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不食嗟来之食

寻芹评国际 2023-02-11 02:10:11

1948年6月18日,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吴晗拿着一份拒绝接受美国面粉的声明书,来到了一个教授的家中。这位50岁的教授正因为胃病复发卧床不起,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他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连说话的声音都非常微弱。吴晗拿着声明书对他说:“你一家老少九口,日子过得特别艰难,若在声明上签字,经济损失要比别的教授都大。但我还是来了,是为尊重你的意见,总之是不要勉强。”这位消瘦的教授勉强支撑着身体坐起来,一把拿起声明书,颤抖着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还对吴晗说:“我的秉性,吴先生是知道的。春秋时气节之士坚持不吃嗟来之食活活饿死,傲骨可嘉,足可为人师表。故我宁可饿死,也不要带有侮辱性的美援面粉。”两个月后,这位教授病逝在家中,这两个月内,他没有吃过一点儿美国援助的面粉。这位很有原则的教授,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家朱自清。

求学与家庭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1898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海州(今山东连云港东海县)。朱自清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官宦家庭,他的祖父朱则余是海州当地的承审法官,父亲朱鸿钧也在扬州的江都县做过官员。朱自清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文官,朱自清又是家中长子,全家对他都十分重视。因此朱自清从小就接受了正式的私塾教育,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代大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12年,14岁的朱自清考入新式教育的扬州高等小学,随后又进入江苏第八中学(后改名为扬州中学)就学。四年后他顺利毕业,并且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当时朱自清还叫作朱自华,后来为了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便取《楚辞·卜居》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严”中的“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

1916年,18岁的朱自清遵从父母之命,和当地名医武威三的女儿武钟谦结婚。二人的婚后生活较为美满,武钟谦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先后为朱自清生下了6个孩子。就在朱自清婚后的第二年,他的父亲因为一场风波丢掉了职务,朱家也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而此时朱自清的大学生活倒是非常顺利。他在大学期间除了本专业的哲学以外,还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于1919年2月出版了处女诗集《睡吧,小小的人》。在大学期间,朱自清并非只是学习而已,他是新潮社的创社成员,曾经参与“五四运动”,也曾参加平民教育演讲团,是个青年运动的积极分子。1920年,朱自清以优异的成绩,提前一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时年22岁。毕业以后,朱自清的生活却很不顺利。他先是带着妻儿前往去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担任老师,后来又回到母校,也就是扬州中学任职。当时,父亲朱鸿钧已经在家赋闲,弟弟妹妹又很小,全家就靠一点儿积蓄和朱自清的收入生活。而朱自清本人也有妻子和两个女儿需要抚养,生活压力非常重。此外,由于朱自清的思想新派,和守旧的父亲之间很难沟通,于是他又带着妻儿离开了扬州,前往上海吴淞的中国公学任教。尽管和父亲有些矛盾,而且自己的生活漂泊不定,收入不稳,朱自清还是每个月寄钱回家,补贴家用。

1930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时的朱自清

失爱与得爱

1925年,27岁的朱自清在好友俞平伯介绍下,进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教书,生活总算开始稳定。然而两年之后,朱自清就遭遇了巨大的打击,他的妻子武钟谦积劳成疾,得了严重的肺病,不久就丢下朱自清和孩子们撒手人寰。武钟谦去世以后,留给朱自清5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后不幸夭折),最大的长子朱迈先十岁,最小的女儿才三岁半。朱自清本来不擅长家务,自然无法应对家中的一切,他白天要去上课,晚上要照顾孩子们的吃喝拉撒,还要看着最小的孩子睡觉,每天都非常辛苦。朋友们见朱自清这么狼狈,也非常着急,好友浦西园就为他介绍了一个名叫陈竹隐的女孩。陈竹隐是四川成都人,四川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毕业。两人几番交往下来,朱自清觉得陈竹隐是个坚强的女孩子,而陈竹隐认为他朴实、正派、可靠、善良,表示愿意和朱自清结婚。可这时朱自清却认为陈竹隐的条件不错,又从没结过婚,自己虽然是个大学老师,但没什么财产,又有五个孩子,不应该拖累对方。这时陈竹隐表现得敢爱敢恨,她主动示爱,向朱自清表示喜欢对方,并不在乎当后母。朱自清大受感动,两人开始热恋。1931年六七月间,两人正式订婚。

1931年下旬,朱自清将孩子交给陈竹隐照顾,自己公费游历欧洲,在伦敦攻读英国文学和语言学,次年回国。在这期间,陈竹隐已经跟孩子们产生了感情。眼见孩子们被照顾得很好,朱自清对陈竹隐非常感激,两人于1932年8月4日在上海杏花村酒楼举行婚礼。婚后不久,陈竹隐就连续生下了3个孩子,成了一位要照顾8个孩子的家庭妇女,她的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孩子身上。作为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子,陈竹隐自然对这种情况有所不满。细心的朱自清察觉到了妻子的情绪,他非常贴心地关爱妻子,主动减少在外应酬的时间,抽出大量时间陪妻子逛街,主动承担部分家务。这样一来,陈竹隐顺利度过了婚姻的磨合期,两人此后互相关爱,互相扶持,一直到朱自清去世。

父子之情

小家庭和睦了,那大家庭呢?在1928年,也就是朱自清丧妻的前一年,朱自清突然收到久不通信的父亲朱鸿钧的一封信。当时的朱鸿钧已经年过半百,他在信中写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封信让朱自清大感刺激,连续几夜辗转难眠,想起了父亲之前对他的种种照顾和督促,尤其回忆起1917年他去北京大学就读时,父亲去送他的场面。一时间,千般感受聚到心头,朱自清不觉潸然泪下,挥笔写下了中国现代史上最经典的散文之一——《背影》。其实,在朱自清离开老家,前往上海的时候,朱鸿钧非常生气,经常指责儿子,朱自清虽然曾回家探望,但老爷子却不予理睬,一对倔强的父子彼此都很受伤害。可随着年华老去,父亲日益惦记远方的儿子,偷偷地向其他子女打听朱自清的近况,最终按捺不住,在1928年写信给儿子。也就是这封信,造就了这篇传世佳作《背影》。之后,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了朱自清的散文集,其中就有《背影》一文。朱自清的三弟朱自华看到大哥的散文集,就将其带回家中给父亲朱鸿钧看。此时朱鸿钧已经患有多种疾病,行动不便,他躺在床上读完了儿子的散文,不觉老泪纵横,父子之间的矛盾彻底冰释。

随着父子关系和夫妻关系的好转,朱自清的心情愉悦,连续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1934年,他出版了《欧游杂记》;1935年编辑了《〈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并撰写《导言》;1936年出版了散文集《你我》。抗日战争爆发后,朱自清随清华大学南下长沙,1938年3月到达昆明,出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合大学的中国文学系主任,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抗战期间,由于物资短缺,通货膨胀,朱自清这样的大学教授生活都非常拮据。当时他的月薪不过四百出头,而全家每个月的花销都远远超出这个数字,幸亏友人的不断接济,朱自清一家才度过了这段日子。即便在这样的条件下,朱自清仍然以认真严谨的态度从事教学和文学研究,与叶圣陶合著了《国文教学》等书。

友人之死

抗战胜利以后,朱自清回到了北平。就在他一心治学的时候,一场突发的惨案打破了他生活的平静,而那场惨案的主角就是朱自清的挚友、著名的民主战士闻一多。闻一多是湖北黄冈人,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欧洲留学。1933年,闻一多从青岛大学来到清华大学任教,当时朱自清正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一职。由于都经历过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又都非常热爱中国古代诗词,如今又同在清华任教,两人很快就成为关系密切的朋友。和低调内敛的朱自清相比,闻一多更热情豪放,对政治也更为关注,他在1944年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会,1945年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会中央委员。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出动大批军警特务围攻云南联大和云南大学,向学生集中的地方投掷手榴弹,炸死学生4人,重伤29人,造成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惨案发生后,昆明3万多师生掀起了更大规模的反内战、争民主运动。迫于社会压力,蒋介石被迫免去了国民党云南省党部主任委员李宗黄的职务。然而这不过是独裁者的缓兵之计,国民党特务认定民主人士李公朴是罢课的组织者,就在1946年7月11日卑劣地将其暗杀。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了《最后一次讲演》,公开斥责国民党特务卑鄙无耻。当天下午,闻一多先生又在西仓坡宿舍门口遭到特务暗杀,这就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李闻惨案”。

得知好友闻一多被害后,朱自清大为震惊,一向崇尚民主自由的他既为好友的死悲愤不已,又对国民党政府的无耻行径非常痛恨。他立即致信闻一多夫人,除了表示愤怒和商议遗稿出版事宜,他还慨然承诺愿意尽力照顾闻家其他人的生活。就这样,在黑暗现实的教育和爱国民主运动的推动下,朱自清也发展成为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

拒领美援

毛泽东主席曾经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道:“中国人是最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其中就举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却不领美国“救济粮”的例子。这段话非常感人,朱自清确实是一位有骨气的中国文人,但他的去世更多的是疾病的原因。抗战之前,朱自清就患有胃病,由于生活不规律,加上喜欢饮酒,病情时有发作。抗战爆发后,物资开始紧缺,朱自清由于家中有8个孩子,生活也开始拮据起来,一天只能吃两餐,经常吃个半饱而已,朱自清的病情开始加重,后来不得不休养了整整一年。抗战结束以后,内战几乎紧接着爆发。随着国民党军队全线溃败和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失败,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一片混乱。朱自清这样的大学教授虽然生活还是比普通老百姓要好一些,但也就勉强吃饱肚子而已,粮食的好坏已经不能挑了!当时朱自清的胃溃疡已经很严重,这种病需要按照医嘱进食,粗粮是肯定不能吃的,每顿只能吃很少量的细粮,不然很容易呕吐或者加重病情。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要么去黑市买粮,要么就接受当时美国提供的所谓“救济粮”,而朱自清却没有选择这两个办法。

清华大学荷塘月色亭旁的朱自清塑像

提到朱自清,就会想到散文,就会想到名篇《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写于1927年7月,正值“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心情,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这里所谓的美国“救济粮”是指美国人在1948年援助国民政府数亿美元的一部分,主要为了解决中国饥荒的问题。这些粮食有很多种,包括细粮、粗粮等,细粮大多需要凭借采购证低价购买,而得到采购证的大多是学术界的知名人士。当时清华大学的一批爱国教师起草了一份《百十师长严正声明》,表示为了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其中就包括所谓的美援平价面粉,也就是“救济粮”。由于物价飞涨,生活困难,一些人拒绝在这个声明上签字,清华大学的中文系主任吴晗就找到了朱自清,询问他是否愿意在声明上签字。当时朱自清已经无法下床,家中又有8个孩子需要抚养,如果他婉言拒绝,也许并不会受到什么谴责,但朱自清却毅然在声明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当天晚上,朱自清在日记中写道:“在拒绝美援和美国面粉的宣言上签名,这意味着每月的生活费要减少六百万法币。下午认真思索了一阵,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严重的胃溃疡最终导致胃穿孔,在北大医院去世,享年50岁。在弥留之际,朱自清还不忘叮嘱夫人陈竹隐无论如何困难,都不能再要配给的美援面粉,因为他已经在拒绝美援的声明上签了字。

1 阅读:53

寻芹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