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莫桑比克修了一座桥,直接改变一座城市的命运,怎么回事?

小双聊国际 2024-02-14 08:25:14

中国为非洲小国修了一座大桥,结果直接改变了一座城市的命运?这是怎么一回事?

莫桑比克,这个位于非洲东南部的国家,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其经济发展却不尽如人意。该国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东临浩瀚的印度洋,北与坦桑尼亚接壤,西边紧邻津巴布韦和马拉维,南与南非相依。

莫桑比克的国土面积约为79.9万平方公里,拥有约3220万的人口,首都是马普托。尽管资源丰富,但莫桑比克仍然很贫穷,很多人一日三餐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

首都马普托市地理位置优越,坐落于马普托湾的怀抱中,被其自然分割为南北两大区域。北岸区域繁荣昌盛,是拥有200万人口的大城市,但交通状况却日趋拥堵,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不便。与之相比,南岸区域人口稀少,还处于农耕时代,一个海湾让两岸隔了三个世纪。

改善这种现状最好的方式是修一座跨海大桥,但是对于莫桑比克这样一个贫穷的农业国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马普托湾尽管在地图上看起来很宽阔,实际上最狭窄的地方仅有700米。在中国,这样的海湾早就建起了跨海大桥,一个富裕一点的县都敢动工。但在莫桑比克这里,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桥梁建设一直未能实现。

在马普托,人们过河的唯一方式是在码头等待,每天有十几趟船。通常情况下,需要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在交通高峰时期,时间可能会延长到5个小时。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也制约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因此马普托大桥被誉为当地人的“梦想之桥”,自上世纪以来,莫桑比克人民便怀揣着修桥的愿景。

2011年,莫桑比克总统访华,为两国之间的合作开辟了新的篇章。中国慷慨地提供了贷款融资,并决定采用中国的建造标准来打造马普托大桥以及配套的环城公路。这一决策不仅为莫桑比克带来了经济援助,更为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不仅贷款给莫桑比克,而且还手把手地教会他们怎么去搞建设。

西方国家以前也热衷于非洲的基建,但与中国在非洲的基建项目有所不同,西方的做法是,高层管理岗位由本国人担任,技术工种则多由印度人承担,而非洲本地人的参与度相对较低。这样的做法导致了一个问题,即当西方国家离开后,当地依然缺乏自主建造和维护基础设施的能力,西方国家做的,还是殖民时代的老一套。

与他们不同的是,中国在莫桑比克修建大桥时,更加注重本地人才培养。我方承建单位规定,每个技术工人必须带6名当地人并亲自传授技能,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方式为莫桑比克培养了一批宝贵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

通过这种方式,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仅带来了硬件上的改变,还在当地培养了一部分骨干,最重要的是给莫桑比克带来了中国基建的标准。现在中国人到非洲,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除了当地的居民比较陌生以外,城市、道路、加油站、医院等基础设施都会觉得很熟悉,因为这些都是按照中国的标准来建造的。

在修建马普托大桥时,我国真的特别注重培养当地的人力资源,我们雇了超过2万名当地人参与建设,这些人不仅为大桥做出了贡献,更重要的是,他们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

对于这些当地人来说,参与大桥建设不仅给了他们赚钱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一门能养活自己的技能。这些人在中国可能连当小包工头都不够格,但是在莫桑比克,他们可以是工程师!

对于莫桑比克人民来说,这座大桥的意义远超出一座普通的交通设施。它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和期望,是他们长期以来的渴望与期盼变为现实的象征。过去,人们要花几个小时的才能到达对岸,而现在有了桥,短短的10分钟就能轻松过海。

大桥开通的那一天,整个莫桑比克都沉浸在欢庆之中,万人空巷,人们纷纷涌上街头,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马普托市长、莫桑比克总统以及中国驻莫桑比克大使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座友谊之桥的通车庆典。

莫桑比克总统为大桥揭幕

有很多朋友看到这又要抱怨,政府又在向非洲撒钱,发给国内百姓不好吗?去查查莫桑比克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看完后你会发现我国的深谋远虑。况且,莫桑比克虽然穷,但是每年GDP也有180多亿美元,修一座桥贷的款还是还得上的,还不上还有矿。

3 阅读:105
评论列表

小双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