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大脑》: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林小西 2022-12-12 14:11:11

作者 | 林小西

来源 | 林小西(ID:mrlinxiaoxi)

本文共计3731字,预计阅读10分钟。

你好哇,我是林小西。

新周到来,是不是感觉状态不在线?

或许每个清晨,当我们从睡梦中醒来,都希望能够开启活力四射、高效迅捷的一天。

然而,现实总是骨感的。

快节奏、超负荷的生活压得我们喘不过气、疲于奔命。

我们如何才能从容应对,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能够有效抗压、高效工作和学习呢?

今天要和大家介绍的这本书,能够很好地解决你的问题,帮你开启元气满满的每一天。

01.

今年以来,对心理学和脑科学类的书籍比较感兴趣。

因为我一直认为,人的很多问题,都和自己的大脑有关。

无论是焦虑、迷茫、原生家庭、性格问题……

都可以从心理学、脑科学类的书籍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我们只有了解大脑一天的工作规律,并且合理利用这个规律,才能把自己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

想要更好地认识自己,先从认识自己的大脑开始。

《24小时大脑》这本书的作者,从脑科学的角度深入探究全脑管理方法、不同时段大脑工作的黄金规律,为我们量身定制了24小时超燃大脑:

快速打造活力爆表的晨间大脑;

集中精力的日间大脑;

深度放松的晚间大脑;

轻松而创造力爆棚的夜间大脑。

每一天,伴随着我们的醒来,大脑也开始了全新的一天。

通过赋能大脑,掌控管理精力、释放压力以及调整情绪的有效方法。

我们常说: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只有科学遵循大脑运行机理,才能让每天足够精彩。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大脑。

了解自己的工作习惯和高效时段,并根据大脑不同时段的特性,做出合理的安排和规划。

02.

24小时大脑①(6:00~9:00)

起床后的黄金3小时

活力“爆表”的晨间大脑

每天醒来,我们的大脑经过一整夜的休整,及时清除了“有害物质”和“垃圾信息”,恢复了日常的活力。

这个时候做开动脑筋的工作会让你一整天都保持最佳状态。

我们可以抓住大脑最清醒的时刻,去完成那些最困难、最需要创造性的事情。

如果你有一项需要深度思考和集中注意力的工作,那么最好在这个时间段完成。

比如,我每天都是在这个时间段,进行读书和写作。

这个时间段,大脑能够高效地进行深度思考,工作时间也不会被外界的各种干扰打断。

这段时间是脑力最好的时间,建议你最好不要浪费在简单的工作上。

那些简单、重复的工作,完全可以放在大脑不处于最活跃状态的时间段完成。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脑不断感觉到疲惫。

你会发现你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在不断减少,你的决策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不断减弱。

这里作者也为大家介绍了晨间大脑的一些习惯,我从中挑选了一些可以立即上手的,供大家作为参考。

改变自己,就可以从这些微习惯开始:

习惯 01 清晨的阳光浴有效切换工作大脑

习惯 02 喝一杯水,激发大脑活力

习惯 03 感谢每一个清晨,给自己来点儿正能量

习惯 04 每天早晨测量体重,做自己的健康管理师

习惯 05 你的大脑“不扛饿”,早餐多少也得吃一口

习惯 06 减肥的人也要一日三餐

习惯 07 每天喝一盒酸奶,有效减轻负担

习惯 08 生活慢节奏:起晚了也要慢慢刷牙

习惯 09 清晨不要驱使身体,而要转动大脑

习惯 10 大脑需要节奏感:制定晨间习惯清单

习惯 11 大脑需要富余感:早晨留30分钟的机动时间

习惯 12 大脑需要确定感:出门前确认桌子上、包里和口袋内的物品

习惯 13 掌握生活自主权,从清晨的“自我确认”开始

习惯 14 做好今日计划,确定自我节奏

03.

24小时大脑② (9:00~18:00)

工作中的钻石9小时

集中精力的日间大脑

这段时间就是我们的日常上班工作时间。

这个时间段,以12:00为界限,我们可以把需要高度用脑的工作放在12:00之前。

可以将“思考性工作”放在上午8:00--11:00完成,把“机械性工作”放到下午15:00--18:00去做。

因为上午是大脑最活跃的时间段,做需要深度思考的工作会有更好的效果。

此时我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开展较为“烧脑”的工作。

比如我写一篇文章大概需要2-3个小时,而上午的时间段刚好够我写好初稿、修改完善、反复打磨,最终成文。

下午,大脑产生疲惫感,状态开始低迷,就适合做一些不用深度思考的机械性工作。

比如,我会处理另一个公众号相关的事务:简单的素材搜集、整理、发布。

此外,清单也是一个不错的辅助工具。

当需要完成的工作量较大时,可以把要做的工作按照优先顺序,一条条地列下来。

这样做能使大脑摆脱“蔡格尼克效应”,你的思路也会更加清晰。

想要提高工作效率,更轻松愉快地度过一天,我们就要配合大脑的工作节奏。

这里作者也为大家介绍了日间大脑的一些习惯,我从中挑选了一些可以立即上手的,供大家作为参考。

习惯 15 爬爬楼梯,抓住“带薪健身”的机会

习惯 16 把需要高度用脑的工作放在中午12点以前

习惯 17 即便在摩天大楼工作也要抽空仰望天空

习惯 18 工作日的午餐只吃八分饱

习惯 19 集中注意力吃饭

习惯 20 半小时午休让你满血回归

习惯 21 紧张时请张开手掌

习惯 22 把“总会有办法的”这句话当成口头禅

习惯 23 与自我对话,管控情绪

习惯 24 常挂在嘴边的一声“谢谢”

习惯 25 生气伤脑,别一直生气

习惯 26 越焦虑,越要放慢速度

习惯 27 不焦虑,从眼前的小事做起

习惯 28 随时随地都可以喝一口水

04.

24小时大脑③ (18:00~22:00)

睡觉前的白金4小时

深度放松的晚间大脑

很多上班族一到下班之后,可能就是葛优躺刷手机。

其实,这样是不利于我们休息的。

在睡觉之前,要注意不要用脑过度。

很多人在临睡前都喜欢刷手机,导致大脑一直处于亢奋、紧张与兴奋状态,影响正常睡眠。

睡前半小时不看手机或电脑,不只是为了避免蓝光的影响,也是为了不“摄取”过多的无效社交信息。

很多人都有睡前刷朋友圈、刷微博的习惯,但这些无效信息只会使你的交感神经更加兴奋,扰乱你内心的平静。

睡前不妨放下心爱的手机,随手翻几页书,可以睡得更快、更香。

毕竟很多人一看书就犯困。

临睡前也是大脑记忆的黄金时间段,可以背几个单词。

因为我们背诵后进入睡眠,大脑不再摄入新的信息,没有后面识记材料的干扰,记忆易于保存。

此外,在睡眠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其实仍在进行工作:

信息的编码、整理、定位和贮存,这样有利于保存记忆,也有利于以后提取记忆。

当然,睡前还可以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运动,适当听一些舒缓的音乐,都能够起到促进睡眠的作用。

我们经常会说:我熬的不是夜,而是生活。

但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休息好,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享受生活。

与其拖着疲惫的身心过着重复的每一天,不如将每一天都掌控在自己手中,赋予其独特的记忆和意义。

这里作者也为大家介绍了晚间大脑的一些习惯,我从中挑选了一些可以立即上手的,供大家作为参考。

习惯 29 早一点吃晚餐

习惯 30 晚餐尽量选用温热的食物

习惯 31 晚餐后散散步

习惯 32 泡澡15分钟,为大脑减减负

习惯 33 穿宽松舒适的睡衣

习惯 34 睡前做好第二天的准备

习惯 35 音乐给大脑幸福感

习惯 36 每天半小时的“自我时间”

习惯 37 每天只写三行日记

习惯 38 睡前半小时与手机保持距离,不要刺激大脑

05.

24小时大脑④ (22:00~6:00)

美梦中的甜蜜8小时

轻松而创造力“爆棚”的夜间大脑

研究表明,在我们进入睡眠状态时,大脑会开启“自动清洗”模式,清除白天产生的代谢垃圾,让人醒来之后拥有一个清醒的大脑。

换言之,睡眠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们大脑的健康和第二天的状态。

所以,及时行乐,不如及时睡觉。

此外,我们在做梦时所处的状态与清醒时也不同。

脑科学研究指出,我们在睡觉的时候,对大脑功能的生理要求与醒着时是不同的,对想法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大脑在睡眠时仍会专注于清醒时所思考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

我们甚至可以有意地在睡梦中对白天的特定问题进行逆向思考和验证。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这种“胡思乱想”获得很多好处。

因为在胡思乱想的过程中,我们能够预演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而不必有所顾虑。

当思维被允许处于一种自由的状态时,创造力就会被激发出来。

这里作者也为大家介绍了夜间大脑的一些习惯,我从中挑选了一些可以立即上手的,供大家作为参考。

习惯 39 学会发呆,给大脑喘息的机会

习惯 40 你的大脑不能缺觉

习惯 41 将一周中的某天定为“睡眠日”

06.

读完《24小时大脑》,我才明白:我们的大脑也是“有脾气”的,它也有自己的工作节奏。

遵循大脑一天的工作规律,会让我们更优秀、更幸福、更有活力。

想要获得高品质的生活,开启元气满满的每一天,让大脑高效运转、维持心态稳定,最重要的是让大脑保持作息平衡、张弛有度。

只有掌握平衡的艺术,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享受生活。

当我们的生活节奏和大脑的工作节奏匹配度更高时,在工作和学习中才能更高效。

你整个人看起来也会更有活力,以元气满满的良好状态迎接每一天。

《24小时大脑》这本书一共为我们提供了80个高效实用的科学用脑和精力管理习惯,这里只挑选出41个可立即上手的习惯,供大家参考。

如果感兴趣,也可以亲自去看这本书,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大脑工作习惯,过好卓有成效的每一天。

当然,光知道是没用的,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到。

读完一本书不是关键,关键是追求生活中的改变。

只有切实地做出改变、调整自己的生活,管理好大脑和精力,才能走出“忙、累、困”的生活陷阱,迈向清醒和自由,将生活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参考资料:

1.《24小时大脑》小林弘幸

• End •

『往期文章』

11月看的3部电影和13本书

立刻改变你生活的7件事

《认知觉醒》:成长,就是不断克服天性的过程

作者:林小西。满地都是六便士,你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图片:《哈尔的移动城堡》&网络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