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改革五十年大变局》:从是跪是拜说起……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6-19 14:25:42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清朝大小京官目睹了英法联军打入北京城。在一些清代杂谈笔记中人们能看到亲历者对这一天的各种记录。英法联军登上安定门城墙后,升起了自己的旗帜,将清军配置在城墙上的大炮掀翻,换上自己带来的炮,只不过炮口不再对着城外,而是朝南对着紫禁城。

数天之后,留在京城与洋人交涉的恭亲王奕訢看到京城西北一带浓烟密布,打探后才知道原来是英法联军正在圆明园大肆劫掠。后来他在给躲在承德的咸丰皇帝的信中写道:“痛心惨目所不忍言”“目睹情形,痛哭无以自容”。皇帝出逃、京城沦陷、圆明园被毁,在清代人的记忆中,这次英法联军攻打京城被称为“庚申之变”。这种称呼不但是民间叫法,在清代官方档案中也普遍使用“庚申之变”这个词。

在封建社会中,尤其是帝王制的社会中,官方使用的词汇会慎之又慎,虽然事件的通告或者接收人是一般臣民,但评价主体却是皇帝,词汇意义需要绝对符合当权者对于时事的想象。此前,魏源记载鸦片战争的著作,初名为《夷艘寇海记》,尽管已经透露着蔑视和轻视,但后来更名为《道光洋艘征抚记》,还需要用“征抚”这种华夷秩序下的官方用词,来体现事情是处于清政府的控制范围内,只是小事件,与边疆部族的骚乱差不多同一个等级。但这次从上到下没有再用文字粉饰太平自我欺骗,这意味着朝廷和民间在洋人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一种不可阻挡的改变即将到来。

人们将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视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同时也会将这一年视为中国醒悟的开始。但走进清代的历史细节中,人们会看到这场战争并没有唤醒清政府,沿海地区的士绅将他们视为倭寇之流,本地义民张贴的宣传资料中将英军比作不懂礼义廉耻未开化的蛮夷,嘲笑他们穿的衣服没有大清的湖丝就无法织成,嘲笑他们吃的用的没有大清就无法供给,痛骂他们离开了大清就无法活下去,“皆尔狗邦养命之物,我天朝若不发给,尔等性命何在?”知识分子们更是轻蔑地认为洋人的这些都是小玩意儿,自然谈不上虚心学习更谈不上民族觉醒。

历史研究学者谌旭彬以探寻晚清的改革与转型为主题,书写晚清的改革历程,他不以1840年为始,而是以1860年清朝当权者真正见识到自己与西方的差距作为开端。以一本《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从1861年一直写到1911年清朝灭亡,纵观清政府从希望到失望的执政过程。书中以半编年半专题的形式,通过总理衙门的创设、同文馆的建立、近代海关系统的引入、洋务军工企业的创办、外交使团的西行、广学会的成立、废除武举、昆明湖里练兵等事件的讲述,分析其背后问题,解答为什么希望改革的大清在五十年中并没有逐渐强大,而是一步步走向了帝国的灭亡。

作为庚申之变的主理人,恭亲王奕訢是直接和西方进行接触,相比咸丰皇帝他对于西方的强大更有体会。咸丰皇帝对清朝失败的问题并没有深入思考,他更加在乎的是天朝上国的面子不能丢。当他知道英法两国用鞠躬礼会见了皇弟恭亲王奕訢,他特地在诏书中将此事定性为有辱国体的重大耻辱:“致令夷酋面见朕弟,已属不成事体,若复任其肆行无忌,我大清尚有人耶?”

早在签订《天津条约》时,咸丰皇帝就下达了指令,要求西方使节来华后须按照中华的跪拜礼觐见。然而,作为一个屡战屡败的败国之君,清朝也没有力量强迫西方使节跪拜,处理的大臣们只得不让皇帝与西方国家的使节见面,这样就避免了是跪拜还是鞠躬的争议。就在英法联军兵临城下提出八项议和条件时,咸丰皇帝表示都可应允,但只有使节要亲呈国书给大清皇帝御览这一条他坚决不同意。他提到要不然让使者跪拜,要不然将国书交给钦差大臣呈上,否则的话就要与他们决战到底。后来,英法联军劫掠一番后,咸丰皇帝仍不愿意返回北京,他倒不是担心不安全,而是怕洋人的使节还在等着亲自递上国书。所以他专门下诏,要求负责谈判的奕訢必须保证洋人使节不能与他见面,如果他回京后见到洋人使节,就要追究奕訢的责任,这一等一拖就耗到了咸丰皇帝病逝承德的消息。

不见洋人不行鞠躬之礼的规矩,在十二年后同治皇帝大婚前被打破了。书中在1873年这章中专门以“同治皇帝放弃跪拜礼”为标题,其中的来回交涉,以及对于此事的阻力可想而知。最后,还是用了双方都不满意的处理办法勉强度过了这次争议,有意思的是,当年的媒体报道却脑补了一出华夷之辨思想指导下的大戏。洋人被十八岁的同治皇帝的天威震慑到张不开口、拿不稳国书,最后满身是汗狼狈不堪,六国公使被吓坏的情节,在这一年中被广为流传,然而一时的热议话题在本质上的差距里,只能看作是夜郎自大般的自我安慰。

是跪是拜这一话题是这本书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对于这次的庚申之变,在后续的章节中,清政府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改革。但我们也看到了,这次的面子之争,日后在改革中屡次出现,改革的重臣们着重被考察的并不是其对改革的认识和个人能力,而是如何在改革中维护好皇帝的面子维护好大清的面子。我们看到的结果是,那些改革重臣在重要时刻往往自己背上了骂名,在皇帝的面子前让自己身败名裂。

如果把晚清改革整体来看,或许这就是个失败逐渐明朗的无奈过程,作者用编年体的方式讲述每一个专题议题,反而让读者在事件中,累积出了王朝末路的全过程。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