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国西南地区有哪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吗?

世界如此多姿 2024-09-20 04:50:19

西南地区有7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川滇黔渝藏五省区市,现有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7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截止2021年末),其中重庆市有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6个,四川省有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有32个,云南省有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20个,贵州省有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10个,西藏自治区有西藏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11个。

西南地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有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六个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西藏麦地卡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玛旁雍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色林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大山包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五个自然保护区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重庆市有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重庆市现有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截止2021年末)。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境内,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市城口县境内,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境内,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境内,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市开州区境内,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境内。

位于重庆市南川区的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活在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黑叶猴

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境内,面积41850公顷,主要保护银杉、黑叶猴等珍稀动植物资源及其森林生态系统,属野生生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金佛山是大娄山山脉东段的支脉,由金山、柏枝山等100多座山峰组成,最高峰海拔2238米;保护区内有群峰起伏,沟壑纵横,生物多样性十分突出,有银杉、珙桐、红豆杉、黑叶猴、金钱豹、云豹、大灵猫等珍稀动植物,保护区内树高1米以上的野生银杉有570余株,最高的一株银杉高16米。银杉是松科冷杉亚科银杉属木本植物,是仅存于中国的孑遗树种,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1950年代首先发现于重庆金佛山和广西龙胜县。黑叶猴是猴科乌叶猴属的一种,全身包括手脚的体毛均为黑色,又叫乌叶猴,栖息于东南亚和我国广西、重庆、贵州一带山区,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前身四川省南川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79年,2000年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有3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现有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3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含地跨川滇黔渝四省市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截止2021年末),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成都市,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元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攀枝花市,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泸州市,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四川南莫且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察青松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四川千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绵阳市,蜂筒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雅安市,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达州市,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长宁竹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宜宾市,诺水河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巴中市,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乐山市。

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的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卧龙镇、耿达镇一带,面积20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等珍稀动植物及西南高山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四川省面积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珍稀动植物最多的自然保护区;这里地处川西北邛崃山脉东南坡,地貌以高山深谷为主,区内最高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森林茂密,有“熊猫之乡”、“天然动植物王国”之称,有100多只野生大熊猫及羚牛、金钱豹、白唇鹿、水鹿、小熊猫、猕猴、雪豹、短尾猴、红腹角雉、藏马鸡、大灵猫、小灵猫、林麝、金雕等珍稀动物;保护区内的珍稀植物有珙桐、水杉、连香树、伯乐树、四川红杉、杜仲、水青树等。卧龙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63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之一,1979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为中国最早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一批成员),1983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科普教育基地,国家重要的大熊猫野外驯化基地,是目前世界最生态、最优秀、最先进的保护与研究大熊猫中心。

位于攀枝花市的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攀枝花市西区和仁和区交界处,面积1356公顷,主要保护珍稀植物苏铁及其生态环境,属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的以苏铁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横断山脉东南前缘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为高山深谷地貌,属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类型,具有夏季长,四季不明显,旱雨季分明的特点,是四川年平均气温和总热量最高的地区;保护区内天然生长着38万余株攀枝花苏铁,是中国乃至亚洲苏铁类植物自然分布纬度最北、面积最大、株数最多的天然苏铁林;苏铁是珍稀原始裸子植物,属世界珍稀濒危物种,攀枝花苏铁是1971年发现的苏铁新种,1984年被列入我国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对研究中国横断山脉植物区系的发展,古生物、古生态、古地理及种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83年,199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四川西北部若尔盖县境内的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黑颈鹤

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境内,面积16.7万公顷,是一个以高寒泥炭沼泽生态系统及黑颈鹤等珍稀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内陆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黄河与其支流白河交汇处,是黄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为高原浅丘沼泽地貌,平均海拔3050米,发育有世界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寒泥炭沼泽,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食物资源成为黑颈鹤、白鹳、黑鹳、金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大天鹅、小天鹅、猎隼、水獭等珍稀动物的理想繁育栖息之所;每年3月来到若尔盖湿地繁育后代的黑颈鹤不下2000只,是我国黑颈鹤的主要繁育地之一,有“中国黑颈鹤之乡”之称。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4年,1998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贵州省有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贵州省有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截止2021年末),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遵义市,贵州兰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铜仁市,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毕节市,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位于贵州赤水市的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境内,面积13300公顷,保护对象为桫椤、小黄花茶等珍稀植物及生存环境,属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桫椤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过度地带,海拔290~1730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生物资源丰富,有蕨类植物近200种,种子植物500余种,鸟类110种,爬行类32种,兽类10种,鱼类39种,昆虫100多种,区内成群生长着大约4万株平均高4~6米的桫椤树,是世界上数量最多、面积最广的桫椤林,有“桫椤王国”之称。桫椤别名树蕨、蛇木,是桫椤科桫椤属的蕨类植物,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为中国一级保护植物,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日本、南亚和我国的南方地区。小黄花茶是山茶科山茶属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被专家誉为“茶花皇后”,全球仅存于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贵州省唯一濒危珍稀保护植物,为中国明令不准外流的特殊物种。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4年,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贵州铜仁市的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仅存于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黔金丝猴

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铜仁市江口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处,面积41900公顷,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为保护对象,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武陵山系西南段最高山体梵净山为主体,梵净山山体庞大,最高峰凤凰峰海拔2572米;保护区内的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性原始森林植被,保护区内记录有黔金丝猴、白颈长尾雉等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和珙桐、梵净山冷杉、钟木萼等中国一级保护植物;黔金丝猴别名灰金丝猴、牛尾猴,是猴科仰鼻猴属的一种,现仅存于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种群数量在800只左右,是我国特产的三个金丝猴种(指川金丝猴、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中数量最少、分布最窄、濒危度最高的一种,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极危保护等级。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省级)于1978年成立,是贵州省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成为中国第四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云南省有2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省现有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2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截止2021年末),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昆明市,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保山市,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跨玉溪市、普洱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云南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玉溪市,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云南大山包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昭通市,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曲靖市,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普洱市,云南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云南纳版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云南龙云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云南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临沧市。

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保山市隆阳区和腾冲市境内,面积40.56万公顷,保护对象为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及珍稀动植物,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滇西北高山深谷区,这里高山耸立,怒江深切,山高坡陡,为独特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山地气候,谷地因焚风作用而为干热气候,因其生态环境的多种性而致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有“世界物种基因库”之称,保护区内记录有喜马拉雅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光叶珙桐、长蕊木兰等中国一级保护植物和白眉长臂猿、戴帽叶猴、熊猴、羚牛等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云南红豆杉也叫西南红豆杉,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的高大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胸径大一米,主要分布在滇西北、滇西、川西南和藏东南一带,是我国生产紫杉醇药物的主要树种,有极高的经济价值。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3年,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的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境内,由地域上互不相连的勐养、勐仑、勐腊、尚勇、曼稿五个子保护区组成,面积24.25万公顷,保护对象为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野生动植物,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最典型、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处于世界季风热带的最北缘,横断山脉南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三面环山的山间盆地地势开阔,周围海拔1000多米的山地、高原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南下,并利于热带海洋暖湿气流的进入,为热带季风性气候;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属东南亚雨林的一部分,有沟谷雨林和山地雨林两部分,生长有高等种子植物5000多种,有望天树、版纳青梅、苏铁、大叶木兰、千果榄仁、四数木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亚洲象、印支虎、白颊长臂猿、白喉犀鸟、灰孔雀雉等十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我国亚洲象种群数量最多和较为集中的地区,有“动植物王国”之称;望天树是龙脑香科柳安属的一种高大乔木,也叫擎天树,是热带雨林的标志性植物,一般树高超60米,我国只有云南、广西一带有生长,是中国一级保护植物,在勐腊县勐腊镇的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腊子保护区内生长着一批望天树,最高的望天树高达84米;印支虎是老虎的一个亚种,也叫东南亚虎、西双版纳虎、云南虎,主要活动在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一带,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动物,2009年2月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子保护区内一只印支虎被人射杀。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58年,是云南省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西藏自治区有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西藏自治区现有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截止2021年末),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拉萨市,色林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西藏麦地卡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那曲市,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日喀则市,玛旁雍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阿里地区,察隅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林芝市,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昌东市,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拉萨市和日喀则市,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跨阿里地区和那曲市。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98000平方千米。

位于西藏林芝市墨脱县、米林市、波密县一带的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大峡谷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市、墨脱县、波密县境内,面积91.68万公顷,是以保护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孟加拉虎等珍稀动物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在雅鲁藏布江马蹄形大拐弯处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长505千米,平均深度5000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世界第一大峡谷,两岸的南伽巴瓦峰(7782米)和加拉白垒峰(7294米)夹持下的雅鲁藏布江谷底宽度一般为100~200米,最窄处仅70米;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印度洋暖湿水气进入青藏高原内部最主要的水气通道;大峡谷保护区保护区发育着中国仅有的以热带为基带,经山地亚热带、山地温带一直到高山寒带的完整的立体气候类型,形成由低山热带季风雨林、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山暖温带常绿针叶林、亚高山寒温带针叶林、高山亚寒带灌丛草甸、高山亚寒带冰缘和极高山寒带冰雪等山地生态系统组成的世界最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垂直带谱,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山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植被类型的天然博物馆”;大峡谷保护区有喜马拉雅红豆杉(西藏红豆杉)、墨脱红景天、罗汉松、墨脱兰、穗花杉、孟加拉虎、熊猴、长尾叶猴、金猫、云豹、林麝、马麝、喜马拉雅斑羚、红胸角雉、双角犀鸟等珍稀动植物;孟加拉虎是猫科豹属虎的一个亚种,别名印度虎、不丹虎,主要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中国西藏等地,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一级保护级别。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的前身西藏墨脱自然保护区(省级)建于1985年,1990年墨脱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墨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扩建更名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拉萨郊区的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拉萨市城关区境内,面积1220公顷,保护对象为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属内陆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拉鲁湿地地处拉萨城区西北郊,这里海拔3645米,有大片的芦苇泥炭沼泽,植物种类有芦苇、西藏蒿草、葛蒲、灯芯草、龙胆草等,有黑颈鹤、胡兀鹫、赤麻鸭、百灵、斑头雁、棕头鸥、雪雀等多种动物栖息,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城市天然湿地,有“拉萨之肺”、“天然氧吧”之称。黑颈鹤别名藏鹤、黑雁,是鹤形目鹤科鹤属(黑颈鹤、丹顶鹤、白鹤、白头鹤、赤颈鹤等为鹤属的主要种)的一种大型涉禽,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亚洲中部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沼泽地、湖泊及河滩等湿地环境,是全球15种鹤类中唯一一种繁殖和越冬都在高原地区的鹤类;我国的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四川等省多有分布,西藏是黑颈鹤的主要繁殖地和越冬地,近年来在西藏越冬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在11000多只,占中国黑颈鹤总数的约三分之二。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市级)成立于1999年,2008级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境内的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珠峰保护区)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聂拉木县、定结县一带,面积338万公顷,是以保护极高山生态系统、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灌丛草原生态系统及雪豹等野生动物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也是西藏面积第二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珠峰保护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尼泊尔王国交界处,位于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中段,内有五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世界第五高峰马卡鲁峰、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和世界第14高峰希夏邦马峰);珠峰保护区有雪豹、熊猴、长尾叶猴、西藏野驴、塔尔羊、玉带海雕、胡兀鹫、红胸角雉、黑颈鹤等中国一级保护动物;雪豹是猫科豹属的一种,又名草豹、荷叶豹,主要栖息于亚洲中部的高山裸岩、高山草甸、高山灌丛、山地针叶林边缘,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易危等级。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省级)成立于1988年,1994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0 阅读:10

世界如此多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