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西南宁的一家银行内,一名VIP客户任先生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财富噩梦。
他在银行的高管梁某推荐下,先后存入了总计4840万元巨款,期待能获得可观的理财收益。
当他来银行取钱时,却发现所有存款都不翼而飞,银行账户也被莫名其妙地注销了。
面对任先生的质问,银行却表示这纯属客户个人行为,与银行无关,损失只能找当事人负责。
高官举荐,利息诱人2019年初夏,广西南宁,商人任先生接到多年好友老李的电话。
电话那头,老李兴奋地说起自己最近的投资机会。原来,老李在南宁出差时结识了一位姓梁的银行高管。
梁经理向老李介绍了该行的一款理财产品,月息高达3%至4.8%,远超市面上其他理财产品的收入。
任先生听罢不禁动心。身为生意人的他深知,通胀压力之下,手中闲散资金如不及时投资理财,势必贬值。
然而市场上收益颇高的投资项目往往伴随高风险,稳妥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又十分有限。
梁经理提供的这款产品,既能保证资金安全,又能获得可观回报,何乐而不为?
尽管心动不已,但任先生仍持谨慎态度。
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投资都存在一定风险。
他决定先见梁经理一面,当面了解具体情况再做决定。
在老李的牵线搭桥下,任先生与梁经理很快见了面。
梁经理西装革履,举止得体,言谈间透着身为银行高管的专业与自信。
见面地点选在银行内的vip接待室,周围柜员对梁经理也十分恭敬,种种迹象令任先生对梁经理的身份深信不疑。
梁经理向任先生介绍,该理财产品是银行面向金融资产雄厚的vip客户提供的专属服务。参与门槛高达千万元,且名额有限。
之所以利率如此诱人,一方面是看重vip客户多年来对银行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有赖于该产品所投资企业项目的高盈利能力。
如此等等,听在任先生耳中,均十分合情合理。
待任先生提出最关心的资金安全问题时,梁经理更是以"银行信誉"作保,言之凿凿地打消了任先生的顾虑。
梁经理强调,该产品虽然收益率高,但风险很低,资金由银行监管,不会出现任何损失。万一出现问题,银行也会承担全部责任。
经过一番攀谈,任先生基本上对这款理财产品的合规性与可靠性不再存疑。
亲朋好友引荐,银行高管亲自举荐,收益率高,资金有保障,如此投资良机,错过了怕是再难找到。
唯一的障碍,就是千万元的参与门槛,对于任先生目前的资金状况而言颇具挑战。
尽管如此,任先生仍决定一试。毕竟机会难得,万一募集资金不足额,也可委托梁经理压低购买金额。
于是他立即着手筹措资金,将名下闲置的地皮房产变卖,又四处借贷。
同时,他也开始游说身边的亲朋好友,让他们也参与进来,以达到最低投资额的要求。
任先生的努力很快取得了成效。变卖资产,借贷,加上亲友投资,不出一个月,千万元的启动资金已经落实到位。
任先生欣喜若狂,马不停蹄地联系梁经理,敲定了入金日期。他满心期待,幻想着从此坐享高息,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殊不知,貌似稳赚不赔的投资背后,隐藏着看不见的陷阱。
任先生即将陷入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他的千万元血汗钱,也将面临着血本无归的危险。
千万巨资,入金银行筹措到充足的资金后,任先生迫不及待地联系了梁经理,商定了入金事宜。
梁经理称,考虑到任先生的资金量较大,为确保资金安全,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建议分批次将资金存入银行。
任先生对此深以为然,欣然应允。
随后的一个多月里,任先生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各大银行网点之间。
他先是将变卖地皮房产所得的800万元现金,一次性存入梁经理指定的银行账户。为方便资金转移,梁经理特意嘱咐任先生,直接通过银行大额取款机存入,无需到柜台办理。
接下来,任先生又陆续将多处汇集而来的资金,分多次转入上述账户。
从亲戚朋友处借来的500万,自己多年经商所得的600万,加上老李等几位生意伙伴委托其代为投资的500万,总计1600万元,分6次转账汇入。
一个月后,任先生累计在梁经理处存入高达2400万元。
为感谢任先生的信任与支持,梁经理亲自来到银行网点,为任先生办理入金手续。
工作人员恭恭敬敬地引领二人进入贵宾室,梁经理态度殷勤,笑语盈盈,令任先生备感尊崇。
趁着工作人员制作存单的空隙,梁经理递给任先生一份入金协议和风险告知书。
任先生粗略浏览后,在落款处利落地签下姓名。梁经理双手将一式两份的协议接过,妥帖地放入文件袋中。
随后,梁经理又与任先生讨论起资金的去向。
她解释称,任先生的资金将投向多个领域,包括房地产、矿产、贵金属等,还有一部分会参与银行融资。
这些项目收益稳定,抗风险能力强,可确保资金安全与收益。
任先生频频点头,对梁经理的专业与远见赞叹不已。
就这样,任先生前后在梁经理处存入七笔巨款,总金额高达4840万元。
这些钱,既有他个人多年打拼积蓄的心血,也凝聚着亲朋好友对他的信任。
任先生寄希望于这笔投资,能为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同时也不负众人所托。
然而,变故发生在资金存入后的第二个月。
当任先生例行查看账户时,赫然发现账面余额仅剩不到10万元。
任先生心中咯噔一下,立即驱车赶往银行,要求查询资金去向。
银行工作人员调出任先生的账户流水,结果令在场所有人大吃一惊:任先生名下的上千万资金,在入账当日便被人从异地atm机分多笔取走,账户几近被掏空!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办理取款的竟然正是任先生本人!
事出反常必有妖。任先生心知不妙,他隐隐意识到,自己恐怕遇到骗子了。
但他仍抱有一丝侥幸,希望这一切只是银行的失误,或许资金还能追回。
他立即联系梁经理,希望对方能给个解释。
然而,电话那端的号码已成空号。
任先生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妙。他仓皇失措,在银行大厅来回踱步,向每一位工作人员追问梁经理的下落。
但众人皆一问三不知,有人甚至表示,行内根本没有姓梁的高管。
血本无归,报警追查得知4840万元巨款不翼而飞后,任先生如遭雷击。他怔怔地坐在银行大厅,久久不能平复心情。
然而,事态容不得他过多悲叹。他必须尽快采取行动,追查资金去向,挽回损失。
当务之急,是向警方报案。任先生强撑着站起身,来到银行保安处,要求报警。
保安见状,立即打电话通知警察前来处理。
不一会儿,几名警察便赶到现场。
任先生向警察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自己如何通过朋友结识银行高管梁某,如何被对方以高额回报吸引,又如何变卖资产、四处借贷,前后7次累计存入4840万元。
然而,就在今天,他查询账户时,却发现资金几乎被转移一空。
警察当即要求银行工作人员调取任先生的账户明细。
结果显示,任先生存入的巨额资金,在到账当天就被人从异地ATM机分批取走。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取款交易,竟然全部是由任先生本人发起的。
面对警察的质疑,任先生矢口否认自己曾经取过钱。
他坚称,所有资金均是存入梁经理指定账户,自始至终从未有过取现行为。
为证清白,他甚至当场掏出银行卡和身份证,请警察核实,证明取款时用的并非自己的银行卡。
警察无奈,只得继续盘问银行工作人员。
然而,银行方面表示,当日确有大额取现,且经系统确认,取款人的确是任先生本人。
警察追问是否有监控影像为证,银行却称ATM机恰好处于维修期,没有拍到可用的影像资料。
询问再三,警察从银行方面得不到更多有价值的线索。无奈之下,他们只能转向调查所谓的"梁经理"。
在任先生的协助下,警察通过老李等知情人,很快掌握了梁经理的身份信息。
然而令人遍寻不获。
警方迅速展开搜查,很快发现梁经理恐怕是个骗子。
调取其身份信息后发现,此人早在半年前就已离职,而她所谓的"银行高管"身份,也只是银行的一名普通柜员。
至于她向任先生推荐的理财产品,更是子虚乌有,查无此项。
真相大白,任先生彻底绝望了。他意识到,自己被一个"内鬼"骗走了全部家当。
所谓的高息理财,根本就是骗局。更糟糕的是,连银行都声称与此事无关,拒绝承担任何责任。
毕竟资金进出有据可查,都是由任先生本人操作,与银行无关。
任先生拿着警方开具的立案证明,回到银行理论。他质问银行,为何容许员工利用职务之便行骗。同时他也追问资金下落,要求银行给出合理解释。
然而银行方面态度强硬,称此事与银行无关,是任先生个人行为,损失只能由他自己承担。
双方争执不下,场面一度十分僵持。
眼看在银行无法讨到公道,任先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警方身上。
他殷切地恳求警察,一定要尽快破案,将骗子绳之以法。
同时他也联系了媒体,希望通过舆论施压,迫使银行履责,挽回自己的损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案件并无实质性进展。骗子似乎凭空消失了,任先生的血汗钱也不知所踪。眼看追讨无望,任先生愈发绝望。
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恨不得钻进地缝里。
最令任先生煎熬的,是来自亲友的责难。那些把钱委托给他投资的人,得知钱财被骗后,纷纷找上门来讨要说法。
他们指责任先生草率行事,独断专行,将大家的血汗钱葬送在骗子手里。
任先生百口莫辩,只能低头认错,承诺一定会追回损失。
然而,他心里清楚,这笔钱恐怕再也回不来了。
孤注一掷,诉诸法律眼看追讨资金无果,任先生决定诉诸法律,状告银行和骗子梁某,讨回公道。
他咨询了几位律师,了解相关法律程序和注意事项。
在律师的建议下,任先生开始着手收集证据,为起诉做准备。
首先,任先生去了公证处,请工作人员对自己银行账户的异常资金流水进行公证。公证书明确显示,任先生名下账户在短时间内发生多笔大额资金转移,且交易发起方并非任先生本人。
这是任先生控告银行失职、怠于监管的有力证据。
接下来,任先生又联系了老李等多位知情人,请他们提供与梁某往来的书面材料,包括微信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
这些资料清楚地还原了任先生是如何被骗子盯上、引诱,最终落入陷阱的过程。
同时,这些证据也佐证了银行内部管理漏洞之大,骗子得以利用银行的名义行骗。
证据收集完毕后,任先生正式委托律师事务所,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起诉状中,任先生详细列举了梁某的诈骗行为,同时指控银行玩忽职守、内控不力,导致骗子有机可乘,给自己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因此,任先生要求法院判令银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在媒体的关注下,此案很快被法院受理。
考虑到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影响恶劣,法院决定启动速裁程序,在最短时间内审结此案。
庭审现场,控辩双方唇枪舌剑,各执一词。任先生的律师团队列举了种种事实,力证银行和梁某均须为此事负责。
律师指出,正是银行管理不善、监管缺位,才给了梁某可乘之机。
同时,银行未尽合理注意义务,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犯罪,间接导致任先生遭受损失,理应承担相应责任。
银行方面则极力撇清关系,否认对任先生的损失负有任何责任。银行律师辩称,任先生明知梁某并非银行正式员工,却仍委托其理财,是其个人的风险偏好和投资行为,与银行无关。
同时,任先生在巨额资金出入时,也未尽到应有的注意和审慎义务,存在重大过失。
因此,任先生的损失应当由其自担,与银行无涉。
争论激烈,旁听席上议论纷纷。任先生坐立不安,脸色煞白,生怕官司打输,血本无归。而银行代表们则端坐不动,神情肃穆,似乎胜券在握。
法庭辩论进行数日,控辩双方各执一词,均拿出相关证据,力证己方观点。
然而,由于案情复杂,涉及诸多法律关系,法官当庭难以定夺。
最终,法院宣布休庭,择日再宣判结果。
等待宣判的日子,对任先生而言无异于凌迟。他坐卧不宁,寝食难安,生怕法院判决对自己不利。
同时,他也在为打官司花去的巨额开支犯愁。律师费、公证费、差旅费,经此一役,他几乎倾其所有,再无还手之力。
一个月后,法院终于对此案做出一审判决。判决认定,梁某构成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50万元。
同时,判令银行对任先生的经济损失承担三成赔偿责任,即赔偿1460万元。
得知判决结果,任先生如释重负。尽管追回的资金远不及损失,但总算没有白白蒙受损失。
更令他欣慰的是,法院最终认定银行应当承担责任,为他扳回一局。
然而,任先生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银行方面当即表示不服判决,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任先生无奈,只能继续硬着头皮,应诉二审。
岂料二审期间,银行方面突然向任先生发出"最后通牒",表示愿意私了,前提是任先生须撤诉,并承诺不再追究银行责任。
作为交换,银行愿一次性赔偿任先生500万元。
任先生犹豫再三,最终选择了接受银行的条件。
他知道,打持久战对自己并不有利。律师费、诉讼费高企不下,案件再拖下去,对自己而言将是灭顶之灾。
另一方面,他也担心再审结果可能对自己更加不利。
因此,在多方权衡之后,他咬牙选择了和解,虽然赔偿金额远低于预期,但聊胜于无。
就这样,这桩轰动一时的理财骗局,以私了的方式草草收场。
骗子获刑,银行赔钱,而受害者虽有所获,但损失远未弥补。
任先生的人生,也因这场骗局而天翻地覆,回到解放前。
他欲哭无泪,悔恨不已,恨自己贪念惹祸,也怨银行包庇骗子。然而,这一切都于事无补,他只能咬牙前行,从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