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苏联红军撤离东北,将东北工业设备全部拆走带回,连一颗螺丝帽都未曾留下

盐选历史 2024-06-06 09:50:25

1946年,当苏联红军撤离中国的东北时,他们带走的不只是战争的硝烟,更是这片土地上沉甸甸的工业希望。一张拍摄于沈阳的老照片,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被遗忘的“掠夺”。

1945年8月,苏联政府遵守在雅尔塔协定中作出的承诺,向日本宣战,以协助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击败日本。战后,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其附件的规定,苏联方面应于1945年12月撤离中国东北。

然而,国民党政府出于争夺和控制东北地区的需求,要求苏军暂缓撤兵,待其军队到达后再行撤退。苏方最终答应将最后撤退期限定为1946年4月。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红军于1946年3月12日开始从沈阳北撤回国,至5月3日,从中国东北地区(大连除外)全部撤退完毕。

因为苏联在二战后急需恢复和发展自身的经济,而工业设备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所以决定在撤离时将日本留与东北的所有工业设备全部打包带走,运回国内自己使用。

照片中,一位工作人员站在空荡荡的工厂内,满目疮痍的现场让人触目惊心。那些曾经轰鸣的机器、精密的设备,如今已不见踪影,连一颗螺丝帽都未曾留下。苏军撤离得如此彻底,连工厂的窗户玻璃都未能幸免,被一一拆卸带走。这位工作人员的脸上,写满了沮丧和无奈,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失去家园和未来的深深忧虑。

据统计,苏联红军在撤离东北时搬走的工业设备价值高达8.68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二战时期美国援华的总和。他们这种行为无疑对中国的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造成了严重打击,使得该地区的工业基础在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

苏联红军的撤离,不仅带走了东北的工业设备,更带走了东北人民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这场“掠夺”让东北的工业发展陷入了停滞,甚至倒退。然而,正是这样的困境,也激发了东北人民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决心。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废墟上重新建起了一个个工厂,让东北的工业再次焕发生机。

0 阅读:83

盐选历史

简介: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新史学之兴起,正在吾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