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是一个美好的意象

和田玉评玉文化 2024-04-05 02:22:0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是一个美好的意象,在诗文、绘画、玉雕等艺术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

在日常生活中,取其谐音而成的“年年有余”,有丰饶之意蕴,也成为常用的吉祥好彩头。

在数千年前,甚至更远的时代,我们祖先就和鱼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遗址中,就有被涂红、穿孔的鱼骨饰物;新石器时代半坡遗址也出土过“人面鱼纹”彩盆。

研究者认为,原始社会环境恶劣,死亡率极高,因此对繁殖力极强的鱼类产生自然的崇拜,鱼文化(鱼图腾)因此而生,这是人类在蒙昧时期,对生命的一种期许。

由此可见,那时的鱼已经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还是精神世界的投射。

鱼,在历史长河之中游动,经过了数千年漫长演变后的鱼文化,已渗透在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也成为寄寓更多美好的意象。

情感

汉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诗中的“双鲤鱼”,并不是真正的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

“烹”也不是真正去“烹饪”,只是一个风趣的用字。

尺素是古代通常用长一尺的绢帛书写文字。

这种鲤鱼形信封沿袭很久,一直到唐代还有仿制。

后人便以“双鲤”、“尺素”作为书信的代称。鱼传尺素也寄托了对远方亲友、爱人的思念。

事业

古代流传着“鲤鱼跳龙门”的故事,传说鱼儿逆流跃过龙门山,便可幻化成龙。

虽然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只是一个根据鱼类洄游现象幻想出来的的神话,但其中鲤鱼“不畏艰险,急流勇进”的精神至今仍有鼓舞之意。

玉雕之中也有鱼化龙这个题材,有飞黄腾达,脱胎换骨的寓意。

自由

游鱼轻灵,空游无所依,代表着一种自由。

历代文人多以鱼喻人,借“观鱼”表达自我。

陆游《山家》的“池面游鱼争落花”;晏殊的《渔家傲》“嫩绿堪裁红欲绽,蜻蜓点水鱼游畔”等等,景语皆情语,通过对鱼自在游弋的描绘来抒发对于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哲思

鱼的哲思,以庄子的三条鱼最为经典。

北冥之鱼,是不累于物、自由舒展;濠梁之上,对“鱼之乐”的论辩,表达了他的“齐物”思想;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诠释的是一种“逍遥”似的解脱。

不滞于物,不乱于人,不困于心,如是而已。

总而言之,鱼的身上寄寓着从古至今人的种种期盼,它也因此成为中华文化中恒远经典的一部分,源远流长。

0 阅读:0

和田玉评玉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