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怎么看便秘?还有简单的治疗方式

堇宾评趣事 2024-10-24 03:51:00

《黄帝内经》是最早描述便秘这一症状的著作,“不得前后”描述了大小便不得出的危重症候,“便闭”、“不便”都接近便秘的病名。

之后各代医家对便秘病因病机治法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阴结”与“阳结”的便秘分类方法是由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明确提出来的,另外此时便秘的临床具体症状及舌脉也得以明确列出,此外,对于因脾虚津耗、肠液干燥所致大便困难这一证型,第一次提出了“脾约”这一概念,创制了“脾约丸”。

麻仁润肠丸就是在此基础上加减而成的现代方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第一次从病机的角度对便秘这一个单独的病症进行了分类。

宋金元时期,对便秘的认识更为深刻。

《太平圣惠方》提出大便“秘涩”的原因是脾胃虚弱、气血失和,中枢之气壅塞不通,导致上焦热气无法流转,从而留滞于大肠而肠生燥热,由此便秘形成。

刘河间作为寒凉派的创始人,尤其重视便秘患者的饮食以及小便情况,根据体质虚实的不同来确定方药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火邪在此时作为便秘的病因被单独提出。

一、便秘的中医病因

便秘的中医病因有以下几方面因素:感受外邪,七情内伤,饮食调节,体质问题等。

1、感受外邪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都与感受外邪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外邪进入人体内会发生各种变化。

当邪气侵袭时,多气多血的手足阳明经成为仅次于手太阴肺经的易感之经。

六邪中的火、燥、湿等是导致便秘发生的危险因素。

燥邪易耗气伤津,大肠主津,燥邪侵袭大肠会使肠道津液代谢发生异常,从而导致“便闭”。

年老体弱之人发生便秘之后,通常既有津液之干燥又有脏腑之虚弱。

严用和提到了“湿秘”这一特殊证型,可见便秘的证型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得以不断的完善。

2、七情内伤

中医把人体的精神状态分为七种:喜、怒、忧、思、悲、恐、惊。

人体脏腑的气机调达离不开正常的情绪表达和适度的感情宣泄,而一旦情志活动超过正常范围或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导致五脏六腑的气机发生紊乱,进而导致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

气机的郁滞最为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

作为气机运化的枢纽,中焦气机的调达至关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肝脏的气机条达对其他脏腑功能的影响也最为突出,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就容易造成肠道糟粕停留,正所谓王肯堂言“忧愁则气闭塞不行”,使得气血不通,而“不便”。

3、饮食失调

饮食失调是导致急性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饮食不洁,值得注意的是饮食量的过多与过少。

《医学正传》中认为过量的饮食会使胃气停滞不行,脾气受损失于运化,从而导致内伤诸症。

在脾胃功能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饮食,可以反过来营养消化器官,而超过脾胃承受范围的暴饮暴食,必然会对中焦脾胃造成损害,轻则影响气机的运行,重则会破坏人体脏腑器官。

食物不洁更多会使得致病菌在肠道大量增多而造成腹泻,由饮食不洁导致便秘的情况在临床上极为少见。

而某些特殊食物如柿饼等,更易为导致便秘的发生,这也是临床上问诊时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之一。

食入量过少也是临床上便秘的常见原因,如节食,肛肠科术后患者有意减少食物摄入而导致便量生成过少。

4、体质问题

关于人体的体质病因越来越受到中西医学者的关注,祖国医学认为体质是由先天与后天两方面决定的,现代医学认为的体质近似于遗传因素。

例如因巨结肠而导致的便秘多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结肠因为神经节问题蠕动缓慢,这种情况下造成的便秘与体质有关系。

另外,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引起了肠道的蠕动功能变差,那便秘的发生率会变高。

气虚质、湿热质、阳虚质、阴虚质是便秘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几种体质。

气虚质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是气的推动力不足,大便推出无力但粪质并不干硬。

湿热质同时包括湿与热两种病邪,热邪耗伤津液,肠道缺少津液濡养导致大便变干,湿邪粘滞,使大便不易被推动,从而容易便秘。

阳虚质的人群因为阳气不足,使机体失于温煦,导致阴寒内生,寒性凝滞,使水谷精微难以被运化,长期堆积容易导致便秘。

阴虚质的人群体内津液不足,肠道失于津液的濡养,不能湿润大便,从而导致大便变干,难以被肠道推动排出,从而容易便秘。

值得注意的是,体质平和的人一旦发生便秘,更趋向转变为气虚型的便秘,而本身就是气虚体质的人群,将会进一步引起气血两虚型便秘。

而关于阴虚体质,自身阴液不足再加上饮食偏嗜辛辣,则更为容易导致燥热内结于肠道,形成实热便秘。

二、便秘的病机

1、脾胃虚弱

关于便秘的病位,通常来讲大肠是首当其冲,但与脾胃的关系也密不可分。

脾胃共居中焦,一藏一泻,一收一纳,一升一降,故为人体气机之枢纽。

脾胃之气正常运转,则食物逐渐形成糟粕的这一过程得以顺利进行,而一旦胃气虚弱,脾气衰微,可使食物积滞于胃肠,长时间留滞会使肠道与糟粕的水分均丧失,津液干涸则糟粕干硬、肠道不行。

只有脾胃功能各司其职,正常运行,才能使食物顺利流转于肠胃之间。

2、肺失宣降

肺为华盖,其位高居于上,有着特殊的位置意义。

清气上荣于肺,肺主气,对其相表里的大肠遥相呼应,粪便的质地与排出都与肺气宣发肃降功能密不可分。

通过肺的宣发肃降,水气得以抵降大肠,大肠得到津液的滋润则可以调节大便的质地,大肠得到肺气的加持则更有利于肠道的蠕动。

已经有动物实验表明肠病对肺组织有特异性影响,“肺与大肠相表里”已经得到现代医学实验的验证。

若肺之宣发肃降及通调水道的功能受到阻碍,食物残渣及津液无以传至大肠,引起肠道失润,则会粪质干结,“便闭”发生。

3、肾气失常

作为先天之本的肾,为至阴之脏,亦为水脏。

便秘和肾虚是有一定关系的。

中医认为肾是主前后二阴的,便秘可以是肾阴虚也可以是肾阳虚导致的,因为肾阳虚引起肠道蠕动功能减慢可以引起便秘,通常会伴有腰膝酸软、冷、疼痛、四肢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性欲冷淡、阳痿早泄、遗精、滑精等情况,可以用温补肾阳的药物来调理。

肾阴虚引起肠道津液亏虚也可以引起便秘,阴虚便秘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燥,伴有手脚心热、咽干、口燥、口渴、舌红少苔等,治疗上以滋阴、润肠通便为主。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肛门开启与关闭功能和肾气的关系也受到了广泛的注意,龙凤等综述里详细叙述了补肾法是治疗便秘的重要方法。

肾气不充则肛门无力收缩舒张,粪便留存于肛门口,形成特殊的一种便秘,即出口梗阻型便秘。

4、湿邪留滞

湿邪,性黏滞,湿邪会导致便秘。

中医学认为,湿邪在体内形成之后,便属于有形实邪,会停留在气、血、津液和糟粕等运行的通道上,于是会造成气滞、血瘀、津停以及糟粕的停滞不前,而引起便秘这一症状。

针对湿邪引起的便秘从治疗方法上需要采用祛湿通便的方法,一般湿邪引起的便秘通常表现为大便量少、便质黏腻、便后不爽等特点。

人体的气机运转障碍的一大原因就是湿邪的存在,当然湿邪可以为外湿侵袭,也可以是内湿化生,或者二者皆有。

当湿邪困阻于大肠与糟粕相结合,大便的质地则会黏腻,造成临床常见的症状:大便不成形。

湿邪不仅会影响肠道的气机,更会使得整个人体机能都处于一种“黏滞”的状态,这种状态会影响各脏腑的正常机能。

大便的正常排出除了与脾胃、大肠相关,与肺、肝也有关联,人体气机的紊乱致使肠道蠕动减缓,会出现排出不爽感以及反复排便的情况。

5、瘀血阻滞

瘀血作为一种便秘的特殊病因,具有研究价值。

因为便秘发病多是缓慢的、病程多是迁延不愈的,长期便秘患者常为气阴两亏之证,气虚而无力载血,阴虚则津液量少,由此血瘀形成。

王清任对气虚与血瘀的关系理解更为全面,便秘日久可引起气血两虚,气为血之帅,血液运行受阻则瘀血发生,而其他疾病继发导致的瘀血也会使肠道的推动功能受到阻碍,两种情况相互作用,从而引发便秘。

三、便秘的治疗

便秘的中医特色治疗包括:饮食治疗、中药治疗、针刺治疗、灌肠治疗、中药外敷、耳穴埋豆等。

1、饮食治疗

运用饮食疗法治疗疾病不仅有效还安全可靠,食物亦是药物的理论我国对此认识的较早。

千百年来,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药食同源”的思想,在适应症合适的情况下,这是一种更为广大群众接受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正如本课题试验研究选用的麻仁润肠丸,其君药火麻仁便既是食物又具有药用价值。

食用麻仁油可以明显的缓解患者大便干硬难下的这种情况。

另外常见的有助于通便的食物还有蜂蜜等。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早有提及。

有研究证明园苞车前子壳粉对于便秘的治疗有明显作用。

2、中药治疗

中医药对FC的治疗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总结出临床上的各种分型。

主要分为实秘与虚秘两大类,其中实秘又分为热秘、冷秘、气秘,虚秘又分为气虚秘、血虚秘、阴虚秘、阳虚秘。

针对每一型的便秘有特定的代表方剂,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泻下药的使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谨慎配伍,不可滥下。

例如大黄与芒硝的配伍,大黄起泻下攻积的作用,芒硝咸而软坚,二者配伍适用于肠道热结型便秘,例如大承气汤,而在小承气汤中,大黄并没有与芒硝相配伍,而是与厚朴、枳实相配伍,目的在于轻下热结,行气的作用更重。

徐千等对增液八珍汤治疗FC进行了临床研究,认为增液八珍汤可用于气阴两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

1 阅读:127
评论列表
  • 哇。中医真好历害的还有更简单的治疗方式。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更有不去解決药量如何來而怪别人提出药量如何來,搞的中医不知道如何來那才天经地义,知道如何來才叫十恶不赦。真是人间极品)。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中医竞然有连医者父母心指急病人之病痛都不知道。还能拿钱财为医者父母心,真是人间之极品)

堇宾评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