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将常遇春年仅40岁突然去世,他的后代结局如何?

雍亲王府王妃 2024-02-22 16:53:22

若是提到明太祖朱元璋麾下的大将,我们一般会先想到徐达与常遇春。徐达不仅骁勇善战,而且智勇双全,是一个颇有谋略的大将,所以徐达是朱元璋麾下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将;常遇春排在徐达之后也是有原因,若说猛将无人能与常遇春相比,但论谋略与智慧常遇春与徐达相比还逊色一些。

这篇文章我们暂且不论徐达,来看看大明王朝初期的第一猛将常遇春的一生究竟有多传奇,为何年仅40岁突然去世在北伐的路上呢?常遇春去世后,他的儿女结局如何?

01

常遇春跟太祖朱元璋一样出身贫苦人家,在青年时期,常遇春便心存大志,不想要一辈子都在忙着种田,所以便跟着别人学习练武。但是因为家境贫寒,家里实在支付不起学费,常遇春为了能够继续习武便做勤杂工来赚钱学费。等到常遇春长大以后,力气大于常人,各种兵器都能熟练使用,尤其是骑射功夫很是了得。

学有所成的常遇春长大时,恰好是元末起义此起彼伏的时候。他对自己贫苦的生活很不满足,所以便跟着绿林大盗刘聚一起打家劫舍,一开始常遇春还觉得能够分得银两很不错,但是几个月以后常遇春便认识到做强盗实在不是长久之久,便开始另寻出路。

1355年已经加入起义军的朱元璋正在率兵攻打和州,巧的是常遇春跟随刘聚也正在和州。常遇春早就听说了朱元璋,知道朱元璋是一个豪侠仗义之人,所以便假装成当地的老百姓,一直暗中观察朱元璋。

果然如百姓所言,朱元璋军纪严明、平易近人,是成大事者。

常遇春随即便投奔朱元璋,朱元璋一开始对常遇春很冷淡,以为常遇春加入起义军是为了讨口饭吃。但是常遇春却说自己在刘聚那里并不愁吃穿,之所以加入起义军是因为看将军贤名有前途;愿意誓死为将军效力。

看到身材魁梧而且健壮的常遇春如此表忠心,朱元璋便答应了下来。

自此以后,常遇春彻底摆脱了强盗的身份。

在常遇春戎马生涯的一生中,最大的特点便是勇猛作战,敢作敢为,哪怕是在大战中仍旧如此。1355年六月,在常遇春投奔朱元璋后不久,朱元璋便率兵渡江南下,而渡江需要首先解决对面的元军,随即很快采石矶之战爆发。在此战中常遇春乘坐一艘小船冲入敌人阵营之中,如入无人之境一般。

很快朱元璋便带着其他人登岸,元军溃败归降。

朱元璋乘胜,直接攻下了太平。

此战中常遇春表现得异常勇猛,若无常遇春朱元璋此战不见得会如此顺利。

紧接着次年三月,朱元璋率兵攻打集庆(南京),并且在占领集庆后将其改名为应天。有了富庶的南京做根据地,朱元璋便可以继续拓展自己的事业。而集庆一战中,常遇春过人的表现,立下的头功,让朱元璋改变了对常遇春的看法,对常遇春越来越信任。

也是从此战后开始,常遇春不再担任先锋,而是擢升为元帅。

成为元帅后的常遇春,便可以自己带兵迎敌。

1359年朱元璋在攻占金华以后,便下令常遇春率兵攻打衢州。常遇春首先攻占了龙游城,紧接着率领水军、步兵与骑兵一起到达衢州城下,去州城固若金汤,常遇春久攻不下。如此窘境下常遇春想起朱元璋对他的说话:攻克敌人在勇,但要想全胜需要谋略。

常遇春便出奇兵,突然攻入衢州城,很快上万元军溃败。

常遇春攻占衢州后,朱元璋便在次设元帅府与枢密分院判官,自此以后衢州便不再属于元朝

对于朱元璋而言,攻占南京后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毕竟四周都是敌人,不仅有元军,还有陈友谅、张士诚的部队,所以朱元璋并不能歇息片刻,便要继续排兵布阵。1360年年初朱元璋派大将徐达与常遇春一起重兵把守池州,因为陈友谅的大军正在虎视眈眈地盯着池州。

徐达得知陈友谅的行动后,便下令常遇春率领一万精兵在六泉口设伏,而徐达则是直接率兵出战。此战徐达与常遇春配合默契,大败陈友谅,斩杀敌人上万,陈友谅不得不败退江州。

紧接着朱元璋便派常遇春西征陈友谅,常遇春再次立下大功。

这年五月,陈友谅率领数十万大军想要攻打应天,在龙湾与朱元璋展开了一场恶战。此战中常遇春与另一位大将冯胜一起率领三万人设伏,陈友谅的部队经过一场鏖战后在龙湾登陆,结果被常遇春与冯胜大败,死伤惨重。

恰好此时处于落潮期,龙湾的水比较浅,陈友谅的战舰全部搁浅。

而朱元璋的水军与陆军则一起进攻,陈友谅不得兵败逃走。

此战中常遇春的功劳最大,朱元璋大赞常遇春:一人抵挡百万之众,冲锋陷阵没人比得上。

朱元璋论功行赏,常遇春被擢升为平章政事。

消灭陈友谅后,朱元璋便转而对战张士诚。

1354年七月,常遇春跟随大将徐达一起攻占庐州;紧接着又跟大将邓愈一起攻占江西的南安、赣州等地。次年五月,常遇春又与大将邓愈一起攻打湖北,攻占襄阳等地;六个月后,常遇春又跟随大将徐达一起攻占泰州。

不管是做副将,还是领兵作战做元帅,常遇春几乎没有败绩。

1366年八月,朱元璋将徐达任命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打张士诚;经过十个月的鏖战,张士诚兵败而死。常遇春凭战功,晋封为鄂国公。

常遇春也成为朱元璋麾下,较早封公爵的大将。

消灭陈友谅与张士诚后,朱元璋的大军便可以转头北伐,对战元军。

1367年十月,朱元璋将徐达任命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北伐。此时的元朝势力已经大不如前,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徐达与常遇春便将山东平定。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正式建立大明王朝。虽然明朝建立,但并不意味元朝已经结束,元朝在北方以及云南一带仍旧有很大的势力,所以徐达与常遇春仍旧需要带兵出征。这年四月,常遇春在洛阳勇猛击溃元军五万之众,并且俘获了大量的俘虏。

这一年让明军占领了河南与潼关,将陕西的大门牢牢掌握在明军的手里;为明军攻占元大都创造了条件。所以说此战对于明军,对于元军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闰七月,徐达与常遇春一起沿着运河北上,攻下德州与通州,逼近北平。

元顺帝得知后,便带着妃子、太子以及大臣们北上逃命,一路逃到了开平。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徐达与常遇春便攻占元大都,朱元璋在此处设置北平府。

休息片刻后,徐达与常遇春又率兵西征,攻打山西,好不容易打败了元朝大将王保保的部队,将山西平定。

洪武二年三月,徐达与常遇春又开始攻打陕西,元将李思齐兵败投降。

见徐达与常遇春正在陕西战场上,便派兵攻打北平,想要重新将北平收入囊中,而且元军很快便到达了通州,北平近在咫尺。朱元璋即刻派常遇春与大将李文忠一起率步兵八万,起兵一万救援北平。元军得知后即刻向北逃窜,常遇春率兵追逐上千里,大获全胜。

此战彻底消除了元军对北平的威胁,紧接着常遇春便率兵攻占了元朝的上都开平;元顺帝不得不败逃至应昌府。

这年七月,常遇春奉命班师回朝。

但是在柳河川,常遇春突然病逝,朱元璋下令李文忠暂时率领大军。

这一年常遇春年仅40岁,得知常遇春去世的消息,朱元璋感到非常惊讶: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常遇春年仅40岁,怎么会突然去世呢?

朱元璋深感惋惜,将其追封为开平王,安葬在钟山之下,并且亲自前去祭奠常遇春。

常遇春跟随朱元璋虽然只有15年的时间,但是他凭着过人的勇气、勇猛的作战得到了朱元璋的肯定,成为朱元璋身边仅次于徐达的左膀右臂。常遇春去世这年虽然北元朝廷已经被明军逼得不北上,但仍旧是明朝极大地威胁。

但常遇春再无建功立业的机会,而他正值盛年,实在是可惜。

常遇春去世后,朱元璋是如何对待他的子女的呢?

02

关于常遇春还有一个典故:据说常遇春虽然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勇立战功,但是回到家却非常害怕自己的老婆。朱元璋曾赏赐了常遇春两位年轻漂亮的宫女,但是常遇春害怕老婆生气,所以一直不敢与宫女同房。有一天早上,这两位宫女便端着水盆给常遇春洗漱,常遇春便夸赞宫女的手白净。

没想到等到常遇春下朝回家后,妻子蓝氏送给了常遇春一个盒子,盒子里竟然是宫女的手。

常遇春被妻子此举着实吓得不轻,朱元璋得知后,便下令将蓝氏处死,还将蓝氏的肉分给诸位功臣食用。

当然这种说法大多只在野史当中才能见到,毕竟常遇春是战功赫赫的大功臣,蓝氏还是太子朱标的准岳母。

据说在1355年常遇春投靠朱元璋后不久,马皇后与常遇春的妻子蓝氏都怀孕。掐还在朱元璋攻打集庆的时候,马皇后生下嫡长子朱标,朱元璋非常高兴,便跟常遇春开玩笑:你家夫人一定生的是女儿,若当真如此的话,我们便结为儿女亲家吧。

没想到蓝氏果然生下一个女儿,洪武二年虽然常遇春病逝于回京的路上,但朱元璋并没有因此而忘掉承诺与常遇春结亲的事情。常遇春的丧期未过,朱元璋便迫不及待为太子朱标与太子妃常氏完婚。

虽然常氏是因朝政的缘故嫁给了太子朱标,二人婚前并没有什么感情,但是二人“先婚后爱”,感情极好,朱标非常宠爱太子妃常氏。常氏在太子妃位置上七年的时间,先后为朱标生下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也正因为接连生产,常氏早早便病逝了。

常氏之所以得宠,并不是因为她是功臣之女,而是因为她确实有母仪天下的风范。

虽然常氏的父亲常遇春与舅舅蓝玉都是战功赫赫的大功臣,但是常氏从不会因为他们的功劳而傲娇,反而谨守本分,勤俭孝敬,马皇后与太祖皇帝对常氏也都十分满意。

只可惜常氏命薄,去世时年仅24岁。

常氏去世后仅四年,她所生的嫡长子朱雄英病逝。可以说朱雄英的病逝不仅让太祖朱元璋、太子朱标非常痛心,甚至还改变了整个大明王朝的走向。

若朱雄英不死,作为太祖的嫡长孙便是板上钉钉的皇太孙,未来的太子,甚至是未来的皇帝。哪怕太子朱标在朱元璋之前病逝,有嫡长孙朱雄英在,也名正言顺继承皇位。

只能说历史不能假设,不管是太子妃常氏、嫡长孙朱雄英还是太子朱标都去世的非常可惜。

03

了解明史的都知道朱元璋登基后并未直接大封功臣,而是到了洪武三年才将此事完成。而常遇春是在洪武二年去世年的,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并没有忘记已经病逝的常遇春,将常遇春的长子常茂封为“开国六公爵”之一的郑国公。

就这样常茂虽无战功,但是却并列六公爵之一,而且位置还在几位战功赫赫的老将之前。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让常茂入宫同自己的儿子们一起读书、生活。

朱元璋如此厚待常茂,也是在缅怀常遇春。

当然也是希望常茂能够有其父风范,将来成为一位对朝廷有用之人。

只可惜常茂终究没有被扶上墙,让朱元璋失望了。

常遇春虽然戎马生涯一生,立下无数战功,但并未管教约束好自己的儿子;当然常遇春去世时常茂尚且年幼,早早失去父亲,还如此年轻便被封郑国公,让常茂恃宠生娇,越来越过分

待常茂长大成人后,不仅与胡惟庸暗地勾结在一起,而且还侮辱人妻以及父亲的妾室。

即便是如此朱元璋看在已经故去的功臣常遇春的面上,还想要再给常茂一个机会,希望常茂能够安分守己。而且还为常茂指婚了一位开国功臣的女儿为妻子,这位开国功臣便是冯胜。

冯胜并没有儿子,只有女儿,自然也想要给自己与女儿找一个依靠。见女婿常茂如此荒唐,便想要管教一二,冯胜并不是为人处世圆滑之人,直接当着多人的面批评常茂,丝毫不给常茂留面子,常茂觉得面子上挂不住,连老丈人都不放在眼里,二人经常闹得很不愉快。

而且常茂觉得很委屈,自己明明是公爵,但是职位却很低,比自己爵位低的蓝玉舅舅还有傅友德等人都受到皇上的重用,而自己却备受冷落,心里很不平衡。

如此情况下,冯胜便更难约束常茂。

二人闹得最严重的一次便是洪武二十年:

洪武二十年,不管是大将徐达还是李文忠都已经病逝,但是盘踞辽东的元军纳哈出部需要解决。朱元璋便将冯胜任命为大将军,常茂的舅舅蓝玉为副将,而常茂也跟随一起北伐。很快纳哈出部归降明朝,冯胜便派蓝玉前去受降,结果在宴席上纳哈出与蓝玉之间产生了一些误会,纳哈出不肯穿蓝玉给他的衣服,并且将酒直接倒在了地上,与自己的身边人嘀嘀咕咕地说蒙古语。

常茂也在宴席上,他的身边有一个懂蒙古语的赵指挥,赵指挥听到纳哈出的话后便告诉常茂纳哈出想要逃走的事情。常茂连想都没想,直接扑上纳哈出,在混乱之中常茂将纳哈出砍伤。冯胜得知后非常生气,直接将常茂捆了起来,将常茂的罪状加以增补后说给了朱元璋听

而常茂见岳父如此,便将岳父冯胜做的很多不法的事情给抖露了出来。

朱元璋本想要赏赐立功的功臣冯胜,结果却发生这样的事情。

朱元璋即刻将冯胜的大将军印收回,自此以后冯胜再没有任大将军一职;而常茂则是直接贬去了广西龙州。

龙州知府赵帖坚只有两个女儿并没有儿子,见常茂是常遇春之后,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常茂做妾室。赵帖坚病逝后,他的侄子赵宗寿想要出任龙州知州,奈何赵帖坚的夫人并不同意,就是不肯将官印交出,在赵夫人与常茂的逼迫下,赵宗寿起兵造反。

恰好在这一年,韩国公李善长受胡惟庸案的牵连,全家七十几口人全部被杀。

李善长曾是太子朱标、诸位皇子与常茂的老师,再加上赵宗寿因常茂等人而谋反,朱元璋便打算将常茂召回京城好好惩戒一番。结果让朱元璋没想到的是,常茂突然病逝了。

常茂突然病逝,朱元璋再想要处罚也无从下手,只好作罢。

然后将常遇春的次子常升封为开国公,但是过了没多久,有人告诉朱元璋常茂为了躲避惩罚而假装病逝,其实是与小妾赵氏躲了起来。

朱元璋得知后非常生气,要知道常茂此举可是欺君之罪。大怒的朱元璋便派兵追查此事,并且派出十万大军征讨赵宗寿,赵宗寿交待常茂确实已经去世了,朱元璋才作罢。

结语

另外史料中有记载的还有常遇春的次子,至于第三子只留下一个姓名。

而次子常升却被朱元璋下旨处死,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常茂去世后,朱元璋便将常升封为开国公,但是常升虽贵为公爵,但也没有善终。关于常升的死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常升是因蓝玉案牵连被朱元璋处死的。

太子朱标去世后,继太子妃吕氏所生的朱允炆被封为皇太孙,将来继承皇位。而战功赫赫的蓝玉恃宠生娇,而且还是原太子妃常氏的亲舅舅,对于朱允炆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所以朱元璋便发动蓝玉案除掉了蓝玉。

受蓝玉案牵连而死的有一万五千多人,而常升很可能包含其中。

毕竟常升是蓝玉的亲外甥,关系匪浅。

另一种说法是,在永乐朝初期常升被杀。

靖难之役中,魏国公徐辉祖与开国公常升与燕军对战于浦子口,朱棣登基后便囚禁了徐辉祖,而常升也被杀。

常升去世后,他的儿子常继祖则是被朱棣安置在了云南。

常遇春对于朱元璋而言,是战功赫赫的开国功臣;洪武二年突然病逝着实有些可惜,毕竟此时的大明王朝还需要像常遇春这样骁勇善战的大将,来北伐征讨元朝残余势力。

所以常遇春的突然去世对于朱元璋而言打击还是挺大的,所以在洪武三年,将自己对常遇春的缅怀转移到了他的长子身上,将其长子常茂封为六公爵之一,是六公爵中唯一一位不靠战功封公爵之人。朱元璋对常茂给予厚望,希望常茂能跟他的父亲一样上战场杀敌立功,但朱元璋培养了20年,终究没能成器。

至于太子妃常氏,年仅24岁便病逝,如此温婉贤淑的太子妃早早病逝,实在是可惜。

至于常升不管是死于蓝玉案还是被朱棣诛杀,都没有善终。

作为对大明王朝立有大功的大功臣常遇春而言,子女如此,确实让人深感惋惜。

1 阅读:95

雍亲王府王妃

简介:我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喜欢读历史书,更喜欢畅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