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在云南大理,清明时节,徐霞客见当地不一样的祭祀方式,思念起家乡来,悲哀惆怅。这天,大雨磅礴,山中江流冲捣。因雨的缘故,徐霞客错过了普陀峻热水洞。
(公元1639年)三月初九,徐霞客在何忠处所吃完早餐,便启程了。天空中,阴云四面合拢,大有下雨的阵势,何忠用盒子带了酒食在南郊饯行。
徐霞客、顾仆和挑夫,架木桥渡过凤羽溪流,抵达天马山山麓,风雨渐渐来临。
练城县聋陀峻河口,极狭窄。峡口北边,有座天生小土山盘踞,上面建有佛塔。他们从三江口西,望着土山前行,即将在南边进入峡谷,有座木桥横跨在溪水上游,他们越到桥东,应山铺来的路从东方越过横卧的山前来合会,他们向南走入峡口。
这个峡谷东面酌山就是灵应山向西下延的支脉,西边的山是天马山在东方的尽头处,两面的山紧逼凑拢过来,急流冲捣在峡中,是浪弯县各条水流经由的去路。道路从桥东头起,顺着流水往南通入峡口。有数家人临峡居住,这是巡检司。
此时风雨交加,雨水横流,峡中,狂风阵阵,像在起舞;往北远眺凌云等诸峰,忽隐忽现。他们暂时在跨桥楼上避雨。楼已坍塌不能蔽风雨,他们感觉寒冷极了。很久,雨势不停,徐霞客只得强迫挑夫上路。
三里后,有户人家背靠东面的山崖居住。据《郡志》记载,峡谷中有个龙马洞,徐霞客怀疑就在此处,但是雨下得非常大,他来不及打听。江流冲捣在普陀峻中,愈加急速,岩石高耸突立而激起湍急的水流,有的如门槛横卧扼住流水,有的如门扇夹立束住水流,有的如犬牙参差不齐,有的如刀枪剑戟,有的如犀牛大象,有的如凶猛的苍鹰,千姿百态,极尽各自搏击拦截的气势。但流水始终未被它们阻住,有时跨过岩石流出去,有时穿过岩石流去,有时夹住岩石漾徊而流,千百种状态,尽情展示了超越障碍的景观。
沸腾的激流倾泻在他们脚下,大雨浇注在他们头上,两侧的山崖夹住他们的身体,穿过仅一线宽的山侧,他们反而觉得精神旺盛。他们走了两里之后,回看西边山崖底下,有个小洞正在高险的山崖下,朝向东方,吞吐着波涛洪流,徐霞客心里觉得很奇异。
他打听热水洞在哪里,这才知道就是这个洞穴。之前,他曾听当地人说起,普陀峻中有个热水洞,洞口非常窄,但洞中很宽敞,洞内的水从洞底涌出如沸腾的开水。人进入洞口,被热气熏蒸,无不汗流浃背,有病的人马上就能痊愈。九羔台只可以煮蛋,而此处却可以把肉煮烂。徐霞客此时冷极了,但是洞穴在普陀峻底下非常深,并且已经走过了,来不及下去。
峡谷尽头,前方的山散开,形成山坞,水流出普陀峻,路仍是下坡。半里后,他们抵达山坞。
山坞中有座村庄,属于邓川州管辖。从这里起,江流两岸,杨柳依依夹住河堤。他们走了六里多之后,到达中所。此时大家的衣服已经湿透,风雨仍然不停,他们只好找旅店,烧开水做饭。
徐霞客进村叩拜刘陶石。刘陶石,名一金。他父亲以举人的身份担任琢州州官,死在任上。就是他先前寄宿在来凤庄的那位。刘君拿出酒来驱寒,又拿出杨太史的《二十四气歌》给徐霞客看,杨太史的书法杂带有赵孟顺、吴道子的意趣,颇有妩媚飘逸的风格。
敬请关注“景致记录”,看古今美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