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孟良崮战役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场战役,实际上正是因为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我党和我军才能够在华东战场上立住脚跟,进而让党的力量逐步渗透到华东和华中地区的农村中,为解放战争最后取得整体胜利奠定下关键的基础。
而当我们回望整个孟良崮战役的时候,不难发现另一个细节,那就是孟良崮战役的指挥者粟裕将军,在这场战役中展示出了极高的军事天赋和作战能力,将运动作战、包围歼灭乃至于利用局部优势实现全面压制等战术细节发挥到了极致,最后将由国军名将张灵甫指挥的整编74师打得落花流水。
只不过这场战役中,有一个细节会让很多人感到疑惑,那就是在孟良崮战役全面结束后,当我党开始清点战利品和缴获的武器装备时,却发现明明整编74师被歼灭了3.2万余人,但仅就枪械来说,却只缴获了1万余支,算起来还不到三分之一,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要说起这其中的原因,我们还要从整编74师的整体构成和指挥官张灵甫开始说起。
要说张灵甫这个人,其实也算得上是一员悍将,他曾经是北大的毕业生,后来因为目睹抗日战争,国破家亡的惨剧,所以愤然投笔从戎,投靠了当时的黄埔军校,后来被蒋介石派往抗日战场,也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一些贡献。
但是张灵甫这个人,打仗固然冲在最前面,可他的脾气也确实不怎么样,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他身上的一个重大污点:杀妻案。
张灵甫的第二任妻子,比他小了不少岁,性格也活泼,两个人在一次舞会上认识,本来只看外在倒也称得上是一对“神仙眷侣”。但问题在于张灵甫这个人他本质上是一名军人,有保家卫国的责任,所以经常要带着军队四处征战,那就导致了他时常不能在家里,尤其是不能在自己的妻子身边。时间一久,两个人的感情就受到了一些影响和考验。
某次张灵甫在外征战归来,回到家里,这时候他的一位战友前来做客,两个人多年没见,当然要喝上两杯酒续续旧日情谊,酒馆三旬,战友的嘴便秃噜了,没什么把门的,跟张灵甫说道:“你夫人有时候未免也有点太活泼了,没事喜欢出去跳跳舞,你平时要多注意,别让这么好的老婆被人拐跑了。”
这俗话说得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战友可能本意只是想提醒一下张灵甫,但这话到了张灵甫的耳朵里,就变成了“我老婆是不是给我戴了顶绿帽子”,于是张灵甫就开始疑神疑鬼起来。
悲剧的是,没过几天张灵甫受邀参加一个酒会,他带着老婆去了,没想到老婆在跳舞的时候,趁着自己寒暄的时候,竟然跟另外一个男人组成舞伴。这件事让张灵甫是火冒三丈,他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自己战友对自己的说的话,但此时这话在张灵甫眼中,已经不再是什么“提醒”,而是赤裸裸的“暗示”了。
于是乎当天晚上回家,张灵甫和他的夫人就吵了起来,三吵两吵,张灵甫终于没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拔出手枪,一枪打死了自己的夫人。
而这件事传了出去,也让张灵甫的名声扫地,虽然蒋介石并不在意这件事,还是对张灵甫委以重任,但是这改变不了张灵甫开始被周围的人,甚至于同为黄埔毕业的同学们的排斥。
当然这肯定怪不到同学身上,毕竟谁面对一个说打死自己老婆,就一枪打死的男人,都会觉得害怕:连相濡以沫的妻子都能被一枪打死,更何况我们这些个外人呢?
而这在后来,就间接酿成了张灵甫被围歼的悲剧,其实张灵甫刚被粟裕以优势兵力包围的时候,是向外界尤其是他周围驻防国军发出过求援电报的,但是发出以后,周围的人就当没看见,一方面是国军内部派系林立,哪怕同为黄埔,也有不同期次之分,张灵甫周围并没有他同期的毕业同学。
更重要的是,对其他人来说,张灵甫杀妻这件事,已经坐实了“他是个冷血小人”这个现实,如果现在还去帮张灵甫,未来谁能知道张灵甫不会反咬一口呢?
不仅如此,周围的国军还干了一件更糟糕的事,原来张灵甫的整编74师最后被包围在孟良崮之前,跟粟裕打了好几仗,基本都是大败,所以自身的武器装备尤其是枪支也丢了不少,这些枪支因为我军要急行军歼灭张灵甫的目标,所以没有及时收拢,于是绝大多数就落到了随后偷偷来到此地的国民党其他部队手中,这些部队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捡漏王”。
这就是后来打完孟良崮战役后,没有缴获大量枪支的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很多枪械在74师之前几场战役的失败后,本来就被丢弃了。
第二个原因,在于老蒋给张灵甫部队的配置,其实不多,虽然张灵甫是老蒋的嫡系,但首先蒋介石此刻能拿到的美援已经不多,因为在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去世后,老蒋“站队错误”,支持了后来杜鲁门总统的死对头杜威,导致杜鲁门对老蒋有种发自内心的厌恶感,于是乎缩减了美援。
所以老蒋有限的美援,要分给他手下好几个嫡系,分到张灵甫手里的,自然就少了,根据后来的战报统计,说张灵甫手下的军地,三个人能用一把步枪,就算是很富裕了,反正打仗的时候又不是每个人都上,上的人拿枪去,这就够了。
这么一算,是不是张灵甫的整编74师武器装备不足解释就合理了?但即使有这两个原因,整编74师都已经算是待遇非常不错的国军军队了,因此它被消灭,对老蒋来说,堪称是一次致命打击,而也为后来解放战争的胜利,吹响了进攻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