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尼日利亚打拼,这里钱贬值很快,大把钞票几天就成废纸

真实人物采访 2024-03-19 06:52:18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503位真人故事

我叫Dylan,95后青年。目前在尼日利亚拉各斯工作,专注新能源产品,解决尼日利亚民生的用电问题。

我做过北漂,也在德国工作过,前前后后到过18个国家和地区。因为常年在外,四海为家,连给女友表白都是隔着半个地球的空间,有着12小时的时差。

从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辞职后,经历一番折腾,前往西非的尼日利亚工作。我目睹了当地汇率暴跌经济崩溃物价飞涨的魔幻,感受到当地人民生活的贫穷和挣扎。

(我在美加边境尼亚加拉大瀑布)

我出生于云南省丽江宁蒗彝族自治县,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爸妈都出生在子女众多的大家庭,而我是家中的独子。父母是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工作很忙,没法一直照顾我的生活,所以小时候基本是被不同的亲戚换着带大的。

回想起在农村生长的日子里还和伙伴们一起体验大田园里果蔬零元购,捕食过野生动物。才发现我小时候还是个坏孩子。

后来父亲的工作调到县城,独自把我带去了县里上学。不过父亲依旧很忙,所以我的独立性进一步加强。还记得很小的时候,那会甚至还未上小学,够不着灶台,就站在两个板凳上,自己弄鸡蛋炒饭吃。

童年时接触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所以形成了我爱探索的性格。对任何事情都饶有兴趣,都愿意去尝试。

(我在尼泊尔博卡拉滑翔)

小时候特别喜欢读福尔摩斯的小说,后又爱上足球喜欢贝克汉姆,所以对英国文化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高考没有按预期水平发挥,只能勉强够到末流985的一些冷门专业,索性选择了第一所中外合办的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去体验英式教育风格,走一条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受当时金融财务好就业观念的影响,选择了金融财务与管理专业,而暂时抑住了我在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天赋。

读了两年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所以本科毕业后又申请到了UCL的信息科学专业,做回了我的理工男。

本科期间很幸运,遇到了我人生的初恋,也坚信是此生唯一的挚爱。说来挺有意思,我们恋爱快9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异地状态,甚至有一半时间都在异国。

(我们一起在漠河看晚霞)

甚至表白的时候,也是隔了整整半个地球的空间,和12小时的时差。

我后来曾写文纪念,对这个场景回忆道:“两天后,大西洋畔,烟气浩渺,沉鳞竞跃。几只孤独的海鸥穿过绚丽的红霞,自由飞翔在云端,翱翔,嚎叫,把黎明的海洋换上一片新装。

海面上涌起了层层波浪,汹涌的海水冲击着岩石发出阵阵声响,喷溅出雪白的泡沫,好似在演奏一首跌宕起伏的歌曲。

我一个人孤单地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聆听着一切,注视着一切。突然,她给我发来信息,希望听完我在车站没有说完的话。

此时,我徜徉在美利坚的清晨,而她,焦急在华夏的黑夜里。就这样,亦幻亦真,隔着半个地球和十二个小时,我最终畅快地吐出了心中的一切,坐在大西洋的岩石上,任凭海风把我刮得凌乱。

十二小时,半天,或是一天,我的夜晚,她的白昼,有限的话语,无限的思念。之后结果不言而喻。从此,故事再也没有了结局。”

尽管长期处于异地状态,但是我们的感情一直很好。

见惯了不顾一切轰轰烈烈却昙花一现的爱情,我只愿保持路途很远车马很慢一生只爱一个人的真情。

(我们在英国约克大教堂的同一位置,分别远眺、守望)

英国毕业后我回国参加校招,专注互联网行业。当时还怀揣着一颗改变世界的心,因为在互联网公司,一个Idea的落地,一个App的改动,真的就可以实现这个梦想。

经过很多面试,我最终选择了一家O2O公司产品运营的offer,和老妈要了1个月生活费,独自一人踏上了北漂之路。

我印象中,北漂最快乐的时光之一便是公司为期一周的炉石营集训,由于疫情原因,炉石营多次推迟。原本8天7夜带很多野外社会实践的计划,最后全部被迫改为在公司大厦进行。

虽然没有了户外活动的新鲜和激动,但HR团队足够给力,设计的团队之间各类有趣的项目和比赛无限激发了我们的求胜之心和团队意识。

炉石营一周里我认识了IT技术大咖,社交大牛、魔术大师……匆匆相聚匆匆离别,活动结束,大家又回到自己的岗位发光发热。

虽有不舍,但我相信生命中美好的瞬间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逝,却会在年华的飘零中常常被记起。

(我在炉石营讲堂上发言)

在北漂1年半后,我出现了身心的双重疲态。北京恶劣的通勤、巨大的工作压力一天天在蚕食着我北漂的激情。北京房价的高不可攀和“互联网寒冬”来袭让我逐渐看不到希望。

正好那时和朋友聊天,他说他在的外贸公司正在招有潜力的管培生,觉得我很合适。于是让他帮我内推,经过面试,董事长非常认可我。

公司打算让我入职后去集团在德国收购的子公司,重构那边的流程,改善其在德国的运营状况。

于是接了offer重回宁波。在宁波总公司待了小半年把业务都摸熟后,正式带着改善德国流程的使命,独自踏上了德漂之路。

在德国英语其实并不算很普及,而且德国人比较按部就班,做事效率很低,所以我在德国的工作生活其实不算很顺利。

(公司年中会上,和其他管培生一起表演节目后拍照留念)

为了在德国更好地生存,我也会抽空每天自学德语。虽然学德语之艰难如蜀道,不过两个月后能用简单的德语点餐,也算是不丢人了。

在德国最难忘的,是一位姐姐,她是我在德国公司唯一的华人同事。在德国已经生活了很多年。

从我到德国起,她就对我非常照顾,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这让我在德国无聊又寂寞的生活,总算不至于黑暗。

虽然只大我两岁,但她境界高我很多。她总是潜移默化地给我带来正能量,让我明白很多职场和人生的道理。

在我迷茫时,她会点醒我,在我负能量爆棚时,她会骂醒我。我幻想如果我有个亲姐姐,一定就是她的样子。

所以后来我也正式认了她做我姐姐。即使现在处在不同国度,也让我有个念想,我在德国有个最好的姐姐。

(离开德国前一天,告别姐姐和她可爱的混血崽子)

那段时间当然也有很多难忘的事。至少在德国,或者说欧洲大陆,如果不感受一把自驾,实在少了很多乐趣。而一次最精彩的冒险,却来自我一个心血来潮的瞬间。

一个普通的周五晚上,我看着地图出神的几分钟,脑海中迅速在地图上形成了一个线路图。

于是有了说走就走,历时10个小时,里程530公里,在西欧北部画了一个小弧线的1日5国特种兵式的自驾游。

那一天的我,清晨在德国的韦塞尔听鸟叫;早上在荷兰的鲁尔蒙德逛运河;中午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遛广场;下午在卢森堡的贝滕堡看小屋;晚上在法国的蒂永维尔吹河风。

真的很梦幻,真的很精彩,但也真的是累到极限不想再来一次的经历。

(我当时发的朋友Q)

在德国干了一段时间我还是决定离开。我意识到在运营岗位上似乎到达了一个瓶颈期。而且德国公司似乎还给我一种“学医救不了德国人”的错觉。

我在back up office岗位,无论如何改革如何努力,德国消费的低迷,业务部门的陈年旧病,都让公司整体业务依旧难有起色,让我看不到希望。

此时前面的种种经历,让我整个人有些躁。一心想找个能让自己沉下心,好好规划一下未来的地方。

回想起了大一寒假和一群青春正好的男男女女,一起去尼泊尔支教的日子。

在那边半个月的生活,水电网就没一个是正常的,按说习惯了中国便利生活的我们,应该在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觉得烦躁、痛苦。

但实际的情况是,这种原始自然的生活让我心如止水,一次次怀念。尼泊尔却是个净化心灵的地方。

最终选择去西非尼日利亚,一来尼日利亚和尼泊尔有些许相似,天蓝草绿牛粪香人情味浓,二来它就像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人口红利足、基础建设差。

(我们在尼泊尔博卡拉,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与其我在其他地方不痛不痒平凡过活,不如到尼日利亚搏一把,也许真的能赚大钱呢。

这也是我从拿死工资的back up office岗,转为业务岗的原因之一。

现在在尼日利亚的我更像是一名销售工程师,通过定制化的新能源方案给这边的企业和个人解决供电的问题,推动智能绿色环保事业的普及和发展。

不得不说,尼日利亚的市电真的很差,很多地方一天就供电五六个小时,即使供电期间,也能在停几秒后又立马供应上,反反复复,而且经常伴有错相、缺相、乱相、电压异常现象,烧用电器那叫一个厉害。

好在我住的公寓用了我们自己的产品,24小时不间断供电根本不是问题,更没有烧电器的担忧。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首先要能解决自己的需求。

(大年初一我在拉各斯中国龙城)

在尼日利亚拉各斯有一座中国龙城,它的外观样子像中国的长城,是华人孙国平先生建造的中国商城。

孙先生的中国商城是尼日利亚政府和中国政府双重认可的民间商贸城,经营商品覆盖日用消费品、服装纺织、家居家电、医疗保健、五金工具等。

2004年,因为对当地卓著的贡献,孙国平被尼日利亚政府授予“华人酋长”的封号。

目前,我到尼日利亚其实只有一个月,但是非常喜欢这里,每天都能见到一些新鲜玩意。

我在这边见到最神奇最有意思的就是,头顶货物的当地人。每天在车上都能看到头顶各种产品售卖的路边小贩。他们在汽车之间横冲直撞,就为了能多兜售几件产品,换点食物。

(头顶各种商品沿路叫卖的街边小贩)

我会经常照顾他们的生意,买买冰镇矿泉水和充饥的小零食。这边妇女尤其能顶,据说很多人能顶起自己体重70%的东西。很多妇女头顶重物,同时还得背着自己的孩子。

所以有种说法称非洲妇女“头顶世界,背负未来”,其实这也是辛酸生活的写照。

在尼日利亚的这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当地人的婚礼。我其实是误打误撞进入了别人的婚礼现场,但受到了他们热情地招待,感受到了婚礼现场人们的喜悦。

婚礼上,新郎、新娘及宾客穿着各自民族的传统服饰。这些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独特,体现出尼日利亚丰富的文化遗产。

受英国殖民的影响,切蛋糕这个西方婚礼的传统,被尼日利亚传承。是婚礼的一部分。新郎和新娘共同切蛋糕并互相喂食,象征着他们共享生活的开始。

舞蹈和音乐更是尼日利亚婚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整个婚礼都充满了活力的舞蹈和传统音乐。新郎和新娘的舞蹈是婚礼的高潮之一,接着就是其他宾客也加入的群魔乱舞,共同庆祝这一喜悦的时刻。

(误入当地婚礼现场)

我在尼日利亚最大的感受就是,华人在当地备受欢迎,毕竟是公认的“行走的ATM机”。

我到这里的第一天就遇到了警察和军队拦截路边车辆,盘查证件,说白了就是要钱。

如果你护照驾照等一系列证件都没问题,他没法找你茬,就和你硬耗,借口查更多的东西。你赶时间没办法,只能塞个两三千奈拉给他,就会立即放行。

这里的货币贬值非常快。我是1月13日来的,当时的1人民币兑170奈拉,现在过了一个月,最夸张的时候已经飙升到1人民币兑280奈拉。

我现在日均餐饮消费在5000奈拉左右(月均15万),主要都是去超市买菜做饭,偶尔吃吃快餐店和街边摊,能过得相对小康,比国内当然还是便宜不少的。

不过我还要分享一个数据,就是当地劳动人员的月工资大都在3.5万-4万奈拉,我很难想象他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大兵拦车检查)

目前奈拉还在一路贬值,据悉食品的通货膨胀自2024年1月1日以来已经达到了40%。

我眼见的情况就是,上周一条面包800奈拉,下周1200奈拉。可是绝大多数人的工资都是不变的。普通百姓想在这样的条件生存下去,就只能剑走偏锋。

我所在的拉各斯还好些,北部很多城市(北部是极端组织的势力范围),包括中部的首都阿布贾,基本每周都有袭击工厂或村落以获取财物的案例发生。

大把的钞票,几日不用就如同废纸。逼急了的底层人民,被迫犯罪只为不饿死自己,这么魔幻的事情,想不到就在我身边上演着。

Area boy(街头混混)也是尼日利亚一大特色。

(当地市场各种各样的袋装洋酒,60-100奈拉一袋)

我之前在修车市场购买当地特色袋装酒品尝。被附近2个混混搭讪,先说欢迎我到尼日利亚和我说上话。

然后话锋一转,就说他很口渴,让我也给他买俩袋酒,还直接让店员小女孩给他取酒,让我付钱。

我不甘示弱,和他们理论,然后他们靠近我,企图恐吓我,直接问我要钱。我护住口袋继续舌战,输人不输阵。

好在这时,我们五大三粗的黑人司机处理完修车事宜过来,见我被刁难赶紧过来问怎么回事,我趁机闪到他的身后,两个混混见状也只好骂骂咧咧撤了。

不管怎么说拉各斯还是比较文明的,白天不会轻易动手。

据我同事说,北方豪萨民族的地盘,就是人狠话不多,直接拉开衣服展示随身兵器,像那种时候就只有破财消灾了。

(在尼泊尔教山顶学校的物理老师玩魔方,怀念尼泊尔的纯粹)

过去的这10年,我的经历也算丰富。去过18个国家和地区,拿到过其中三个国家的长期居留卡。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确实很有道理。前者是扩展精神层面,后者增加实际的体感和阅历。

经历的事足够多了,也许就会发现,世界这么大,我到底喜欢的是什么,我的未来何去何从。

虽一直四海为家,但内心足够充实,失去了很多,得到了很多,我的青春无悔。希望各位趁着年轻,要勇敢尝试,踏出舒适圈,不要在最好的年华虚度光阴。

【口述:Dylan】

【编辑:周舟】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