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广州军区第55军的军部机关驻地,为何由湛江移防汕头?

苏飞谈过去 2024-05-07 18:02:21
1968年,广州军区第55军的军部机关驻地,为何由湛江移防汕头?

1968年9月,广州军区重建第43军,辖第127、第128、第220师,军部驻广西桂林。11月,第55军军部由湛江移防汕头。

▲新时期的汕头

经过调整,广州军区各野战军军部驻地基本情况如下所示:

第41军(广东汕头);

第42军(广东惠阳);

第43军(广西桂林);

第47军(湖南长沙);

第55军(广东汕头)。

由上可知,广州军区当时编有5个野战军,可3个野战军军部放在了广东,这足以说明广东战略价值之大。在此,笔者先不谈这一情况,重点说一下第55军军部为何移驻汕头。

▲陈明仁(原广州军区第55军首任军长)

首先,笔者先为大家说一下第55军的基本情况。第55军正式成军于1952年11月,是以第48军军部及第144师和49军第145师、第21兵团第215、第219师为基础成立的,首任军政主官系陈明仁、王振乾,辖第144、第215、第219师,军部驻防广西桂林。

从番号传承来看,第55军带有浓厚的四野血统,特别是第144师,战斗力强、作风优良,在东野诸兄中地位非常之高。在各个时期,第55军前身各部均有不俗表现。1953年2月,第55军军部奉命移防广东湛江,负责雷州半岛防务。1967年2月,广州军区边防师改称第220师,编入第55军序列。

1968年9月,第220师归第43军建制。11月,第55军军部正式移防广东汕头。在笔者看来,第55军军部之所以移驻汕头,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汕头是岭东门户,其战略价值非常之大;

分析军事部署问题,不能套用现在的眼光,需要结合当时的行政区划。当年的汕头是汕头专区(1970年改称汕头地区),辖区范围相当于现在的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等市,如下图所示:

▲广东行政区划图(1960~1976年)

汕头素有“岭东门户、海滨邹鲁”的美誉,是连接广东、福建的纽带城市,也是广州、福州军区的结合部。汕头专区之南澳县,此为广州唯一的海岛县。南澳岛与台湾湾岛南端鹅銮鼻一线,也是东海、南海的重要分界线。无论从陆上还是海上看,汕头的战略价值非常之大

汕头地处韩江三角洲南端,境内以三角洲冲积平原为主,另有丘陵山地、台地等地形。第55军军部定点于汕头,可以高效指挥军内各部利用多样地形进行平时的演练。再者,第55军既可以依托地形藏兵,也能够较为容易的实现部队的收拢、展开。从军事角度来看,汕头确实是便于野战部队施展拳手。

▲汕头3D地势图

再往大处言之,第55军军部定点在广州、福州军区的结合部:近可策应本区友邻部队,远可跨区机动给予福州军区一定的支持。毕竟,福州军区直面台湾海峡,战备压力还是很大的。此外,第55军军部移防汕头之际,时逢美军在越南越来越严重的军事介入,对我华南、西南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第55军军部的调整,很大程度上也是考虑到了这一客观现实。

二、汕头海运便利,这对于野战部队尤为重要;

就铁路发展史而言,汕头应是我国较早一批进入铁路时代的城市之一。1906年11月,我国铁路发展史上第一条民营铁路潮汕铁路宣告通车。但是,潮汕铁路与旧中国坎坷命运相似,在夹缝中艰难发展。1939年6月,汕头沦陷后,潮汕铁路被日军拆毁。建国后,汕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没有铁路的,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新时期的汕头港

虽说野战部队对铁路依赖性较大,可汕头却有一个无形的优势,即水运、海运条件极为优越。早在1858年,恩格斯对汕头港给予了高度评价“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由此可见,汕头港在19世纪就有了一定的知名度。1860年1月,汕头正式开埠,迎来了快速发展。及至1933年,进出汕头的轮船总吨位高达675万吨,港口吞吐量仅次于上海、广州而居全国第三位。

抗日战争时期,汕头港遭到了日军疯狂的破坏,一度成为“死港”。建国后,汕头港再获新生。1962年,汕头港港口吞吐量猛增至159.5万吨。得益于汕头港“起死回生”,汕头当年的工业产值仅次于广州市。从汕头港的各类数据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汕头的海运条件优越。上文已经提到,汕头地处韩江三角洲南端,这也就意味着汕头的内河航运很发达,笔者不再赘述。

▲第55军旧照

综上所述,第55军军部驻防汕头,很大程度上还是考虑到了该地的地理位置及海运优势。1979年2月,第55军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取得歼敌破万的骄人战绩,位列东西两线参战野战军之首,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汕头双拥工作的扎实程度。1985年百万大裁军,第55军奉命撤编,汕头也随之结束了成为野战军军部驻地的历史。

—END—

0 阅读:1

苏飞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