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长成大人,开始独立生活,我们便很快知道,亲戚关系常常是庸俗的。”
此话虽然扎心,却不得不承认——
在经营亲情时,别过分高估血缘关系。
彼此和睦相处,其实是需要条件的。
哪怕亲如父母子女,在渐行渐远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摩擦、抱怨与嫌弃。
所有的安度晚年,背后都伴有一定的附加条件。
尤其是下面这三条,若不想被儿女嫌弃,一定要记住。
否则只会反目成仇,晚景凄凉!
01
不过度干涉,与儿女保持距离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就可以过度干涉儿女的生活。
他们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选择。
尤其夫妻之间的摩擦和家庭的琐事,都是孩子成年之后的必经之路。
父母要做的,只是在关键时刻给予建议,如果什么事情都想插一手,只会好心办坏事,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电视剧《双面胶》中的情节,就是最好的例证。
老两口原本过着悠闲的晚年生活,自从搬到儿子家后,婆媳矛盾频发。
一家人每天围绕着用水,吃饭,花钱这些小问题吵来吵去。
最后不仅和睦的家庭氛围荡然无存,就连儿子都开始嫌弃父母的到来。
早就有人说过:“不聋不哑,不做家翁。”
没有人喜欢自己的生活被指手画脚,哪怕是父母也不行。
你管得越多,就越招人嫌。
倒不如学着装糊涂,大事给建议,小事不掺和,才是与儿女最好的相处模式。
尤其老了之后,千万别跟子女走的太近,给彼此留下“一碗饭”的距离,既是善待自己,也是善待儿女。
02
不透支身体,不给儿女添麻烦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对于步入晚年的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久病床前无孝子。
父母生病了,如果只是几天,儿女们自会倾尽全力,无微不至地照料。
但如果是长期卧病在床,日复一日的照料中,再孝顺的子女,也难免会感到力不从心。
正如网上说的那样:
“对儿女来说,照顾老人的一时忍耐不难,难的是日复一日、看不到头的绝望。”
曾经就有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新闻。
辽宁某家医院,一中年男子愤怒地推搡着坐在病床上的父亲,三番五次,动作极其粗鲁。
此事曝光后,舆论哗然。
没曾想男子却回应说:
“没长期伺候过老人的,没法懂我。活着的时候床前一碗凉水,胜过死后坟前万堆灰,我心里有数。”
原来中年男子多年来一直独自照顾老父亲,洗衣、做饭、熬夜照看……五年不曾间断过。
这次父亲因病入院,却拒绝治疗,他情急之下才失控。
为人子女,谁不期望自己能够尽孝,成为孝子贤孙?
奈何生命的重量,往往会压得生活喘不过气。
没钱也没时间,孝心只能在心酸无奈中,一点点被耗尽。
所以,人到中老年,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去体检。
只有把自己活得健康安稳,才能不拖子女后腿。
至于其他,能帮则帮,不能也不必勉强,首先照顾好自己,才是对子女最好的支持。
03
不处处攀比,过好当下即幸福
网上有个段子。
一位中年阿姨天天和外人抱怨:
“儿子命苦啊,娶了一个懒老婆,好吃懒做不干家务,每天都是儿子做好了饭,端到床头给她吃。”
这时有人问她,那你女儿嫁得好不好?
阿姨立马变了脸色,笑眯眯地说:
“女儿嫁得很不错。女婿很会疼人,每天做好饭送到房间给她吃,什么活也不让她干!”
父母就是这样,总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儿女好一些,却舍不得自己的儿女多付出一点。
于是在无形之中,就有了“攀比”。
儿媳就应该比女儿更懂事一点,更顾家一点;
女婿就应该比儿子更担当一些,更多金一些……
虽是人之常情,却不可落在实处。
如果总要求儿媳、女婿做这做那,甚至拿他们和其他人对比,再能忍的人,总有一天也会爆发。
有句话说得特别对:
“对待儿媳女婿,最好做到小错少说,更不出去与外人说。
他们的好,要常说,更要常与亲朋好友说。”
上了年纪之后,更要学会放下攀比之心,不偏袒,不计较,不攀比,珍惜眼前的幸福。
毕竟每个家庭的生活轨迹都是不同的,无需将自己的儿女与他人比较。
只要他们健康、快乐,便是父母最大的福气。
子女生活幸福了,作为父母自然也能在晚年生活里,收获精神的富足。
有句话说:
“人老了,一定要具备四要素,老本,老伴,老屋,老朋友。”
人生苦短,老了更要开心。
该尽的责任尽到了,该帮的忙也帮完了,接下来的日子,学会适当放手,
保养好身体,不去攀比计较,你就是个有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