一件事就是去请李嬷嬷。
众人见他这般,一时忙起来,又不敢造次去回贾母,先便差人出去请李嬷嬷。
怡红院没事的时候,大家都嫌李嬷嬷烦,李嬷嬷多问两句话,丫头们都不耐烦,但真到事儿上了,袭人晴雯等都要靠边站,众人可依靠的还是李嬷嬷。这说明李嬷嬷在怡红院是做出过成绩的,能力是不容小觑的。李嬷嬷隐藏的这种厉害是不是和平时那种做事儿犯糊涂,唠唠叨叨的形象大相径庭。
第三:李嬷嬷在贾母和王夫人面前的形象。按理说像李嬷嬷这样不讨喜的人,在贾母和王夫人跟前的话语权是并不会太高的,但恰恰相反,李嬷嬷在贾母和王夫人面前很有面子。二十回的时候,明显是李嬷嬷找事,把袭人骂一顿,袭人有苦难说,还不敢反抗,而李嬷嬷反倒得理不饶人,不仅骂袭人,连带着连贾宝玉也骂,甚至要闹到贾母和王夫人跟前。
宝玉虽听了这些话,也不好怎样,少不得替袭人分辨病了吃药等话,又说:“你不信,只问别的丫头们。”李嬷嬷听了这话,益发气起来了,说道:“你只护着那起狐狸,那里认得我了,叫我问谁去?谁不帮着你呢,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我都知道那些事。我只和你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去讲了。把你奶了这么大,到如今吃不着奶了,把我丢在一旁,逞着丫头们要我的强。”一面说,一面也哭起来。
如此看来,李嬷嬷在贾母和王夫人面前是非常有面子的,如此不占理的事她都要闹到贾母面前,想必贾母平时是十分给她面子的。那么这就又和李嬷嬷平时讨人嫌的形象形成对比了,李嬷嬷在领导面前非常有面子,话语权是很重的。
这三个疑点如果结合在一起看,其实就会发现,这正是李嬷嬷的智慧,也正是李嬷嬷的精明之处。李嬷嬷并不老,王夫人四十岁还生孩子呢,李嬷嬷不到四十岁的年纪显然不是该退休的年纪。然而这时候的李嬷嬷很清楚,自己对于贾宝玉的用处已经不大了,相比于渐渐起来的袭人和晴雯等人,李嬷嬷的优势在一点点地消失,况且贾宝玉还是那种超级喜欢女孩的人,李嬷嬷如果一直在怡红院待下去,只会引起贾宝玉以及众人的反感。
然而这时候的李嬷嬷在怡红院是成绩最好的时候,把贾宝玉喂养得很好,这是她最了不起的成绩。所以“无奶可喂”的李嬷嬷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就是想让自己的功劳再次放大,在最鼎盛的时期离去,功劳就更会被大家记住。所以怡红院一有事,大家都会想到李嬷嬷这个功臣,而不是后来居上的袭人。
然而李嬷嬷如果是默默无闻地走了,再大的功劳也会随着贾宝玉的成长慢慢被人遗忘。所以李嬷嬷走得不彻底,时不时来怡红院刷存在感,并且每次来都要邀功。最重要的是李嬷嬷是“老态龙钟”的形象走的,这样更符合“她的血变成奶喂大了贾宝玉”的说法,她的老是为了贾宝玉,为了贾府的接班人,年纪不大就被消耗成了这样,因此贾母和王夫人都格外敬重她。
由此看来,李嬷嬷确实是红楼梦中最精明的一个嬷嬷,在人生鼎盛时期选择急流勇退,以退为进,不仅占尽了好处,还保住了自己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