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产的国语!中国印度都是14亿人,但为何印度推广普通话这么费劲

宇宙天文馆 2024-07-14 16:15:12

在你们的第一印象中,印度人讲什么语言?大部分人都可能觉得印度人讲的是充满“咖喱味”的英语,还会有人觉得印度人不应该像我们中国人讲中国话一样讲“印度语”吗?

其实,这些认知对于庞大的印度语言系统来说都不全面,甚至连印度人自己对国内的主要语言都难解难分,以至于印度政府一直想要推广的“普通话”实行起来步履维艰。

那么,为什么印度语言难以统一?这又会导致什么后果?

印度的语言情况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之基,乃至形成国家认同感的必要因素,如果一个国家内的人们互相之间连最基本的语言都不通,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而纵观全世界所有国家,唯有印度能够做到如此奇葩,一个国家有1645种能够作为母语使用的语言,而且使用人口达到百万以上的语言就有29种,甚至印度官方语言也有18种。

不过,印度语言种类虽然繁多,但是语言分布以及主次分明上却显得十分规律。

例如约有40%的印度人口以印地语为自己的母语,其主要分布在以恒河流域为主的北印度地区,以帕米尔高原为主的南印度则以英语和本地区的土著语言为主,值得一提的是,英语人口的比例仅仅只有11%。

那么,为什么在我们的普遍认知下,印度是一个以英语语言为主国家呢?

其实,在印度英语这种语言与种族阶级有着很大的关系,只有中高收入人群和高种姓能够学习并且熟练地掌握英语。

这些11%的精英人群几乎控制了印度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我们日常能够接触到的就是这些人群,以至于他们给我们营造出了印度是一个“英语”国家的假象。

但实际上,大部分民众只会在日常生活中说一句“Hello”。

说好听点,印度是个语言文化的巨大宝库,说难听点,这个国家的语言系统已经是完全处于崩溃的状态,印度政府难道意识不到这一点吗?

其实,印度从建国之初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很早就极力推行以印地语为官方或唯一的语言。

但这个做法很快就遭到了地方语言势力和西方追随者的极大反对,只能推行现在“三语政策”。

简单地说,印度法律规定学校必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印地语、英语和一种地区语言的机会。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虽然印度法律名义上规定,不管是低种姓还是高种姓都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但实际上低种姓几乎没有机会受到教育,这也是其英语普及率并不高的原因之一。

这种教育模式就导致了在印度有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画面,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子女可能在上班的时候与客户交流使用的语言是英语,下班后与家人、邻居说话则使用当地的语言,而打开电视观看电视节目时,主持人讲的可能是印地语。

也就是说,一天之间,像这样的印度人要在三种甚至多种语言之间来回切换,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印度人的语言能力。

不过,这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语言种类多必定会带来许多的麻烦。

语言问题带来的难题

语言问题,特别是对于像印度、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是一件非常致命的事情。

不过,这一点我国很早就意识到了,从1935年开始,民国政府就陆续在全国普及和教育普通话,如今我国已经取得了全国普通话率超过80%的成就。

而反观印度,甚至在英国殖民主义来到之前,印度根本没有清晰的民族观念,等到侵略者走到他们的面前,他们才催生了民族意识和观念,在甘地共和党的带领下形成了所谓的“印度斯坦族”。

在这期间,他们也形成了共同语言“印度斯坦语”,不过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外族入侵的情况下被迫采取的措施。

而等殖民者被赶跑后,他们还会回归到那个原始的状态,事实上,印度这些地方民族主义确实是这样做的。

独立之后,这些民族主义者心照不宣地放弃了“印度斯坦族”的认同,开始打着本民族的旗号想要独立,而他们的大多就是以语言和语言群体为旗号。

由于民族众多,势力庞大,到最后这些语言民族主义取得了胜利,语言邦和多种语言政策的建立就是他们成功的标志,个别语言民族主义者还依靠着“语言”来赚取经济政治利益。

这也是导致印度虽然建国70多年,但印度国内局势仍旧不稳定、民族凝聚力不强的重要原因。

从小的方面来说,多语言的情况也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浪费,这一点最直观的就是教育,三语政策的实施虽然为国内语言通行提供了便利,但这也是变相的资源、时间的浪费。

如果此时印度只有一种语言的话,那么印度的学校就没有必要去学另外两门语言课程,可以将这些时间用于其他科目的学习,这样更有利于一个国家人才的培养。

同样,在日常生活的琐事上这一点也体现得十分明显,例如,在印刷政府、公司的重要文件时,他们需要考虑三种甚至数十种语言的版本,沟通效率大打折扣。

十四亿人口的国家每天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运作,这个效率可想而知。

在这种语言环境,特别是英语又占据不小地位下,群众很难形成一个民族的认同感,也很容易忘记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对于印度文化来说是一种隐匿性的冲击。

在英语在印度“阶级地位”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未来印度很有可能有很大一部分群众会因为英语而崇尚西方,在悄无声息中改变思想,这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无论如何都是畸形而且危险的。

因此,一个国家想要稳定、团结和发展必定离不开一种能够全国通用的“普通话”,那么,在印度推行“普通话”又是为何如此艰难呢?

艰难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也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但是中国在推行普通话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而印度有着和我国相似的境况,但得到的结果却截然相反,这是为什么呢?

这一点首先可以从历史中窥探一二,我国从秦皇汉武开始便是一个具有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国家对境内的民族具有统一的管理方式和政策。

例如从汉朝开始,我国就开始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在尊重当地的宗教和习俗的基础上,鼓励少数民族学习汉语,促进民族语言的融合。

然而,印度虽然也是一个文明古国,但在它的历史上,很少存在具有中央集权的王朝,即便形成,也是以恒河领域为主,对于南印度的民族基本排除在外。

在这种情况下,语言自然不可能得到有效地融合,这也是今天印度语言种类繁多,难以推行“普通话”的重要原因。

其次,印度现任总理莫迪上台后,也意识到了语言带给印度的问题,也曾试着推行“普通话”。

比如,莫迪上台后的其中一件大事,就是大力推行“一个国家,一种语言,一种文化”政策,而一种语言就是印地语。

为了贯彻下去,莫迪甚至将印地语与印度教捆绑,还将宝莱坞出品的90%以上电影,要求必须使用印地语,这些措施看似十分合理,但莫迪却忽略了很多问题。

例如印度的文盲率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再加上那些受教育程度低下的群众,强制推广一种与他们方言语法、词汇、文字都不同的印地语,对他们来说可以说是难如登天,我认为他们也不会花费这个时间去学习。

而且语言背后蕴藏着错综复杂的族群利益,例如泰米尔纳德邦就因莫迪印地语政策爆发过政治运动。

最重要的一点,英语在如今的印度人看来已经成为了跨越阶级的“敲门砖”,熟练掌握英语是上流社会的标志,这造就了印度人比起印地语,还不如花时间去学习英语的局面。

可以预见的是,印度在短期内语言情况会维持现状,对于在全国推行“普通话”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这还需要印度政府在未来不间断地努力。

对此,你有什么建议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

参考资料:

[1]李红毅.印度语言政策与语言民族间的冲突与争论[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4):102-106

[2]庆生.印度语言政策与语言文化[J].教育科学文摘,2011,30(1):7-9

[3]庄艳.印度英语的形成、发展和特征[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1(10):98-101

1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