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的前半生:顶着“北京流氓”头衔的他,原来脸皮薄到了极点

路人君啊 2022-05-25 00:01:48

正如冯小刚电影《老炮》中所描述的那般,在那个年代,老北京孕育了很多老炮,如今在电影节、影视界、文学界中仍能看见他们的身影。

在这之中,作家王朔就是典型,曾经凭借着凶猛、直接的文字,在严肃文学中杀出重围,走到了大众的面前,开创了“痞子文学”的先河。

除却文字犀利、毒辣之外,现实生活中的王朔也果敢、恣意,就如同其在书中所写“我是流氓我怕谁”。

然而,顶着“北京流氓”的招牌活了半生的他,实际上脸皮竟然薄到了极点,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今天笔者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不一样的作家王朔。

01 快言快语,为人耿直

从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最近晒出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出,已经六十四岁的王朔已经两鬓斑白,眼神似乎更是被蒙上了一层温柔的薄纱,没有了年轻时的狂妄。

曾几何时,王朔言辞犀利,从不隐藏自己的想法,经常快言快语,是个地道的北京老炮。

纵观王朔早年间的生活经历,他好像从未忌惮过任何人,总是给出对方辛辣、直击人心的评价。

和王朔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文玩收藏家马未都,也曾经被王朔当面批评,马未都在一次与人聊天的过程中,不禁抱怨和年轻人相比,自己当下的生活多少有些无滋无味。

王朔在之后的采访中,对于此事则是一脸嫌弃地说道:“马未都真是越来越遗老遗少了。”

面对王朔的批评,作为好友的马未都并未有太大的反应,也许对于王朔的为人处世、行事风格来讲,马未都早就已经习惯了。

而不仅仅是马未都,王朔曾经更是点评过无数的名人,对待大众眼中的“明星”,王朔并不会就此顾及对方的颜面。

王朔照样会一如既往地指出对方的问题,从不藏着掖着,杨澜作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曾经也惨遭王朔的毒舌。

2007年,王朔在参加一场访谈节目的时候,无意间提到了杨澜的丈夫吴征,对此,王朔表示:“吴征就是一个大骗子,杨澜真没眼光。”

王朔的耿直发言,令在场的嘉宾和主持人都很慌张,并试图对其进行劝阻,但王朔并没觉得自己的言行有何不妥,反倒是大谈特谈。

很快,王朔的这番言论便传到了杨澜耳中,并且使其很是气愤。于是,杨澜针对这件事情特地发表了一篇博文,来表示对王朔指责的不满。

随后,王朔也就这件事情向杨澜表达了歉意,王朔认为自己的确是不应该将杨澜牵扯到其中,有损了人家的名誉。

意识到自己的不当举措之后,王朔更是坦荡地承认了错误,并及时致歉,没有替自己的行为狡辩,敢作敢当,不得不说,这点还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而王朔不仅敢得罪杨澜,更是连金庸都敢得罪,1999年,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天龙八部》上映。

一时间,国内掀起了一阵武侠热潮,王朔的朋友也被席卷其中,每逢聚会都会聊起金庸的武侠小说。

于是,出于好奇,王朔便也买来了几本翻看,然而王朔在看了几页之后,便看不下去了。

不仅如此,王朔更是直接给出了差评,在《中国青年报》上针对金庸的作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讽刺其庸俗无比。

为此,王朔也是遭到了金庸粉丝的狂轰滥炸,但内心强大坚定的他丝毫不为所动,始终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02 痞子文学的开创者

而王朔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有着一定的底气的,除却王朔本身的性格就率真、豪爽之外,与王朔的红极一时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朔可谓是最引人注目的人,他的多部作品都先后被改成了电视剧出现在了荧屏上。

如果说王朔有着一定背景的话,那么就只能是他的文字了,出生在北京军区大院中的王朔,自小就热爱书籍。

和很多作家不同,王朔的写作初衷并没有那么高尚,不是为了唤醒谁的意识,仅仅是单纯地想写。

这也就造就了王朔的写作风格和当时的大多数严肃文学并不相符,反倒是被人们称为是“痞子文学”。

1984年,王朔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空中小姐》,由于其故事描述的真实性,该小说一经发布,就在内地文坛引起了一阵骚动。

王朔更是凭借该小说,拿到了《当代》杂志的文学新人奖,在这之后,王朔更是笔耕不辍,又写出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作品。

于是,王朔在文学上的成名很是迅速,1986年,王朔将新作《橡皮人》投给了各大杂志社。

恰好在这时,马未都看到了这部作品,并在仔细通读之后,认为该小说写得简直就是惊世骇俗。

随后,马未都便将其亲自送到了《青年文学》杂志社的领导手中,虽然这部小说最终得到了审批,但是却要求删除开篇露骨的描述。

对此,马未都只是佯装同意,然而在正式发表的时候,却又擅作主张加了回来,但好在并未引起争议。

后来,这篇小说也得到了《小说选刊》的转载,《小说选刊》是当时最具权威的机构。

能得到其转载,也意味着王朔作家的身份彻底得到了认可,对王朔的写作生涯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王朔三十岁那年,他的小说《顽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以及多部作品都被翻拍成了电影。

一时间,王朔成了名人,之后王朔更是再接再厉,先后创作了多部优秀的作品,一人撑起了文坛的半壁江山。

不仅如此,王朔更是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带火了很多人,在1992年拍摄《编辑部的故事》的时候,冯小刚还仅仅是剧组中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美工。

但是王朔却以“没他,我就不参与了”,强势地带着冯小刚进到了剧组,而好友姜文更是凭借《阳光灿烂的日子》一炮而红,成为了知名导演。

这部电影的小说原型正是王朔的《动物凶猛》,在王朔的影响下,其身边的一众好友都火了起来。

03 事业爱情的双重打击

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王朔的感情生活却并不顺利,早在1984年,王朔结识了在北京舞蹈学院学习的沈旭佳。

两人在频繁的接触中,互生了爱意,王朔的作品《浮出海面》就是以两人为原型写的,写尽了两人恋爱时期的种种美好。

1988年,两人更是迎来了女儿王咪,王咪的到来无疑让王朔很是开心,并写下了《致女儿书》。

与此同时,为了能让女儿享受到更好的生活,王朔托友人租下了一套两室两厅,之后随着王朔作品的大热,这些现实问题早就已经无须再担心。

而也就在这时,王朔生命中出现了另外一个女人。1994年,仍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大二的徐静蕾,认识了正红的王朔。

并且被极具人格魅力的王朔所吸引,于是,两人便不顾众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走到了一起。

由此一来,王朔的婚姻就只能走向破裂,沈旭佳无奈向王朔提出了离婚,随后便带着女儿王咪去到了美国。

离婚之后,王朔和徐静蕾也就过起了甜蜜高调的二人世界,但好景不长,属于王朔的时代很快就过去了。

1997年,伴随着“清除精神污染,重建精神文明”口号的提出,一贯处于争议中心的王朔便成为了被针对的对象。

当时,王朔已经做好了拍摄下一部电影的准备,剧本等都已经写好了,改编自作品《一去永不回》。

但最终在审核的时候,碍于小说所宣扬的灰色人生观,没能过审,除此之外,王朔的很多作品都遭遇了同样的下场。

由此一来,王朔便对国内的环境大失所望,深知已经没有了自己的容身之地,于是,不久之后便动身去了美国。

随着王朔的离开,他与徐静蕾的感情也就走到了尽头。王朔在美国呆了半年的时间,待到其再次回国的时候,他才又开始了作品输出。

但是此时的国内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王朔在这个时期所写的《看上去很美》并没有收获想象中的好评。

这让王朔感到有些挫败,而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挫败感也是一直围绕着王朔,让王朔深感生活的不顺。

而就是从美国回来之后,昔日那个唇枪舌剑的王朔不见了,仿佛变得脸皮薄了起来。

04 坚硬背后的柔软

相比于年轻时候的锋芒毕露,此时的王朔看开了许多,对于名利,对于生死,而在面对女儿的时候,王朔心中更是有着无尽的愧疚。

在写给王咪的《致女儿书》一书中,王朔写道:“我希望你快快乐乐地过完一生,我不要你成功,我最恨这词儿了。什么成功,不就是挣点钱。”

后来,王朔几次坦言,自己一生最对不起的两个人就是前妻沈旭佳和王咪,对此流露出些许柔软的王朔,和昔日容光焕发的他简直判若两人。

在《致女儿书》中,王朔毫不吝啬地表达了对女儿的无尽爱意,然而就是这样,在王咪结婚的时候,王朔却没有出席。

当天,王朔让自己的好友刘震云、陈丹青、赵宝刚等人代替自己到了现场,对于王朔的缺席,其好友陈丹青表示:“他扛不住,他没有勇气站在这儿”,由此可见,王朔的脸皮多薄。

在外能够强势地应对一切的王朔,在面对女儿的时候,却没有了勇气,仅仅只是一个内心柔软的父亲,俨然没有了众人面前的坚强。

不仅如此,后来的王朔更是频频对过往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王朔表示如果有来生,他更想要做一个普通的人。

找一个女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度过相对平淡但却温馨的一辈子。

回顾王朔的一生,活得恣意潇洒,无疑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碍于种种顾虑,大部分人始终无法真正地将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但是年轻时候的王朔却总能任意随性,然而,即便是人们心中的“北京流氓”,王朔却又有着鲜为人知的一面。

那就是在面对家人的时候,王朔所有的坚固的盔甲全部都消失不见,重新成为了一个善良温和的普通男人。

正因如此,其在面对女儿的时候,才会那般脸皮薄,以至于不敢亲眼见证穿婚纱的女儿的样子。

不得不说,王朔展现出来的鲜活令人动容,有着太多纷繁复杂的经历,虽然贵为知名作家,但却不自视清高。

反倒是不将名利放在眼中,让大众见识到了“明星”最为真实的一面。他又十分真诚,为此不惜也只能言辞激烈,来维护内心的秩序。

与此同时,又保有身为父亲、家人的温暖和柔情,王朔身上有着太多面。

也许,外人眼中看似冷漠、强大的人心中,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吧,而因为这一面的脆弱和易碎,所以他们便用坚硬的盔甲、世人眼中的潇洒将其保护了起来。

因此,人大抵都是多面的,一个人口中对于另一个人的描述往往也都是片面的,不可信的,生活中的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些,不能因为外人的评价,就对一个人进行盖棺定论。

参考资料

中新网 《王朔女儿结婚众明星云集 王朔不敢出席》

0 阅读:5

路人君啊

简介:没有年龄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