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寄死窑”多残忍?老人60岁被子女关进洞,饿死后被抬出下葬

谦语话书风 2024-08-27 01:08:40

你能想象吗?在这个提倡“孝老爱亲”的时代,竟有亲生儿女将家里到了60岁的老人送进山洞,直至活活饿死!

这种骇人听闻的风俗叫做“寄死”,在阴森恐怖的洞穴里,老人饱受饥寒与孤独的折磨,咽下最后一口气后方被移到其他地方安葬。

而在湖北地区,这种习俗竟盛行了数百年之久。

有人便要问了,这样的丧葬习俗哪里还有一丝人性和道德可言?

它又究竟从何而来?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起源之谜:从“弃老”到“寄死”

所谓“寄死”,就是把老人临时寄放在洞里等死。而那一个个深埋山野的石窟,被称为“寄死窑”,也就是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站。

起初,儿女还会送上三顿饭给洞里的老人,但随着时间推移,送饭的次数逐渐减少。

到了三天之后,他们则不会再送任何东西给老人,并且将洞口封死,任由老人在阴暗中死去。

2001年,一群考古学家在湖北武当山下,发现了40多处密布山崖的神秘洞穴。

洞口大小形状惊人的相似,里面空空如也,没有任何陪葬品。

专家断定,这些洞穴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寄死窑”。

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在学界和民间引起轩然大波。

人们难以相信,在倡导“孝”文化的国度,怎么会出现如此丧尽天良的风俗?

面对满目疮痍的遗址,一连串的问号在人们脑海中盘旋。

要探寻“寄死窑”的起源,我们不得不先提及一个更为古老的风俗——“弃老”。

所谓“弃老”,就是将年老体衰、无法再劳作的老人,遗弃在荒山野岭,听任其自生自灭。

这种做法曾在中国古代一些地区普遍存在。

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古麋国就有“弃老”的记载。

《左传》曾这样写道:“春,楚子伐麋。”据考证,古麋国位于今湖北武当山一带。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麋国经常遭受战乱和饥荒的侵袭。

为了节省粮食,抛弃老人就成了这个国家的“国策”。

久而久之,“弃老”竟然演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风俗。

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斗鼠记”的故事,讲的是麋国有一条“六十岁不死,就要被活埋”的法令。

一位孝顺的儿子为了保护年迈的父亲,不惜私自在山上挖了一个洞,把父亲藏了起来,还每天给送饭,结果被邻居发现告发。

国王大怒,命令将父子二人抓来问罪。

孝子巧舌如簧,编造了一个斗智斗勇的故事,说自己靠父亲的智慧除掉了国家的一大祸患。

国王听后大喜过望,不仅赦免了他们,还下令废除了那条陋习。

尽管这个故事带有神话色彩,但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在那个崇尚“适者生存”的时代,老人是最容易被牺牲掉的群体。

而“寄死窑”,很可能就是“弃老”陋习的一个变种。

与其把老人赶到野外自生自灭,不如“仁慈”地给他们修建一个避难所,在那里苟延残喘,等待死神的降临。

这种看似有人性的做法,实则更加残忍。

演变之殇:从土洞到砖窑

最初,“寄死窑”可能只是简陋的土洞,连遮风避雨都成问题。

但到了汉代,砖石结构逐渐取代了土木,洞窑变得越发精致,甚至还分出了“男洞”和“女洞”。

一些家境殷实的人家,为了彰显自己的“孝心”,不惜重金打造豪华的“寄死窑”,配备床铺、灯具等生活设施,活像一座“地下行宫”。

这种变化,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风俗“进步”的标志,实则更加凸显了人性的虚伪和残酷。

再豪华的洞窟,也改变不了老人被遗弃的悲惨命运。

反而让他们在更加舒适的环境里,体会到更深的绝望。

唐代,这种陋习终于引起了统治者的重视。

据说,当时的皇帝武则天曾经下旨,严禁百姓修建“寄死窑”,但收效甚微。

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唐朝中期,有一头凶猛的“西鼠”从国外入侵,所到之处,生灵涂炭。

朝廷束手无策,一位大臣灵机一动,决定求助被关在“寄死窑”里的父亲。

在父亲的指点下,大臣用一只猫咪轻松降伏了“西鼠”。

皇帝对老人的智慧大加赞赏,当即下旨废除“寄死窑”,并恢复了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

尽管这个故事略显荒诞,但它反映了一个事实:

要彻底根除“寄死窑”,光靠道德说教是不够的,还需要国家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消亡之痛:从陋习到教训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历史的进步,“寄死窑”这种丧葬习俗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首先要归功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不再将老人视为沉重的负担,反而开始意识到他们的宝贵价值。

与此同时,儒家“孝道”思想的觉醒,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寄死窑”是对人性的大大亵渎。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公开抨击这种陋习,呼吁废除“寄死窑”,提倡尊老敬老。

在社会舆论和道德觉醒的双重压力下,“寄死窑”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它的消亡,既是人性的胜利,也是社会文明的进步。

然而,“寄死窑”的消亡绝非一蹴而就。

在某些偏远贫困地区,这种陋习仍顽固地存在了一段时间。

直到20世纪初,仍有一些家庭因为无力赡养老人,不得不做出这种残忍的选择。

即便是在今天,我们也不能对“寄死窑”这样的陋习掉以轻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寄死窑”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创伤。

它撕开了文明的假面,暴露出人性中最丑陋、最残酷的一面。

即便时过境迁,我们也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因为它时刻警醒着我们,文明是多么的脆弱,人性又是多么的复杂。

结语

今天,当我们走进湖北武当山的“寄死窑”遗址,那一个个黑洞洞的窑口,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百年前的悲惨故事。

我们无法想象,当年那些被活埋的老人,在弥留之际经历了怎样的绝望和痛苦。

他们的悲鸣,穿越时空,敲打着我们的心灵。这是历史的叹息,也是人性的呐喊。

【参考资料】

1.北京青年报-2009.09.02-《湖北武当“寄死窑”证明我国曾有“弃老”习俗》

2.人民网-2014.07.16-《斗鼠记》

0 阅读:4

谦语话书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