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春节,蒋介石重病在床,怀揣一桩心愿致电毛主席

一堂过去 2024-02-26 17:01:32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时间1974年,地点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官邸,此时的台湾地区“领导人”蒋介石身体状况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卧榻之上知晓自己即将进入生命倒计时的他亦是感慨万分,有曾经身为一国元首,如今却只能偏安一隅的唏嘘,有政权风雨飘摇,不知蒋家王朝能否存续的担忧,更有埋藏在心底多年,近日却愈发浓烈的一个愿望。

想到此处,蒋介石的眼中瞬间燃起了一道光芒,犹豫片刻,他亦是做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决定,那就是与自己的死对头,与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通话!

此言亦此行,后续蒋介石不单真的给毛主席打去了电话,更是紧接着向北京方面写去了一封信。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老蒋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与毛主席聊了些什么,对此,毛主席又作出了怎样的回应呢?

风雨飘摇、回忆往昔

时间来到数月之后,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之中,看着手中来自海峡对岸的信件,已然白发苍苍的毛主席神情同样十分复杂,阅读过后,只见他缓缓放下了信封,先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随即更是感慨道:

“看来海峡那边的大风大浪终于让他熬不住了啊!”

这其中的那个“他”说的显然就是蒋介石无疑,而在感叹之余,伟人的思绪也不禁回到了往昔。

遥想当年,清廷虽亡,北洋军阀却倒行逆施,各大派系为了争权夺利将战争的烽火燃遍了神州大地,为了拯救灾难之中的黎民百姓,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国民党人当即站了出来,他们联合一切力量、带着坚定的信仰,用血与火同邪恶势力展开了斗争。

在这期间,革命的队伍之中亦是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壮士,例如蒋中正便在其中之列,那时的蒋介石算得上是意气风发,同时也是民主革命最坚定的拥护者之一,因此,在国共两党之中,不单孙中山先生对他信任有加,就连毛主席、周总理等人都不得不佩服他的能力。

靠着不断的奋斗与努力,终有一日幸运女神眷顾了这个年轻人,孙中山先生不单对他予以了提拔,更是将黄埔军校校长的重任交到了他的手里。

自此,蒋介石拥有了一项旁人无法企及的政治资本,那就是革命军官半数称他为师,靠着门生故吏遍布党内,很快他也成为了国民党中数一数二的高层,只是很遗憾,屠龙勇士在欲望的操控下终成恶龙,品尝到权利滋味的他瞬间不能自拔,是的,那个曾经刚正不阿的蒋中正变了,变成了只知道争权夺利,不顾一切向上爬的政客。

当然了,若是中山先生还在,蒋介石即便再有野心也只能埋在地底,可很遗憾,就在北伐大业行至半途之际,这位中国的国父却中道崩殂,而伴随着他的去世,伴随着国民党内乱作一团,伴随着军阀、列强虎视眈眈,这位野心家也总算抓住了机会,并最终利用国内外资本的帮助掌握了军队。

毛主席有一句话说得很对,那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有了钱就有了枪,有了枪就有了建立政权的底气,是的,蒋介石就是这么做的,短短几年时间内,靠着坚实的军权,他排除了党内大半的异己,之后在名义上统一了全中国的情况下,他更是终于坐上了“元首”的宝座,成为了华夏大地的第一人。

从一个无名小卒到一国之领袖,蒋介石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如此壮举虽说遍藏阴谋的味道,却也着实算是传奇,如果在之后的日子里,他能够上听建议、下听民意,令中国一改往日之颓废,大力发展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相信后人也并不会在意这些细节,他亦是会成为华夏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开拓之君”。

然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就在掌握大权后,蒋介石做出了太多太多错误的决定,包括但不限于“清党事件”、“4.12政变”、向东北下达不抵抗政策、执意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方针、任人唯亲导致全国经济一塌糊涂、妄图独裁撕毁和谈协议,主动挑起内战等等等等。

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在权利的诱惑之下,蒋介石做出了这些错误的决定,同时这些错误的决定也将他一步步推向了深渊。

据不妥协、败逃台湾

曾经的蒋介石是意气风发、意志坚定的革命青年,是孙中山先生最为器重的爱徒,是黄埔军校的校长,也是除却朱元璋外,华夏历史上完成了北伐壮举的第二人,只是很遗憾,屠龙勇士终成恶龙,在权利的诱惑和欲望的驱使下,他黑化了,同时也做出了无数错误的决定,所幸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属于他的报应很快便到来了。

话接上文,1946年,伴随着国民党30万大军率先对我中原解放区发动了进攻,为期三载的解放战争亦是自此拉开了序幕。

对于这场战争,起初之时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舆论基本上都是一边倒,认定兵多将广的国民党军定会击败“小米加步枪”的人民解放军,但事实结果却大大出乎了外界的预料,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不单取得了胜利,而且还是速胜,仅仅用时三年半便统一了几乎整个中国。

如此战绩着实有些不可思议,不过细细审视,原因还是很好理解的,只一点,那就是国民党蒋介石在国内横征暴敛不得民心,俗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也是我军最大的制胜因素,在民心所向的情况下,战争期间,我军的兵力是越打越多,反观国民党军却是越打越少,谁胜谁败一目了然!

当然,事实也的确如此,伴随着三大战役的取胜,伴随着渡江战役的成功,以蒋介石为首的独裁政府亦是很快被逼到了绝路上,这时的他们面临着三个选择,其一是缴枪投降争取宽大处理,其二是死战到底维护最后的尊严,其三则是逃出大陆,建立一个流亡政府,再通过美西方的帮助图谋“复国”。

按照常理,军人出身的蒋介石想来定会选择第二种方式才对,再不济为了国家的统一选择投降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可很遗憾,长久的腐蚀已经彻底磨灭了他的骨气,思虑再三后,他终究还是选择了后者,即,率领残兵败将败逃台湾。

自此,中国大陆迎来了实质性的统一,不过很显然,台湾问题也成为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一块心病,为此,这些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们堪称是煞费苦心,只是很遗憾,时也命也一切终究还是败给了命运的安排。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后到蒋介石去世前,我们足足获得了三次解放台湾的机会,第一次是大名鼎鼎的金门战役,这一战无论是对于蒋介石还是新中国来说意义都无比重大,如果前者胜了,那台湾的军心、民心就能够得到稳定,他们亦是能够得到喘息之机,若是后者胜了,那我军就很有可能裹挟着雷霆万钧之势一举解放台湾。

而在战前,几乎也没有人看好苟延残喘的金门岛守军,但上天仿佛向炎黄子孙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本来的必胜之局就因为指挥官的一时大意、一时轻敌最终断送,九千名壮士血洒当场,国民党反动派也因此幸存了下去。

当然了,即便金门岛战役惨败,只要我军重整旗鼓小心应对,保守估计一年之内也是有机会再度直逼台湾的,可任谁也没想到的是,就在福建方面的解放军摩拳擦掌,准备再度向金门发动进攻之际,朝鲜战争的爆发却瞬间打乱了这一切。

在蒋介石的沟通下,为了自身在东亚的利益,美国政府当即将第七舰队横在了海峡当中,往后多年直至战后都是如此,我军由于装备上的落后,就连对付国民党海军都无比困难,就更别说对付拥有完整航母战斗群的美利坚人了。

因此,在朝鲜人民军的“先斩后奏”之下,我们就这样错失了第二个解放台湾的机会。

而第三次机会的间隔就比较远了,大体发生在1965年前后,至于来龙去脉也很简单,眼看着新中国已经研究出了原子弹,再加上李宗仁回国事件带来的影响,一向顽固的蒋介石心中终于出现了松动,为此,他甚至还通过中间人向毛主席提出了许多苛刻的条件,就是希望通过利益置换,让海峡两岸实现和平统一。

而面对老蒋的态度,为了国家和民族着想,毛主席亦是罕见的做出了妥协,可就在双方即将达成一致意向之际,意外却再度发生,十年动乱突然降临全国,见此情形,本就心存疑虑的蒋介石自然不愿冒险尝试,两岸统一的第三次机会也就这样再度化作泡影。

在这之后,蒋介石便再也没有了与华谈判的念头,他的态度更是越来越强硬,又是主张研发核武器,又是积极与西方各国交流合作,希望实现自己反攻大陆的野心,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在晚年的时候他又为何要给毛主席打去电话呢?

绝望之下

经过一系列的事件,上世纪六十年代蒋介石明明已经打消了同大陆进行谈判的念头,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又为何突然给毛主席打去了电话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方面是人之将死,漂泊在外多年的蒋介石极度渴望落叶归根,另一方面则和彼时的国际局势息息相关。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国际上曾经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破冰,这件事对世界各国的影响都很大,对于台湾当局更是如此。

要知道,一直以来蒋介石政府之所以能够在台湾苟延残喘,我人民解放军百万之众之所以无法越过海峡统一两岸,最大的阻碍就是美国,这下子倒好,中美两国在苏联的压力下化敌为友,美国不单取消了一系列的对华制裁,更是亲口答应不会再干涉中国内政,失去了美国的帮助,蒋介石焉能不怕?

最后,还有一件事也让蒋介石耿耿于怀,那就是台湾内政的问题,这时的台湾政局早已不似当年,在美国、日本的渗透之下,国民党的势力已经遭到了极大削弱,虽说他们一言堂的地位尚未改变,可这也只是老蒋和蒋经国还活着的情况,若是有朝一日二人亡故,那台湾可就真的距离独立不远了。

这是中国大陆不想看到的,同时也是蒋介石本人不想看到的事情,他虽说贪恋权力,虽说奉行独裁,但归根结底他还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回顾一下蒋介石的种种言论,他从来说得都是反攻大陆,却从未说过要让台湾独立。

因此,为了给自己留下最后的体面,也为了不让自己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蒋介石这才在临死之前向毛主席打去了电话,至于在电话中他都说了什么,内容也再简单不过,大体意思就是希望能够有机会回到奉化老家,去看一看自己在那边的亲人。

那么对此毛主席又作何回答呢?

相信很多人都没想到的是,他老人家居然直接拒绝了,只听伟人直截了当的说道:

“你有什么好去处,你在台湾不是挺好吗?”

至于为何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蒋介石的话虽说大有服软的架势,却始终没有明说有关两岸统一的问题,回家探亲可以,但也必须在和平统一的前提之下,就这么黑不提白不提的说要回家,毛主席自然不会答应。

蒋介石也是个聪明人,他自然也猜到了毛主席拒绝的原因,而这也就是他之后再度修书一封的原因所在。

在这封信中,他没有再提个人问题,反倒是用台湾当局领导人的名义,邀请毛主席入台进行访问,可以说,一旦这个请求达成了,距离两岸统一的那一天也一定不会遥远,只是结果却令人无比遗憾,正在毛主席考虑之际,蒋介石却于1975年4月5日病逝,他这一走,访问一事也就只能无疾而终,如此结局也当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0 阅读:309

一堂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