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洪流”行不通了?俄乌战场太惨烈,900天打光3个美军陆军

小燕子谈武器 2024-08-30 01:52:50

乌军突袭俄本土库尔斯克州,如今已过去半个多月,俄军仍没将其赶出本土,这引来了国际上对俄军事实力的猜测。按理说,以俄罗斯全球第二的军事实力,再加上继承前苏联的军备遗产,足以凭着“钢铁洪流”对基辅闪电战。

可实际上,俄乌冲突已持续900多天,双方共计4万辆坦克已打残,仍打得难舍难分,这是咋回事?

一、俄乌冲突走向“消耗战”?

8月26日,俄乌双方均发动了大规模空袭。

其中,俄军动用多种武器如无人机、高超音速导弹、巡航导弹等,对乌15个州进行了袭击。在这次空袭中,乌能源设施成为最主要的打击目标,基辅更是成为重点打击要地。俄方面派出11架图-95轰炸机,对基辅发射多枚导弹,致使基辅多处停水停电。对于乌克兰在能源上的巨大损伤,泽连斯基坐不住了,呼吁西方尽快为乌供应防空系统,并放开援乌武器对俄本土打击的限制。不过,乌防空部队立即展开了反击,并动用无人机对俄多处基础设施进行轰炸。

次日,也就是8月27日,乌武装总司令瑟尔斯基称,乌军在库尔斯克的进展取得了一定成果,占领该地1294平方千米的土地以及100个定居点,还俘虏了594名俄军。可以说,如今俄乌双方的冲突已进入了“消耗战”阶段,除了地面部队对抗激烈,空中力量的斗争也愈发猛烈。

在北约盟友数架F-35战机的支持下,乌军的战斗热情明显增加。持续了两年半的俄乌冲突,最大的意外无疑就是乌克兰了,毕竟能够挺住俄军的“钢铁洪流”,还能于8月初发起对俄本土的袭击,这实在是出人意料。过去900多天里,乌军在西方的支持下,尽管没被打垮,可整体作战实力处在下风。

但自从突袭库尔斯克州后,普京政府明显被打个措手不及,只能仓促应对,如今已半个多月,仍无法将入侵的乌军赶走。据乌媒RBC透露,普京已下达军令,必须在10月1日前将乌军赶出库尔斯克。不少网友不解,乌军仅控制了1000多平方公里俄领土,只挺入边境线35千米,为何要这么久才能将乌军赶出去?

二、俄乌战场太惨烈

人们对俄军寄予厚望,主要和苏联时期让人闻风丧胆的“钢铁洪流”有关。1981年的“西方-81” 军演中,苏联以北约为假想敌,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军事演习,在为期8天的军演中,苏军调动了超50万军队,上万辆坦克、数千门火炮、数百架战斗机,展现了苏军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军事实力。

这场军演让北约国家瑟瑟发抖,只要苏联愿意,只需半天就可横扫整个欧洲。这一说法并不夸张,当时的苏联陆军拥有50多个坦克师、100多个摩托化步兵师,拥有超5万辆坦克,比北约加起来还要多。苏联军演之时,北约内部召开了紧急会议,一旦苏联对欧洲发动紧急攻击,北约抵挡不住,那就只能动用战术核武器。然而,这一“钢铁洪流”最终还是倒在了1991年的冬天。

不过,北约仍无法放松警惕,因为苏联超80%的武器装备都被俄罗斯继承,这让俄罗斯一跃成为第二大军事强国,不管是常规武器还是核武器力量都位居前列。但没曾想,2022年2月的俄乌冲突中,俄军的“闪电战”并没有成功,面对实力比自己小得多的乌军,似乎有些“水土不服”,战术上依旧停留在过去的思维中,在乌军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中,仿佛手脚被束缚了一样。

如今,俄乌冲突已持续了2年多时间,闪电战打成消耗战,俄军兵力从最初的20余万人,增至如今的70余万人,可依旧无法完全取得战争胜人,对乌东四州也没能全面控制。当然,持续2年多时间,俄军已占领了乌克兰18%的土地,且乌军平均每天折损数千余人,目前已有70万乌军伤亡,陷入了严重的兵员短缺中。

但俄军日子也不好过,其死亡人数已达到15万人,且经济上遭西方全面制裁,无法获得各式武器生产所需的零部件,使得军工产能受到了严重影响,不得已只能将前苏联的遗产拿出来翻新使用。只是,俄军想要彻底歼灭乌军,占领基辅,似乎有些困难。随着西方加大对乌军的援助,俄军愈发处在被动中,而让俄军引以为傲的“钢铁洪流”也已行不通了。

三、钢铁洪流不灵了?

俄乌冲突给世人最大的震撼是,俄式武器、美式武器的神话已被摧毁,过去所追求的“钢铁洪流”已如同鸡肋。在900多天的战斗中,俄罗斯的苏35S、苏34战机、S-300、S-400等都没能发挥其宣传的实力,而T-90M坦克、BMP-3步兵战车、莫斯科号巡洋舰、伊尔-76预警机也已被乌军武器摧毁。而俄军引以为傲的坦克、装甲车、步兵战车,也已折损超25000辆。当然,乌克兰的损失也不小。西方援助的先进武器,表现也不尽人意。美M1A1坦克、M-2战车、海马斯、M270火箭炮、爱国者等,也多次被俄军摧毁。在坦克、装甲车上,乌军已损失了17000辆,也就是说乌军的陆军家底已经耗光了,现如今只能依赖西方援助。

在俄乌双方冲突中,累计折损了超4万辆坦克,也就是说每天就要折损40-50辆“钢铁巨兽”,等同于打光了3个美国陆军、打光了印度8个陆军装备。如此惊人的折损,让人反思,上世纪不可一世的“钢铁洪流”,为何在俄乌冲突中不堪一击?无法改变战争局势呢?

其实,从俄乌冲突至今,俄乌双方从未出现过大规模的装甲集群冲锋,就连百辆坦克作战的场面都很少见。所谓的“装甲洪流”,也就是利用大规模坦克、装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突防敌人防线,这一战术最早运用成熟源于德国。1939年9月,德国对波兰发起了“闪电战”,就此二战全面爆发。在这场战争中,德军依靠装甲部队,仅18天就占领了波兰。

而在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德双方投入了超6000辆坦克,造就了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装甲战争,最终苏联凭着钢铁洪流笑到了最后。

四、芯片技术改变现代战场

按理说,俄军拥有大规模的坦克,足以组成“钢铁洪流”,上演着苏联二战时期的伟大壮举。但10年前还拥有着“陆战之王”的坦克,如今在地面战场却只能小心谨慎,现代化的陆地战场中,反坦克武器太多了。随着芯片技术的革新以及AI技术的兴起,各种导弹变得更精准、各种无人机变得更聪明。过去想要打击坦克,必须火力覆盖才行。

可现在,一支步兵小队人手携带肩扛式导弹,就可将坦克歼灭掉。相比于坦克,反坦克导弹的成本下降太多,但效率却提高了数倍,使得坦克不敢大面积露头,一露头就会被简陋火箭弹打得措手不及。而俄乌冲突也让世人见证了无人机的强大。无人机的制造成本简单,但却是陆军的噩梦,上百架坦克集结起来,就会遭到无人机群团灭。

2023年5月,俄国防部公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无人机精准打击了乌军的坦克。这一视频印证了无人机的重要性和实战性,也证明了信息化作战背景下,行动迟缓的坦克已成为“移动棺材”。可以说,芯片技术已让现代战场彻底变了新面貌,“钢铁洪流”在这一战场上已不适应,俄乌双方均不敢采用集群冲锋战术,只能化整为零小范围作战,这样才能提高坦克、装甲战车的生存率。

而乌军作战实力虽然不如俄军,但在美西方的支持下,乌军动用了一个个反坦克导弹,实现了“以小博大”的战果。几千美元的简陋导弹,就可将价值百万美元的重型坦克摧毁。

这种“不对称”的作战能力,让俄军的钢铁洪流实力无法发挥出来,而其他方面的武器技术实力并不突出,因而使得乌军得以和俄军打得有来有回。但乌军本身的军事基础薄弱,再加上作战力量和俄军一样,仍处在苏联时期,使得乌军就算有美西方的援助,也无法发挥西方武器最大的作战性能,难以在冲突中占据上风。

就目前来看,俄乌冲突恐怕还会继续拉锯僵持,不过俄军依旧占据着有利优势,拥有着制空权的优势,相信要不了多久战场局势就会转变。

0 阅读:932

小燕子谈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