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关于容貌焦虑的话题开始引起热议。
各大社交平台上关于如何护肤、穿搭才能保持年轻的博主也逐渐多了起来,他们以此吸引了不少流量,甚至导致有些女性因为不能通过护肤实现少女梦就产生了轻生的想法。
我们常说“每个年龄都有每个年龄的美”,但在却有人认为只要衰老就什么都没有了,然而这并不是对的观念。
73岁的内藤朝美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她展现出不输给年轻人的美,年纪非但没成为限制她的门槛,反而成了点缀她魅力的亮点。
良好的心态比美容更重要。内藤朝美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分享过自己之前的一段话:“我的确是衰老了,但我的生活可没跟着衰老啊!”
正如她所说,一直以来她都保持着精致美好的生活,时刻展现着自己年轻的活力态度,这也导致她即使年纪已经不小了,看起来却比很多年轻人都要更加精神。
我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说过“自信的很多时候能让人看起来变得更美”这个理论。
这是因为人的内心状态会影响他们表现在外的气质状态,如果一个人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那么他们看起来也会更积极向上,好似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如果一个人脾气悪劣又没好好照顾自己,那么他们看起来多半就是一个稀松平常甚至还有些让人反感的中年人。
所以,不想被年龄限制自己的女性们,不如试试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
内藤朝美的精致生活除了体现在她的心态上,更体现在她的妆容与穿搭上。
因为内藤朝美是日本人,所以这里我要跟大家插个小话题,大家知道日本人对自己老化的接受程度吗?
这可以追溯到日本传统文化中对年龄的尊重。
日本人很尊重年长者,并称赞他们是自然的馈赠,是智慧的宝藏,这也导致日本对年纪较大的女性的审视远比中国和欧美文明社会要宽松许多。
也因此,日本有着时尚名人的内藤朝美在日本可以被广泛接受,但在中国却未必能,因为中国对女性衰老也是有着很严格的审视和列举的。
衰老没什么好怕的!其实,不只是在各个国家之间,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阶段之间,大龄女性的审美标准都是有明显区别的。
比如在我国唐代初期,女性们开始追求丰腴与华美,这时候其实衰老并不是问题,只要一直像唐代初期那种审美标准追求就好。
然而等到唐代中期,审美又转为纤细轻盈,这就让大龄女性们不能再令自己受欢迎,只能向年轻女性小心呵护着脸上的胶原蛋白了。
还有欧美文明社会中,在14世纪文艺复兴之前,上流社会对女孩子们的婚配年龄要求是处于15-17岁,而这部分女性们结婚后的生命值大都是不高,所以只能删选一批充满活力和繁茂生命力的年轻女性。
但自从14世纪开始流行文艺复兴之后,上层社会卷风急剧卷入了各个行业,其中就包括女性时尚;当时最受欢迎的模特玛丽亚·德·梅第奇最火爆的时候竟然有接近50岁!
这让很多上层贵妇们都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状态,于是那些从小就被送去后宫当著名大用处女性们开始努力保养自己,让会议丈夫的时候更具性吸引力,并最终成功将丈夫牢牢绑在了自己身边。
事实证明,魅力累积在骨子里是很难磨灭的,哪怕不是女神们,也总有一天会集合成审美标准,这就是为什么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尚标准和代表来引领时尚风潮。
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许多大龄女性在追求时尚和美丽的时候难免会拿自己和年轻女孩子们进行比较,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因为许多大龄女性与内藤朝美一样,即使搭配上年轻女孩子们不相称的服饰款式或面料选择都依旧能够具有着优于大多数年轻人的气质状态。
我觉得审视为吸引力来打分是不太准确的,因为吸引力实际上是一种存在于他人心中的情绪状态,它需要评估者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评估,这样远远比单凭审视标准要全面准确多了。
所以,我们应该多鼓励大龄女性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搭配,不去刻意为迎合潮流而放弃自我,而年轻女性们则应该不再局限于追求着漂亮在搭配上进行选择,而是不应该拿自己的喜好去局限别人的选择,也这样看待别人。
毕竟,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没有两个人会完全一样,所以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桃子标准去伤害一百个苹果,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别人的选择,一个人的偏爱并不会影响另一个人产品能不能受欢迎,而影响评价的是别人的状态以及这个状态能不能符合自我的喜好哦!
除了喜好选择外,款式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款式会影响整体搭配的协调性以及吸引力。
以裙子为例子来说:裙子本身有裙长之分,而短裙可以让大腿暴露在外自然获得更多气场吸引,但这对于大龄女性来说挑剔腿型是非常重要而又不易做到的,如果裙长选择不当,也可能因为展露出不能让大龄女性满意的大腿造成气场降低。
此外,面料也是服饰款式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面料通过触感与光泽感来影响表现出来的气质,这是非常明显也非常容易被识别出的,所以面料选择非常重要!
如果选择不适合,大龄女性可能就无法展现出优秀气质感,从而影响别人对她们的评判。
所以,我认为选择适合自己的服饰款式以及面料是十分重要而不易做到的一环,也是评估吸引力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