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最早是劳动人民的即兴吟唱,后来通过逐步演变和发展,成为文人墨客们在书斋里精心制作的产品。不过很多作品由于没有真情实感,只是堆砌了一些浓艳的辞藻,根本无法引人深思和共鸣,也就必然被时代所淘汰和遗忘。
在华夏诗坛浩如烟海的诗篇中,少数作品宛如璀璨夺目的明珠,更多诗歌则像废弃无用的瓦砾。一首佳作未必出自名家之手,也不一定已经流传久远,但只要生动形象,意境深邃,并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就一定会被人们认识和发掘。下面分享林伯渠的一首七律,形象生动,蕴含深意,更被后世交口称赞。
梆衡道中
作者:林伯渠
春风作态已媚人,路引平沙履迹新。
垂柳如腰欲曼舞,碧桃有晕似轻颦。
恰似现象能摸底,免入歧途须趱行。
待到百花齐放日,与君携手共芳辰。
林伯渠出生于湖南一个普通的乡村家庭,他的父母虽然平凡无奇,却懂得读书的重要性,无论家里条件多么艰苦,他们总是想尽办法鼓励孩子念书。林伯渠也非常勤奋好学,他从当地的师范学堂毕业后,又被选送到东洋留学。留学生涯使得林伯渠变得沉稳和坚强,也让他的视野变得开阔,更开启了他全新的人生。
林伯渠留学期间曾在黄兴的介绍下,加入了同盟会,这一步成为他踏上革命征程的起点。二次革命失败后,他在迷茫和困惑中又有幸结识了李大钊,从而有机会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他在各种挫折中积极反思,又不断地自我扬弃,最终成为革命队伍中的杰出人物。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32岁时,表达出诗人对革命前途充满了信心。郴衡道中,即湖南郴州与衡阳之间的途中。林伯渠留学回国后,看见当时国内革命的形势一片混乱,很多朋友对前途失去了信心,他也感到极其迷惘。
正在彷徨无助时,诗人收 到了李大钊的一封来信,信中介绍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这个消息顿时鼓舞了作者,也让他重新振奋精神,再次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革命运动中。
首联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春景,“春风作态已媚人,路引平沙履迹新。”春天里处处都显露出蓬勃的生机,娇艳绽放的鲜花,如同一个个千娇百媚的美人。诗人信步走在平坦的沙地中,身后留下了很多新的足迹。“履迹新”三字,也暗喻诗人将踏上新的征程。
颔联进一步描绘周围的景象,“垂柳如腰欲曼舞,碧桃有晕似轻颦。”柔和的柳枝随风摇摆,就像美人正在扭动腰肢;枝头的桃果青里透红,仿佛佳人脸上泛起的红晕。
“曼舞、轻颦”,采用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柳树、桃果的形态和色泽,也委婉地透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试想,如果作者此时愁情满怀,坐立不安,又岂能有心情细细欣赏春景,甚至还会感到厌烦。
颈联蕴含深意,“恰似现象能摸底,免入歧途须趱行。”诗人觉得李大钊的来信就像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笼罩在迷雾中的前方,又让自己透过现象看清了事物的本质。
诗人只要认真学习、积极落实,就可以免入歧途。趱行,本指赶路,这里是说诗人指望抓紧时间,迅速投入革命运动中。诗人非常感谢恩师的教诲,一封普通的书信就像一场及时雨。
结尾抒写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待到百花齐放日,与君携手共芳辰。”诗人心情激动,又出语委婉,百花齐放本指大自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里是指各路英豪一起大显身手。“共芳辰”原指彼此一起共度良辰,引申为相互携手、一起创建美好的未来。
全文情景交融,并采用了精妙的修辞手段,字里行间更是传达出作者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激情。虽然时隔多年,人们依然可以想象出先辈们为了革命的成功、以及华夏民族的解放,前赴后继,义无反顾,他们不仅是后世学习的楷模,而且必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