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读史”之:葛先才衡阳收骸骨,烈士荒坟缘何香气四溢

二哥雨二 2024-08-22 14:40:43

葛先才是衡阳保卫战的亲历者,他是湖北汉川人,黄埔四期、陆大参谋班毕业。衡阳保卫战时,他任第10军190师师长,1944年8月在湖南衡阳战役中随方先觉等人被俘,先是被关押在衡阳天主教堂,11月,他和容有略、潘质、彭问津、张定国五位少将被日军转移关押于莲湖书院。有一次,葛先才在两个日本兵的押解下到外面去买菜,回来后发现菜叶里卷有纸币,始知军统的人正在想办法营救他们,他们也积极地做出回应。直到某日,他们又买回了一棵空心大白菜,里面有具体的逃跑、接应计划,他们按照军统营救计划,胜利脱逃,回到了重庆。

我们的故事从此形如,1946年,葛先才任第28军第192旅少将旅长,要前往衡阳旧地驻守,蒋介石念及当初第10军死战之功,特批给葛先才两千万元(这个数字有点高,但没有找到其他资料,就照抄下来),让他收集第10军阵亡将士遗骸,重新安葬。

葛先才等人到了衡阳之后,根据他们的记忆,率领众人到处收集阵亡将士遗骸。他们戴上口罩,挖出散乱的骸骨,准备重新埋葬之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一时墓地之内,香气四溢,令人惊悚,葛先才等人感到十分不解。最后,他们终于发现,那香味来自阵亡将士遗骸,也来自他们脸上,抹掉的,没有抹掉的,散落在各处的防毒口罩,葛先才似乎想起了什么。

说起口罩,国人还是有几分自傲的,说这东西,原创权是中国的。马可波罗都说过,他在元朝的王宫中见过这东西,是厨师及太监们怕自己的鼻息呼到了菜品之上,才用特制的纱布把自己的嘴脸给围了起来,甚至外界也有这种装束,云云。其实,这不是医学上的东西,对于太监们而言,是出自一种“自洁”,对于江湖侠客而言,是一种“酷派”。

中国人使用口罩,大抵在民国之后了,而有意识地使用、生产口罩,还真是起于对日战争,主要是应对日本鬼子放毒的。1937年国民政府军工部兵工署编纂的《简易纱布防毒口罩制法》一书中,就规定了简易纱布口罩制作的方法和材料,需要有纱布、酒精、优洛托品、碳酸钠等。民间也可以用蓖麻油、甘油、软肥皂等物品调配好以代替。这种制作方法,战时还向大、中学校普及,爱国学生纷纷制作这种简易纱布口罩援助前线抗战。

战争,也催生了中国“口罩”行业的进步。当时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军政部军务司司长王文宣于1943年著有《最近十年军务纪要》一书,记述了此事:“1933年春,军政部于兵工署内始设学兵队。专负责使用与防毒的研究训练之责。同年10月,兵工署在南京成立应用化学研究所,1936年于河南巩县孝义镇建立化学兵工厂,仿制防毒面具,生产催泪弹……”

而从抗战开始到1938年10月间,国民政府安排制作了100万件防毒口罩下发各部队,以防御可能发生的化学战争。而发生于1944年8月间的衡阳保卫战,日军是使用了一些毒气弹的,为了防止将士们的伤亡,当时采用了一些“土办法”,即是向简易纱布口罩上喷洒香水,借以对抗“毒气”,或是认为能“以香克毒”吧。不管是否有用,但当时确实这样做了,整个衡阳城,各种香水、香料被抢购一空。于是就出现了我们文章开头的场景,将士们的遗骸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来,或许是对他们在天之灵的安慰吧。

回头再交代一下葛先才后来的情况:1947年1月任第23军第192师师长。后升任整编第28师副师长。1948年任国防部中将部员。1949年去了台湾。

1 阅读:7

二哥雨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