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北京宸园开盘。当日61.5亿元的销售额瞬间成为930新政落地后北京楼市的“现象级事件”,也被视作是信心回归的标志。
开盘当日的热销气势在其后的一周得以延续,到访客户在10月19日达到了210组,甚至超过了10月13日开盘当日的到访量。交定金排队等清退房源的客户都有60多组。北京宸园现在已经加推房源,热销势头强劲延续。
10月18、19日两天,开盘购买北京宸园的客户集中“转签”,从目前情况看,转签率很高,未来一段时间的网签结果,应该能体现出更积极的势头。
这样的势头,在北京楼市已经至少四年未见。以926政治局会议“止跌回稳”为起点的新周期,北京楼市推盘、热销的方法论正在发生悄然变化,北京宸园的现象级热销,恰恰揭示了这种新趋势,通过和操盘团队深度复盘,我们总结出了四项新法则,能够回答“北京宸园何以热销”这个同业和购房人共同关注的问题。
法则一:彻底摒弃“卖点”思维,统一思想以体系化方式做精品尽管惨烈调整至少已有三年,但是,我们发现,不少项目团队仍然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吃周期性红利”的思维。虽然产品品质的意识已经提升很多,但还是“元素”层面的,总是试图以一个或几个“品质强点”形成“卖点”,再找到市场小周期的结合点,提升业绩。
这种思路,虽然有所进步,但仍然行不通。北京宸园揭示出的第一条新法则,就是要从基本原点出发,做高品质,做好口碑,不是一个或几个卖点,而是一套完整的体系。而且,这个思想、价值判断,必须从一把手到基层营销团队,高度统一,每个环节都遵循这一原则。
在多次深度沟通中,我们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操盘团队提及“卖点”非常之少,更多的是精进于每一个项目的细节,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请注意,这不是说不要卖点,而是要有体系及卖点,不能是靠卖点,凑体系。
热销之后,一句slogan随之刷屏:这是中国作品的胜利。
这个“中国作品”,可不是中国风建筑元素的简单堆砌,不是飞檐、斗拱这些元素集合到一起就可以了。拿地之后,项目团队曾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规制、礼序、排布等,并到一些地区围绕古建遗迹实地考察,收集汇总了大量资料,明晰其与人居环境和水平的关系,所花费的精力不亚于学术领域的田野调查,为的就是通过勘核,在项目规划设计层面,形成完整体系。
我们以第三方的视角看,这种做法就是溯源,从根本上形成“正统性”,再将这一体系化的成果,结合现代生活的需要,落实在项目规划建设的各个环节,甚至连售楼处的择址,设计、物料的排布这种极其细微、具体的环节都在遵循这些原则。最终形成的产品,之所以可以称之为“作品”,恰是因为这种体系化地追求品质。
《一代宗师》里,宫大师说,“有人活成了面子,有人活成了里子”,中建智地、北京宸园的团队,所选择显然是后者。
法则二:审时度势做判断,毕其功于一役,集中资源,敢于投入先说判断能力。当下拿地,像以前一样“闭眼冲”是不行的。酒仙桥地块一挂出,因为总价高、面积大、位置好,再加上“组合出让新模式”,各方关注度甚高。但是,真正显现出准确判断能力的,是对事关城市界面若干工程落地进度的预判,早不行,晚也不行,时下刚好。
酒仙桥区域,位置好,但城市界面长久以来存在交通、环境、配套等方面的痛点。此前虽然也有各种规划,但均在推进之中,何时落地并不明确。但是,在拿地之后,北京宸园入市之时,一系列关键的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公共资源配套、城市更新改造等项目的落地进度,形成了解决区域痛点的明确预期,整个区域的价值也随之提升。
这不是简单的赌一把,没人敢拿上百亿人民币去刮一张彩票。这个判断能力的背后,是中建智地团队作为央企,对于大型市政工程运作推进有专业性、规律性的认识,且长于与政府沟通,为区域发展贡献力量,才能在确定性红利释放的准确时点拿下土地,将价值最大化。
再说资源调集能力。准确的判断做出后,就要有果决的投入,否则,准确判断的价值只能束之高阁。从实操层面上看,做出判断后,北京宸园迅速在项目层面大力度投入。产品层面的力度自不必说,园林“造山”、“流瀑”等在北京楼市均属罕见,在建筑材料、装标,以及大量不为视觉直接所见的环节,也以“顶格”标准投入,这都是这一操盘思路的体现。
在营销推广领域,则十分注重在“立势”、“定调”上集中投入资源,在这一点上颇有战略性考虑,而非局限于“功利”。北京宸园在国贸大酒店举办大型活动,花费不菲,在当前楼市环境下,已少有开发商能有力承担。
更关键的是,在决策时,领导更加看重的“立势”、“定调”的效果能否达到,而非直接向营销团队要“能卖多少房”的目标,这使得这个营销动作更为纯粹,效果也更好,势立住了,最终的销售水到渠成,这是“敢投入”的又一例证。
相比于资产价格上涨周期中的操盘,当下环境更考验判断能力,以及判断形成后迅速集中资源,以集中投入换取市场成效的能力。北京宸园的热销,说明了在新周期中若想最终热销,这两者必须紧密衔接,缺一不可。
法则三:深挖真价值,围绕痛点真迭代几乎每个项目的操盘团队,都会不遗余力地强调“深挖价值”,然而,一些项目“深挖”的价值,是主观认定的价值,或是基于自身资源、能力出发,能够挖掘的价值。在我们看来,这些价值并非“真价值”,这种做法,在楼市强周期中,影响不大,在弱周期中,却是致命的。
北京宸园团队挖的就是真价值。从豪宅发展而言,东北四环是一个“金角”,最早的棕榈泉,后来的泛海国际居住区,再到近年的霄8缦合北京。但是,这个区域内有两个问题,其一,新豪宅项目几乎没有新增供应;其二,区域内的老豪宅,房龄偏大,很多都已经接近,甚至超过20年。
这两个问题是真问题,挖掘出的是“真价值”。房龄接近或超过20年,在居住功能方面都会出现落后,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痛点,例如采光、户型布局合理性,甚至客厅、卧室空间关系等,20年前的设计,已然无法满足当下的需要,继而积攒了相当量级的置换需求。
发现了真需求、真价值,接下来就是“真满足”,就是要围绕解决痛点,提升人居质量做产品设计和迭代。在这一点上,北京宸园的团队,不是简单“套”产品系的标准化图纸,而是标准化的基础上,完全围绕提升人居水平迭代设计,真正满足置换型客户的需求,而不是从自身成本利润最大化出发,只做有限改进。
层高问题就很有说服力。一般情况下,北京豪宅,层高3.3米已是极致,其带来的空间感的提升,已经具有“杀伤力”,从“划算”的角度,一般项目不会再做更高的层高。但是,北京宸园的操盘团队,基于老豪宅空间感的痛点,在249平方米的大户型中,直接把层高做到了3.6米,形成了极大的空间感冲击力,击中了置换型客户的真正的痛点,从而真实、务实地提升了这些客户的未来的人居水准。
这也是一种以供给引导需求。再比如,中建智地在奶西版块的中建宸园比北京宸园更早入市,自然能够得到大量的业主对产品的一手反馈。其中颇具价值的一条,就是虽然客厅的空间感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和满足,但是,卧室的空间相对较小,两者之间的关系和比例,可以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于是,在北京宸园的产品设计中,就专门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迭代,让卧室和客厅之间的面积比例关系得以优化,这些都是在实际体感层面反映出的真需求,中建智地的团队,能够将这种真痛点及时予以回应和满足,价值转化自然也就顺理成章。
做样子,做姿态,在当下环境已经行不通了,这是北京宸园热销折射出的又一条新法则。
法则四:推行“超级交付”,靠口碑打硬仗说一件有意思,又颇有价值的事情,当外界的目光都集中于现象级销售时,北京宸园的团队,继续做好销售工作之外,已经按部就班着手交付方面的工作了。
这是中建智地一直以来最重要的策略,内部称为“超级交付”,贯穿所有项目中。这是一套并不显性,不易看到,但却又十分庞大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交付前置再前置”是主导性原则。其效果又是极其显性的,购房者买房时看到的,在收房时都能得到。
中建宸庐︱云起,到中建宸园、璞园、国贤府,再到如今的北京宸园,“超级交付”一以贯之。
相当长时间里,在很多开发商,主要承担交房相关工作的,是客服部门。但是,交付是一系列工作的结果,而客服部门的基本职能是沟通服务,它无法协同规划设计、工程、营销等条线的工作,况且,到交房环节,一切木已成舟,一旦出现问题,很难改正。
“超级交付”如果没有工作机制保障,那也终归只是一条死路。中建智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门设置了“品管会”这个工作机制。品管会由各个条线的负责人组成,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工作界面。在这个工作界面上,以交付时“货全对板”为目标,大幅度前置工作节点,“不断对齐”,“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在项目运营的全过程中以交付统领品控,实现高水平交付。
由此,“交付”就成了“全流程工作”。每到一个节点,各工作条线就要以交付标准为蓝本,对照本条线工作内有哪些未有达标,存在问题,找到原因,然后协同解决,再进入下一个工作环节,从而避免“带病推进”的情况。
在这种工作机制下,实际交付工作至少会提前半年,甚至更多。交付水平自然就有了保障。
因此,对于北京宸园团队而言,交付不再是到项目中后期才着手推进的工作,而是和营销、工程等并进的一项工作。按照中建智地的做法,即便在北京宸园这个项目上是明显的“人等房”,在销讲等环节,还是做了非常严格的规范,要求销售说辞与实际交付完全对板。我们有朋友买了北京宸园,按照他的说法,这个项目销售团队的销售说辞,是最为保守的。
在这一阶段,中建智地的品管会也已经开始工作,从管理端、设计端、风险端等多个维度来控制整体品质。通过不同的时间节点,对进度,找问题,再行修正,不断提前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最后确保交付品质。
越是重要的项目,这个时间节点就越前置,毫无疑问,北京宸园是中建智地当下最重要的项目。
有一个很说明问题的实例,北京宸园的强销期,与奶西中建宸园的交付期基本处在同一阶段,两个项目同由中建智地开发,同为宸系产品线,尽管产品会有不同,但交付品质和水平有足够的参考意义,这可以大幅度增加北京宸园客户的信任度。
交付,是眼见为实的,也最能形成口碑,这无论对于北京宸园,还是中建智地,都是十分重要的。
中建智地深耕北京,已是核心战略,因此,就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每一个的项目眼见为实的“好”,会作用于其他项目,不断累加之后,形成口碑,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北京宸园的现象级热销,既会借到口碑的势,也会给中建智地的口碑“加持”。
这个法则,不是一个项目上的法则,而是有赖于整个体系的协同发力。
以上四条法则,与过往时代的规律,已经不尽相同。近期,北京宸园成了北京同业开发商“参访”的高频去向,而且,职级颇高,不少都是集团层面的一二把手。这个项目,其实也有不少北京地产业内人士购买,有的位及高管。
一方面,他们应该对这四种法则有直观的体感,或许可以让本公司借鉴,提高整体水平,这对开发商和买房人,都是幸事;另一方面,业内人基本都是内行,谁也不会拿自己几千万的现金去打水漂,他们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定着这个社区的含金量。
我们另一位买下北京宸园的朋友说,他到最后也没太关心自己买下的房子,单价是多少。看了一个总价,觉得自己可承受,也和项目价值、产品品质匹配,就买下了,单价是多少,还没有细算,“多点还是少点已经不重要了。”他说。
这就是这四条新法则在客户层面产生的效果,如果真的能够推开,为更多项目理解并结合自身情况运用,那么,北京楼市的真正回暖,势必会来得更早、更猛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