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完普京,莫迪又见泽连斯基,印度外交大转弯,和中国改善关系

听芹谈国际 2024-07-30 16:20:41

刚去俄罗斯拥抱完普京,莫迪又要去乌克兰会见泽连斯基,只是为了促成俄乌和平那么简单吗?印度外交出现180度大转弯,迫切想和中国解决边境问题,这回是真心实意的吗?

刚抱完普京,莫迪又见泽连斯基?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长袖善舞一直是印度外交的一个重要代名词,尤其是在俄乌冲突的立场之上,印度向来奉行双方都不得罪的原则 一方面拒绝对俄罗斯进行谴责,一方面又大力购买俄罗斯的石油资源,通过左手倒右手的方式,帮助俄罗斯直接规避了西方的制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微妙的共生关系,似乎随着美印关系的深化而出现了一定的裂痕,印度的对俄态度似乎出现了一定转变。

尽管在今年首访俄罗斯之时,莫迪与普京来了一个热情的拥抱,遭到了西方世界的一致诟病,基辅甚至将这一行为称之为“世界上最大民主国家领导人拥抱世界上最致命的刽子手”。

但在后续的会晤当中,莫迪的行为却让俄罗斯大为恼怒。

当着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面,莫迪提及了基辅儿童医院遇袭事件,声称这样的事情会让所有人感到心痛,暗示这件事是俄罗斯干的,并且劝诫普京早日结束战争,此举直接导致次日的俄印大规模会谈宣布取消,让莫迪的这次访俄之行变成不痛不痒的“公费旅游”。

然而,颇为令人感到意外的一件事,在前往莫斯科拥抱普京之后,印度方面又传出消息,莫迪将访问乌克兰,并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7月27日,根据印度媒体所披露的消息称,有多名印度政府的外交消息人士透露,莫迪本人计划在今年的8月份对乌克兰进行一次访问,最有可能的日期是8月23日。

印度议会的一名消息人士表示,莫迪这次访乌克兰,极有可能会向泽连斯基提出建议,由印度出面调停俄乌冲突,因为印度与俄罗斯有着长期的友好关系,同时,也与乌克兰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两个国家都“信任印度”。

印度从俄乌战争受益,但形势比人强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尽管印度存在调解冲突的意愿,但这也必须是在“双方都同意”的前提之下才能够实现。而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至今,虽然莫迪已经同泽连斯基见过了面,但莫迪还从未对基辅进行过哪怕一次访问,在“民主国家”当中属于一个异类。

有分析认为,尽管印度方面声称是为了和平,但莫迪的乌克兰之行,恐怕是出于多方面考量。一方面,美国面临重大的内部政治变动,有极大的概率会实施新一轮的战略收缩,在这一大前提之下,印度就有了在乌克兰问题上见缝插针的机会;

另一方面,印度与俄罗斯之间的靠近,已经引发了西方国家的普遍不满,在新一轮制裁当中囊括了不少来自印度的企业,因此印度需要将俄印关系“往回拉”,访问乌克兰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从战略的角度上看,鉴于印度在对俄石油的转手贸易上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印度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俄乌战争的受益方,如今却跳出来高呼和平,恐怕正是因为特朗普的那一句“24小时解决俄乌战争”,充分体现出了什么叫作“形势比人强”。

印度外交大转弯,和中国改善关系

而在对华关系上,印度同样也在外交层面上进行了180度的大转弯,不再像过去那样在边境问题上变成一个咄咄逼人的态度,更加倾向于和中国“息事宁人”。

美联社在7月26日的一则报道中提到,中印双方已经同意采取紧急行动,这种长期驻扎在边境地区的数万名士兵。而在东盟外长级会议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印度外长苏杰生也进行了一次会晤,双方都一致同意,要尽快解决在边境控制线上悬而未决的问题。

苏杰生表示,尽管过去中印双方为了解决边境问题付出了重大努力,但在过去四年时间当中,边境问题给中印关系蒙上了巨大的阴影。

王毅也表示,改善中印关系不仅对两国有利,对其他国家也有利,双方同意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推动关系取得进一步发展。

而在几日之前,印度政府的一些消息人士也透露,印度政府即将放宽对中国投资的限制,以推动两国之间经贸往来,这一系列重大举措,似乎昭示着中印边境的长期对峙已经“翻篇”。

英国路透社对此解读认为,印度之所以在当下向中国释放善意,是希望自身能够成为中国制造业进入西方世界的门户。

在中国与西方世界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印度企业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方式来获得利益,例如邀请中国的企业在印度设厂,并且向西方世界出口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较于在印度进行“零部件的总装”,这种方式更加具有优势。

而站在中国的角度上来说,在本土制造业面临西方世界全面制裁的当下,通过印度进行转手贸易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印度自身究竟值不值得中国进行投资设厂,以及投资印度,又会对中国带来多大的战略影响。

实际上,印度在国际舞台上一直是和俄罗斯并驾齐驱的“投资黑洞”之一,这一点中国的数码3c企业早已经见识过了,无论是vivo还是小米公司都曾遭受过印度政府的讹诈勒索,如今印度主动向中国的高端制造业递出橄榄枝,很难说在学到中国的技术之后,印度不会“过河拆桥”。

更何况,印度本身的教育普及率也难以让人直视,印度本来就缺乏中国所需要的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加之印度中央政府对印度地方的掌控能力实在有限,恐怕这些厂子能不能正常完工都是一个问题,更别提全效率运转向西方出口产品了。

0 阅读:1

听芹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