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雷克萨斯4S店在海南加价的事件再次成为全国舆论的焦点,商家在与消费者签订合同之后毅然决然毁约,既不怕现场工商问询,也不怕媒体曝光,不但给海南当地的商业环境抹了黑,而且将雷克萨斯这个在中国市场年销量十几万台的所谓豪华品牌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
虽然今天刚刚得到消息,丰田雷克萨斯在当地的经销商海南中升已经对当事人做出了停职的处分,并且估计随后也少不了或暂停营业或者罚款等行政处罚,但这对于丰田(中国)雷克萨斯品牌和当事的4S店和背后的汽车销售集团来说似乎仍然只是毛毛雨,不过,他们沉默以待事件淡化的算盘并不如意。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件事情的传播影响范围。
四度传播研究院和车问网在传播数据调查中发现,从事发3月8日到3月12日晚,在长达72小时的时间内,全网关于“雷克萨斯+加价”的讨论声量达到了13.74万条,其中偏负面的评论以及带有负面情绪的传播数据,在全网占比超过了86.77%。要知道,2023年广州车展期间,雷克萨斯的全网传播数据(7天)也不过才1.25万条,如今的重大负面事件已经相当于其车展传播声量数据的10倍以上。
在对于雷克萨斯加价事件的报道中,央省级媒体就超过了400家(频次),其中不乏中国网、中国青年报、中国经济网、澎湃新闻、界面新闻、第一财经、荆楚网这类权威媒体。其中政务方面的媒体就达到了四分之一。
而自媒体对于雷克萨斯的负面报道更是铺天盖地,72小时时间内自媒体对该事件的解读被阅读了9600万次,已经接近1亿次大关。而这些报道引发了网友超过10.3万次转发,73.6万次的评论,覆盖到的自媒体粉丝量超过62.6亿人次(不排重)。
而受众在接收到“雷克萨斯加价”事件的传播之后,全网网友在评论字段中反映出来的愤怒情绪,占比超过24.08%,这反映出大量的网友对于雷克萨斯的不满。
而在事发72小时之后,当事4S店某领导录制了一则道歉视频。而作为品牌授权方的丰田(中国)公司和雷克萨斯品牌方面的高管,却如同没看见乃至于人间蒸发了一般,对该事件没有任何的表态。
丰田(中国)公司和雷克萨斯品牌方面的高管在做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类比一下,2019年著名的“西安奔驰女事件”,维权事件一出,奔驰方面就第一时间派公司代表与女车主进行了面对面沟通,协调相关授权经销商达成了谅解共识,并向女车主诚挚道歉。
与此同时,奔驰宣布对该授权店的销售运营暂停,且立即执行,如果调查结果为该店确实存在不合法经营行为,将终止该店的销售运营权。
这家奔驰店最终的结果现在已经无人问津,但被曝出确实损失了数千万元。
奔驰能干的事,丰田(中国)和雷克萨斯能干吗?至少到现在作为品牌授权方的丰田(中国)和雷克萨斯没有任何的表态。
既不对此事有任何的解释,也不站出来与消费者对话,丰田(中国)和雷克萨斯在此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引发了广泛关注。这究竟是丰田(中国)的无能为力?还是两者间存在某种默契的所谓“蛇鼠一窝”?
加价行为本身已违反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雷克萨斯作为高端汽车品牌,其加价行为更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在此事件中,丰田(中国)和雷克萨斯品牌慢悠悠且无序的公关行为,其态度和应对方式让人费解。
从表面上看,丰田(中国)和雷克萨斯似乎对此事件持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然而,这种态度背后,却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利益关联。雷克萨斯加价背后,是否存在丰田(中国)的默许甚至支持?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
毕竟,丰田的产品在中国加价的“斑斑劣迹”依然历历在目,在中国香港当面包车卖的艾尔法在中国市场加价30万,曾经的汉兰达和塞纳加价5万,而丰田(中国)公司本应对其合作经销商的加价行为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利益。然而,在此次事件中,丰田(中国)公司却似乎并未采取有效措施来遏制这一行为。这不禁让人怀疑,丰田(中国)公司是否在某种程度上默许了这种加价行为,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这种默许和纵容,无疑是对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破坏,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更是对一个汽车品牌的慢慢侵蚀。反噬已经到来,在这几天的雷克萨斯线上直播间,多数看客都在用“加价10万”来沟通和交流,这对雷克萨斯这个豪华品牌来说算是最大的侮辱了。
在中国市场,丰田的压力远超全球其他市场,2023年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1,907,587辆,较2022年下滑1.7%,而雷克萨斯的业绩相比2022年虽有微增,但这是在大幅度降价的基础上获得的成绩。用丰田副社长、首席财务官宫崎洋一的话说,就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丰田将“努力维持在华市场份额”。
可见,丰田在中国已经不奢望开疆拓土,苦苦维持就是最大目标。不过,如果仍然是这种傲慢的态度,这种慢悠悠的处理方式,这种店大欺客的市场运作。中国消费者不会认同,中国市场也会距离丰田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