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中,南线战场的战况不如北线那么为人熟知,经典的战斗基本上就是碾庄、双堆集、陈官庄这三块。
但是南线蚌埠的那两个兵团,在淮海战役中,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值得我们去深挖。
昨天咱们聊了李延年6兵团成立的始末,刘汝明的8兵团几乎也是同一时间成立的,但是论实力李延年兵团还是要比刘汝明兵团强不少。
所以,李延年初到蚌埠时,是蚌埠指挥所的主任,可以指挥刘汝明的8兵团,对此,刘汝明一直不服气,认为两人都是徐州剿总副总,凭什么你要来指挥我?
整个淮海战役期间,李延年兵团和刘汝明兵团几乎没有协同合作过,都是各自为战,这也是为什么两个兵团加起来10万人,愣是无法冲破六纵的阻击阵地,去解围黄维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不让刘汝明来担任蚌埠指挥所的主任呢?要知道刘汝明抵达蚌埠的时间要比李延年早,刘汝明1948年10月底就到蚌埠了,而李延年是11月6日以后才到蚌埠的。
其实还是出身问题,刘汝明是西北军出身的,而李延年是正儿八经的黄埔一期,嫡系,凯申对于杂牌基本上都是抱着不信任的态度,而且还加以防范,所以刘汝明是不可能获得凯申的信任的,也不可能让他当蚌埠指挥所主任。
在整个淮海战场,一共有5个军是西北军余脉,分别是冯治安3绥区的59与77,刘汝明4绥区的55与68,孙良诚的107。
淮海战役之前,冯玉祥的夫人李德全曾经向原西北军的老将领广播,号召他们弃暗投明,凯申知道后,直接让刘汝明、冯治安、孙良诚三人前往南京问话,虽然3人都表了忠心,但是凯申依然不放心,还是派了很多人去监视他们。
1948年11月8日,何、张率领3绥区2.3万人起义,这直接导致凯申对同为西北军的刘汝明的猜疑进一步加深。
为了控制刘汝明,凯申想出了好多法子,真的是各种各样,咱们挨个来看。
首先,就是上文所说的蚌埠指挥所主任一职。刘汝明10月底率部抵达蚌埠时,蚌埠只有一个第四绥靖区指挥部,刘汝明是当之无愧的蚌埠地区最高长官。
但是自从李延年来到蚌埠后,南京那边直接成立了一个徐州剿总蚌埠指挥所,让与刘汝明同级别的李延年出任主任一职,这样一来,李延年就成了刘汝明的上级了,可以随时监视刘汝明的一举一动。
其次,刘汝明的4绥区改编为8兵团后,指挥部设在蚌埠城内,李延年6兵团的指挥部设在蚌埠外围,但是蚌埠的警备任务,刘峙没有交给刘汝明,而是交给了李延年6兵团下属的于兆龙的96A。
刘汝明要求将于兆龙的96A纳入8兵团,好方便就近管理,但是刘峙拒绝了,其实于兆龙本人也不愿意,他曾说过,我们嫡系绝不愿意接受杂牌的指挥,这就是嫡系的自尊心,换了是我,我也不愿意归入刘汝明部。
刘汝明其实心里打着小算盘,他一直想把蚌埠的税捐和粮食业务以及淮南的煤炭运输业务弄到手,但是刘峙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小心思,直接就拒绝了。
最后,刘峙到蚌埠后,成了蚌埠的最高指挥,经常把刘汝明的55与68两个分开使用,就是为了避免3绥区那样的事情发生。
凯申派李延年6兵团去解围黄维时,刘峙要求刘汝明的68坚守固镇,并且临时划归李延年指挥,这个让刘汝明非常生气,认为刘峙在削弱他的实力。
从这几件事就可以看出,为何蚌埠两个兵团人数占优,装备占优,还有二公子的战车2团助阵,但是就是救不了黄维,本质原因还是相互之间不信任。
淮海战役结束后,刘汝明还把孙良诚给出卖了,差点导致孙良诚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