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

冰纷幻彩谈美食 2024-10-12 07:20:14

传统节日科普|教孩子“重阳节”为啥叫老人节呢?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人们在农历“9月9日”这一天欢聚庆贺,祈福家中老人健康长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蕞大的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或“重九“。“九”和“久”同音,九月初九就被赋予“长寿”寓意,重阳节慢慢有了“老人节”的含义。

重阳节别称

重阳节英文: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又叫老人节、双九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等。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登高远眺

据研究,“重阳登高”这一习俗,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老人们也会在重阳节当天,通过登高来强身健体、祈福长寿。

赏菊

我国在魏晋时期便有“重阳赏菊”的风尚。陶渊明在《九日闲居》中写到“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其中“九华”就是九月的菊花。

配插茱萸

茱萸是一种有香气的植物,古代风俗,每年重阳节,人们会在头上佩戴茱萸,寓意驱邪和躲避瘟疫,以求长寿。古人有两种佩插茱萸的方式,一种是用红布做个小口袋,将茱萸放进去,再把口袋像香囊一样挂在身上。另一种是把茱萸当做簪子,插在束起的头发上。王维就有诗言“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糕

俗语有“九月九,食蓬饵”。“蓬饵”便是重阳糕的前身,制作一块松软香甜的重阳糕,要经过十余道传统工序。“糕”和“高”同音,有步步登高的美好寓意。

羊肉面

光洁细长的面条寓意长寿,加上“羊”与“阳”同音,这碗营养丰富而祝福满满的羊肉面是为老人御寒滋补的不二之选。

菊花酒

用菊花入酒,味道清香,口感柔顺,适宜老年人饮用,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节祈福的“吉祥酒”。碗营养丰富而祝福满满的羊肉面是为老人御寒滋补的不二之选。

晒秋

在湖南、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重阳节发展历程]

重阳习俗普及于汉代,“重阳节”名称文字记载始见于三国时期。在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倍受文人墨客吟咏。

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

明清,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发展至近代,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传承发展中,重阳节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世代流传,设宴敬老、饮宴祈寿主题逐渐和中国传统孝道伦理相融合,成为当今重阳节日活动重要主题之一。

[重阳节读一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