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闻道、明道、进道、夷道?什么是上德、广德、建德?何为大

人之书 2024-02-21 21:02:33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这是《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原文,本章主要论述了无名之道,也就是实质的道,以及为什么大道常常隐没无名,而不为世人所理解和把握。

什么是道?道就是万物的本质。宇宙天地万物皆有内外(表里)两层:万物之表是万物,万物之里是大道。

大道深藏于万物之内,并不显露于外,普通人并不能发现它存在的痕迹。即使是那些有学识和智识的士人,他们对于大道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上士、中士、下士,他们对于大道的见识、观感和理解,都有很大的差异。

宋代禅宗的青原行思把参禅闻道,划分出了三重境界。

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山水皆是万物,万物也包含山水。山水皆蕴含着自身本源大道,也蕴含着万物本源大道。

下士只懂得观看山水的表面,以为自己观察到的,那些表面上的现实实际情况,就代表了山水的一切。

当别人掀开表面,告诉他山水之下还隐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万物基理的时候,他们丝毫不为所动,反而嘲笑别人胡思乱想。

下士之人,自以为是若此。这就是“下士闻道,大笑之”的真正原因所在。

道就是万物之下所隐藏着的,各自所始终遵循着的万物基理。山水之表是山水,山水之里是大道。

道隐无名,寂兮寥兮。如果就连下士之人都能看清道,那么它也就不配被称之为道了。故而老子说:“不笑不足以为道。”

下士的境界,刚好处于青原行思所说的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他们只看表面,不深究内里。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士之人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他们已经开始探寻隐藏在万物之下的道。

但是大道岂是那么容易探寻的,他们必然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们一会儿好像发现了一些什么,一会儿好像又丢掉了什么。

大道在他们心中,就像躲迷藏一样,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这就是“中士闻道,若存若亡”的意思。

这也就是青原行思所说的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便是中士之人,他们还没有得道,但却始终在探寻道。

他们往往把山水与道、山水与山水之理割裂着去看。然而万物与道本自一体,就像身心本是一体。

把道与万物隔开,就像是把身与心隔开是一样的,那么你最终所获得的那个道,就必然是若存若亡。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道与万物本自一体。道就是万物,万物就是道。万物是万物之表,道是万物之里。

上士之人懂得了宇宙天地万物的表里内外、阴阳本末,于是开始勤而行之,勤勤恳恳、谨言慎行。勤是辛劳、努力、尽力的意思;行是行动。

勤而行之,就是不辞辛劳、努力地行道于天下,尽力地遵道而行。

这刚好也符合青原行思所说的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山水的表里内外,都是山水。而不再把山水与山水之里割裂着看待。

他们把在第二重境界所看到的那个不是山的“山”,重新看成了山,故而“看山还是山”。

人生的三重境界,其实就是:一重看表面;二重看内里;三重表里内外是一体。

万物与道本自一体,身心也一体。道是万物之里。里就是阴。伏羲一画开天分阴阳,其实就是分开宇宙万物的表里。

因此,闻道有三重:一表面,二内里,三是阴阳表里俱一体。

远古流传着很多格言,比如“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大道本身隐藏于万物之内,它无形无质,恍恍惚惚,就好像不存在一样,无法看分明、说分明。

所以,那些真正明道的人,在外人看来也好像很一般,很昏暗无知的样子。

古人云:曲则全。大道本身曲折离奇,一条真正完整无缺的大道,在外部看起来必然是曲折的,古人称之为“全而归之”。

那些真正走进大道殿堂的人,就好像退出了世间的繁华。

那些真正平安平坦的大道,表面看起来都是崎岖不平、坎坷曲折的。

明道,就是明白道;进道,就是走进道;夷道,就是夷平道。

明道若昧,真正明白道的人,显得很大智若愚;

进道若退,真正走进大道殿堂的人,都会褪去外表的浮华;

夷道若颣,真正在大道之中如履平地的人,不畏任何坎坷曲折。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上德之人,虚怀若谷,他们就像山谷一样,甘愿处于下,又像水,处众人之所恶,如此才能百川汇聚成海,成道。

大白若辱。是指:那些完全清清白白、洁净无垢的人,都是知羞知耻的人,做什么事都好像不好意思、不太光彩一样。

广德若不足,那些拥有广大德行的人,就好像总是缺少什么,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总感觉自己好像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一样。

建德若偷,建立德行,做好事,又感觉自己像小偷一样,总是偷偷摸摸地做。

质真若渝,本性质朴、率真,真情实性永恒不移,但表面看上去就好像随时在变化、在改变一样。

质真若渝,其实就是质真的特性,至死不渝。

渝,可以理解为水流变化的样子,从微小处看,水流分分秒秒都在变化;从极大处看,一支河流却千万年不移。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真正广大的法度、准则、方域,并没有所谓的边侧角落之地。方就是隅,隅也是方。

大器免成,真正有大功用的器物,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器型,需要什么功用的时候,它就可以重新组装、调整成什么器型。

大音希声,真正广大的音量,反而没有那么细致的声响发出。

大象无形,真正广大的形象、表象、外象,也就没有了具体的形状,失去了普通意义上的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大道隐藏于万物之内里,它根本没有什么名字,也没有什么字可以真正完全概括它,道字也只是一个无法表达其万一的代表符号而已。

道字就只是一个被人们最普遍接受的名字而已。真正的那个实质性的“道”是没有什么语言文字可以准确描述它的。这就是道隐无名。

贷,就是指道生养万物、衣养万物。道生之,德畜之。万物莫不遵道而行。

“夫唯道,善贷且成”。就是指只有道既善贷又善成。

大道既能生养万物,又能成全万物、成就万物之繁荣。这就是道德经第四十一章的主要内容。

本章的信息含量有点高,既讲了上士中士下士对于闻道的区别,又讲了明道、进道、夷道的特点,也讲了上德、广德、建德的情景状态,还讲了“大”字的奥妙。

“大”字其实就是道字的另一个别名。大就是道。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也有关于大字的论述。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大字无处不在,就像道无处不在一样。

道大无隅、道大若辱、道大免成、道大希声、道大无形、道大无名。

最后又讲了一下实质的“道”的特点:隐、无名、善贷、且成。

3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