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计划
我校2024年计划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20人左右,分两批招生。第一批招生计划为130人左右,包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专业为文学门类(不含编辑出版学及海南国际学院相关招生专业)和工学门类相关专业,具体招生专业及博导信息详见《中国传媒大学2024年第一批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第二批招生计划为90人左右,包含各类专项计划。招生专业为艺术学门类相关专业及其他专业,具体招生专业及博导信息详见中传研招网届时相关通知。第二批招生将于第一批招生结束后启动。
我校实际录取总人数以及各博士生导师的实际录取人数将根据国家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等进行适当调整。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2024年第一批招生专业范围为:新闻学(050301),传播学(050302),0503Z1),互联网信息(0503J4)。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我校“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
二、招生方式及选拔模式
我校2024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方式有直博、硕博连读、普通招考三种方式。
1.直博:直博生从本年度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遴选。
2.硕博连读:面向我校已完成硕士阶段主干课程学习的全日制非定向二年级学术型在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要求学习成绩优秀、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3.普通招考: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所有考生招生。
对于同等学力考生,或硕士阶段为专项计划的考生,或欲报考我校博士学位研究生专项计划的考生,只可选择“普通招考”方式。
“硕博连读”考生在报考时只能选择非定向就业类型。
我校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采用“申请-考核制”选拔模式,选拔流程包括考生报名、提交申请材料、资格审核及材料评议、初试、复试等环节,详见“四、报考流程”。其中,工学门类相关专业(专业代码前2位为“08”)不设初试环节,其初试内容在复试的笔试环节考核。
三、报考条件
(一)基本要求
所有考生均须符合以下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心理健康。
3.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书面推荐意见。
(二)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的基本条件
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的考生,除符合“(一)基本要求”外,还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须为具有我校学籍的全日制非定向二年级学术型在学硕士研究生(不含专项计划)。
2.已完成硕士阶段主干课程学习,成绩优秀。
报考文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5”)或艺术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13”)的考生主干课程平均成绩须达85分;报考工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8”)的考生主干课程平均成绩须达80分。
3.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潜质。
考生须在就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科研成果,包括以第一作者(或指导教师第一、本人第二)身份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著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国际专利授权等,或获得省部级以上或其他同级别科研、创作或学科竞赛三等奖及以上(排名第一)。其中,对于报考文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5”)或艺术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13”)的考生,所发表的论文须为SSCI 检索或CSSCI 检索(含扩展版)论文;报考工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8”)的考生,所发表的论文须为SCI/EI 检索论文或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三)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的基本条件
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的考生,除符合“(一)基本要求”外,还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报名前已获得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人员。在国(境)外院校获得学位者,须具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在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非学历教育形式,只有硕士学位证书,没有毕业证书)者必须在报名前取得硕士学位证书。
2.2024年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3.获得学士学位六年及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的同等学力人员,须在本人所报考的学科专业或相近领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至少2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3)。
四、报考流程
(一)报名
报名时间:2023年8月16日10:00至2023年9月10日20:00。
(二)提交申请材料
考生在报名时须同时提交个人基本信息、代表作、贡献度和主观评价等方面的申请材料。申请材料须通过报名系统提交,不可通过其他途径提交。
申请材料清单(模板详见报名系统,以下清单若与报名系统要求有出入,则以报名系统要求为准)如下:
1.基本信息
(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
(2)学籍学位证明材料。
报名前已获得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人员须提交硕士学位证书或者博士学位证书扫描件,在国(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位认证报告扫描件。
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交学生证扫描件或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电子版,录取当年入学前可获得国(境)外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近期开具的在读证明或成绩单扫描件。
同等学力考生提交学士学位证书扫描件。
(3)硕士课程成绩单。
(4)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交开题报告)。
(5)本科毕业论文全文。
(6)外国语水平证书。
(7)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计划书。
(8)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
(9)诚信考试承诺书。
2.代表作
近5年内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最多提交3项能反映本人最高学术水平的代表性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学术著作、高水平教材、文艺新闻出版作品、已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或国际专利,以及其他具有较大学术和社会影响的高水平科研、创作成果等,须按重要程度排序)。
3.贡献度
(1)各类荣誉奖项
(2)各类科研、创作或学科竞赛获奖。
(3)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4)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的研究报告或咨询报告等。
(5)其他能证明自身社会贡献度方面的材料。
4.主观评价
(1)申请信(含报考原因、自我评价等内容)。
(2)专家推荐信(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书面推荐意见)。
5.其他
其他能证明本人学业水平、学术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材料。
另外,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须提供满足报考条件所需的证明材料,详见“三、报考条件,(三),3”。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须提交《报考202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三)资格审核及材料评议
各培养单位资格审核小组依据报考条件的要求,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视为资格审核不通过,不予准考。
各培养单位材料评议小组根据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对其进行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给出材料评议成绩。材料评议成绩合格的考生可进入初试环节(工学门类各专业可直接进入复试环节)。
绿色通道:考生如取得突出的学术成果,且材料评议成绩为“优秀”,则由学校统一组织专家组进行考评,考评通过者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后,可进入绿色通道。对于进入绿色通道的考生,其初试合格线可适当降低(对于工学门类各专业考生,可适当降低其复试环节的笔试合格线)。
材料评议成绩合格线发布、考生材料评议成绩查询等,详见中传研招网届时相关通知。
(四)初试
初试为笔试,采用机考方式进行,重点考查考生攻读博士学位所需的学科基础、综合素养和学术潜质。第一批招生专业的初试科目如下表所示。
初试成绩达到合格线的考生可进入复试环节。对于绿色通道考生,其初试合格线最多可降低15%。
各科目的考试大纲详见《中国传媒大学2024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初试及复试笔试科目考试大纲》。
初试时间初步定为2023年10月下旬,具体时间见中传研招网后续通知。
如遇不可抗因素,我校将会对初试时间及方式等做适当调整,调整方案将提前在中传研招网公布。
初试详细安排、初试合格线发布、考生初试成绩查询等,详见中传研招网届时相关通知。
(五)复试
文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5”)复试以面试为主,采用学术答辩及交流问答等形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学术能力、创新潜质、综合素质、外语应用能力等进行考查。
工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8”)复试以笔试和面试为主。笔试主要考查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及专业基础知识,具体考试科目如下表所示。笔试为合格性考试,不计入复试成绩,但笔试成绩不合格者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对于绿色通道考生,笔试合格线最多可降低15%。面试采用学术答辩及交流问答等形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学术能力、创新潜质、综合素质、外语应用能力等进行考查。
复试时间及具体要求等,届时发布的复试录取办法等相关通知。
五、录取
按照“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录取。
录取办法详见中传研招网届时发布的复试录取办法等相关通知。
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一经查实即取消录取资格:
(一)提供的材料不真实;
(二)应届硕士毕业生在录取当年入学前未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三)在国(境)外院校取得学位者,未在录取当年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证书或未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六、学习方式与录取类别
我校博士学位研究生均为全日制学习方式。
我校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录取类别分为两类:“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考生报考时的报考类别即为录取类别,请考生在报考时慎重选择,报名结束后,报考类别将无法更改。
非定向就业: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考生须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档案未按规定时间转入我校者将无法正常办理入学报到手续。户口可自愿选择是否转入我校(如户口选择转入,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过期将无法转入)。
定向就业(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计划”考生):录取前须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毕业后就业单位为定向就业协议书签署单位。考生人事档案、户口等不转入我校。未按规定时间将签订完整的定向就业协议书提交我校者将无法正常办理入学报到手续。
2024年我校录取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招生总人数的15%。
七、学制与学习年限
我校录取的2024级博士研究生一律于2024年9月办理入学报到手续,经北京市教委审核通过后,获得博士研究生学籍,并开始享受博士研究生待遇。以“直博”方式录取的博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在内);以“硕博连读”、“普通招考”方式录取的博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