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佛山三水,还只是个小县城,昆都山上没一个游客

历史图馆知识一览 2024-04-22 22:02:34

三水,位于佛山西北部。北江、西江与绥江汇流于此。这里钟灵毓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据《三水县志》记载,明朝嘉靖五年(1526年),三水正式设县,隶属于广州府,县治设于白塔村龙凤岗(现河口城内村)。如今的三水,已经成为佛山市的一个区,经济实力雄厚,是“佛山五虎将”之一。

清代三水地图

从清代三水县地图中可以看出,三水河口是古时三水县城所在地。人常说,一座城市因为有历史而厚重。那么,过去的三水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岁月无声,相片有痕。笔者有幸搜集到一些三水老照片,拍摄于清末民初。原片是模糊的黑白照,主观修复了色彩和清晰度。史海浩瀚,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

1920年三水城门景象

1920年,三水县城门前的景象,两个来到三水考察的外国人,正站在城门口观望。三水城楼飞檐高挑,造型独特壮观。和北方一些古城的城楼不同。

三水古城,始建于明嘉靖六年(1572年)。城墙高1丈8尺,城周长675丈,东西南北设有4座城门,并有专人把守,到了夜晚就会城门紧闭。到了清朝末年,部分城墙已成废墟。

这就是位于三水河口镇魁岗上的古塔——魁岗文塔。该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寄托着三水县培养文人、举人、进士的希望,因此取名“文塔”。

文塔高45米,是一座平面八角型、九层仿楼阁式砖石塔。是河口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几百年来,文塔默默守护着三水土壤,润泽西南生生不息的文化。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0年,三水县城河口北江边,风景如画。江边码头边,停泊着数不清的大小船只。江岸上是一个小渔村,民房建筑鳞次栉比。在过去,三水是水上居民聚居较多的县份。

上世纪20年代,位于三水县的一座寺庙,山门面阔三间,门楣上方写着“福禄寿古庙”五个大字。从正门进去,后面有一进院落,主殿建筑很高大。时间过去了100年,这座古庙现在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这就是当时位于三水县的河口火车站。三水河口火车站,建成于1903年,是广三铁路线上的终点站。还有一个站西南站,也在三水县。照片拍摄于1920年。

广三铁路西起广州石围塘,西经佛山,终点在三水。是广东建成的第一条铁路。一座火车站,可以承载几代人的记忆。如今,这里已成为河口百年火车站主题公园。

这张照片,拍摄于三水西南老鸦洲附近。河面上很多船只,正在驶往下游。江景风光秀美。

三水西南老鸦洲,位于三江汇流之处,思贤滘在洲旁流过,与昆都山隔河相望。在过去,洲上树木茂密,栖息着很多乌鸦,因此得名老鸦洲。洲上有一个小村子叫老鸦洲村,该村形成于明代。

这是民国时期三水河口南城门,城楼飞檐高挑,非常气派。一名男子站在城门口,望着城墙上竖起的一面旗子。仔细看,城楼上搭有凉棚,有人蹲在城头上休息。城门口两侧的墙壁上,贴着一些广告宣传画。

1920年,位于三水河口的一条内街小巷。巷子狭小,地面铺着石板,两侧建筑古色古香。一些人家的大门口,悬挂着大红灯笼。小巷尽头,有人在竹竿上晾晒衣服,画面很有生活气息。

《三水县志》

这是清代康熙版的《三水县志》中的一页。上面有“县治八景”的记载。这八景分别为:凤岗桐乳、雁塔瑶篸、浮石春涛、沧江夕照、三溪印月、七曜连云、昆山耸翠、横岭层霞。

在三水坊间,曾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到过昆都山,就领略了三水半壁风华。三水古八景,其中有四个就藏在昆都山附近。

100多年前,三水昆都山风貌。昆都山位于三水江根村,海拔只有62米,虽不奇不峻,却名扬天下。登山可见西江、北江、绥江三江交汇奇景。下到山脚,可访历史悠久的五显庙。

五显庙时始建年代不详,该庙现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这张照片是一名外国人在1909年拍摄的,反映了当时昆都山的全貌,山上连一个游客也没有。

上世纪20年代,三水居民生活场景。据说,这张照片拍摄于三水黄塘村。附近路旁有三棵巨大的榕树。如今,这几棵170年树龄的大榕树,仍旧屹立在黄塘村,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1920年,三水县江边民居的建筑。从照片上看,这应该是一个小村落。民房掩映在绿树丛中。江边停着一只小舟。一名村民在房前空地上劳动。画面古朴又自然,和现在不一样。

上世纪20年代,三水县学宫旧址。学宫面阔三间,建于高台之上。月台和台阶上长处了杂草,看来已经荒废,很长时间没有人打理了。

关于三水县学宫,笔者竟然在《广州府志》上找到了踪迹。上面详细记述了三水学宫的前世今生。仔细读之,才恍然大悟。

这张照片,拍摄于江根村思贤滘附近,江堤上有一座寺庙。思贤滘,位于今三水区西南街道河口处。相传明代学者陈白沙到此访问其门生陈冕不遇,书题“思贤”二字而去,由此得名。

思贤滘水道,是珠江三角洲河网区的顶点,是沟通西江和北江的重要水道。思贤滘水道既是西、北江汇流点,又是分流点,两江的水和沙在此自然交汇并沟通调节。

站在远处看清秀挺拔的魁岗文塔,塔身倒映在水中,光影旖旎。一名外国人站在塔前,正在欣赏古塔附近美景。

500年前设三水县,400年前建塔。100多年前,魁岗文塔随着中西文化交流走向世界。

这是一张绘制于1800年-1805年间的风景画。画面上,描绘的是三水“西南谷船”的形象。

江边码头上,停泊着很多这样的谷船。这张原始画作,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通过这张画,我们也看到了100多年前三水当地航运业的盛况。

这张照片,拍摄于1920年,反映的是三水西江沿岸的美丽风光,好似一幅水彩画。

照片中有两艘帆船,正在扬帆起航。江水宽阔烟波浩渺,一眼望不到尽头。远处,青山连绵不绝。山水之间,白帆点点,景色真是太美了。

照片里这栋欧式建筑,建造于清朝末年。1897年,中英签署了海关条约。交通便捷、商贸发达的三水开放为通商口岸,英国可在此设立领事馆,中国在此设置海关。

一开始,英国是打算在三水建立一座领事馆。但是,当馆舍建成之后,又因为各种原因,三水领事都常驻广州,不在三水办公。领事馆改成了海关办事处。

这张照片里的建筑,很有争议。原始文字标注的是一座古庙。但很多人认为,这其实是当地人的一座祠堂。从远处看,这座祠堂规格很高,雕梁画栋,十分壮观。

还有人非常肯定地说,这张照片,拍摄的于三水乐平镇大旗头古村。照片中,一名女子提着食盒,从古建筑前的大路上走过。祠堂旁边的建筑前,有小贩在摆摊。

资料显示,在过去的三水县,像这样建造复杂精美的古祠堂有很多。照片中这座祠堂,三间两廊结构,纵深两进,正中的一间中间还有天井。为了安全起见,门口安装的有铁栅栏。

这间祠堂规模较大,中间是大门,两侧走廊各有偏门,出入方便。山墙呈锅耳,屋脊有陶塑、灰塑、砖雕。造型精美。反映了当时工匠们的高超技艺。门口有石柱和两尊石雕麒麟。

关于这座古建筑,还有人说不是祠堂,而是西南武庙。三水人傍水而居,历来对水怀有敬畏之心,修建了不少的庙宇。西南武庙,又名关帝庙,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

武庙坐北向南,中路三间三进,门前石狮身高1.7米,威武雄壮。武庙还是三水人最早的“剧院”。对于这个说法,你认可吗?如果你有这座古建筑的准确信息,可以和大家分享。

这张照片,拍摄的也是三水西江沿岸的风光。码头边上停泊着几只小船。江岸上有民房和寺庙等建筑。江水清澈,水波荡漾,风景秀丽。如今,这里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过去和现在,你喜欢的是哪个呢?

在这张照片里,我们又见到了魁岗文塔的身影。清秀挺拔的塔身,犹如一支巨笔,直指苍穹。魁岗文塔,倡文风,兴文运,四百年风采不改,象征着三水文脉的高度。

结束语:回看100年前佛山三水县风貌,每一张老照片都是三水悠久历史的独特标本。叹古惜今,现在的三水已经成为佛山的一个区,是著名的“长寿之乡”、“饮料之都”。这里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相信,三水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0 阅读:3

历史图馆知识一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