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奇葩小镇!迪特福特乃欧洲“小中国”,莫诺维只有1个居民

王秀娟说 2022-07-19 10:17:44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国外的5个“奇葩”小镇,其中有的小镇全镇只有一个居民,有的小镇位于地下洞穴中,有的小镇则浓缩在一栋大楼里……

NO.1 惠蒂尔——最孤独的小镇

国家:美国

在美国阿拉斯加,有一个只有200多人居住的城镇——惠蒂尔小镇。奇特的是,该镇居民几乎都住在一栋14层楼高的建筑里。

不仅如此,这栋楼里还有超市、邮局、警局、教堂、政府、洗衣房……各种机构和设施一应俱全,俨然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小世界,所有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活动都在同一幢建筑中进行,其中唯一一家酒吧还是中国人开的。

由于地理环境恶劣,惠蒂尔小镇几乎与世隔绝,仅通过一条狭窄漫长的隧道与外界连接,这条隧道就是惠蒂尔隧道(亦叫安东?安德森纪念隧道)是1943年为火车通行建造的,北美最长的公路隧道。如果镇民对这种幽闭感到恐惧,他们可以驾车去附近的城市,但在夜晚,居民都会避免外出,因为连接外部的隧道在晚上10点半就关闭了。

惠蒂尔小镇位于阿拉斯加半岛的东南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属于副极地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多雪。小镇面积仅有50平方公里,地方虽小,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惠蒂尔旁边就是惠蒂尔冰川,1915年的时候这个小镇被美国著名诗人约翰?格林利夫?惠蒂尔命名。在二战期间,美国陆军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军事设施,完成与港口和铁路总站的连接。

小镇居民原先住在巴克纳楼,巴克纳楼建于1953年,是惠蒂尔最初的一栋高楼,最早是兵营,这座曾经是阿拉斯加最大的建筑还被称为“一个屋顶下的城市”。但在1964年那场北美历史上最大的8.5-8.6级地震引发的海啸使得巴克纳楼遭到严重破坏,有十三人死于由于13米43英尺的波浪,随后居民全部搬到了霍奇贝吉克塔。

惠蒂尔虽然没有第二产业,但这里有传统渔业,以及近年来成为小镇重要经济支柱的旅游业。吸引人们前来旅游的,每年来此旅游的大约有70万人。

NO.2 迪特福特——中国之德国分德

国家:德国

迪特福特位于巴伐利亚州的中部地区,也就是慕尼黑以北的地方,整个小镇面积只有79平方公里,人口才区区6000多个人,说实话就连咱们一个小县城规模都比不上,但它就能成为德国的一个小城镇。

这里的人喜欢称自己为“巴伐利亚的中国”,其实严格来说他们欢度的不是咱们的春节,而是每年2月份到3月份,也就是天主教大斋戒前最后一个星期四的中国狂欢节。

那这个远在欧洲的小镇,为什么会有一群喜欢中国文化,大搞“中国狂欢节”的人呢?

流传到今天的说法有两个,第一是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迪特福特所在的教区主教偏要认为迪特福特人交税太少,就派出了司库前去催收征税,迪特福特人在听闻消息后马上把镇子的大门紧闭,想逃脱这笔繁重的税赋。进不去门的司库来回气愤的告诉主教“迪特福特人就好像中国人一样把自己关在里面不出来”。正因如此,“中国人”的称呼就这么流传下来。虽然说这种说法略带点讽刺意味,讲的是我国古时候朝代更迭,躲在长城后面以防外族入侵的景象。

还有一种说法其实更具权威性,据说是因为几百年前迪特福特人就开始跟中国人做生意,用白银、手工艺品等,换取中国的茶叶、丝绸和陶瓷。随着交往的不断加深,迪特福特人渐渐地喜欢上了中国文化,不仅以“中国人”自居,还选择了距离中国春节最近的2月份过起了“中国狂欢节”。

不仅如此,他们还拥有自己的“皇帝”。现任皇帝是“巴伐利亚中国”的第11任皇帝,叫做“福高帝”。

有意思的是,这个“皇帝”不是世袭的,而是由民众随机选出来的,比如说这一任“皇帝”就是上一任“皇帝”去世后,在狂欢节上就用砸金蛋的方式挑选出来的普通民众。虽然选举方式满是喜感,但是这个“皇帝”还是很厉害的,在连续的5天狂欢里,就连当地镇长都要被“贬职”为他的大官吏。

不仅如此,除了中国狂欢节,迪特福特做了许多事,一步步向中国靠近。

比如,在镇子口,他们特意竖了一块碑,上面写着他们离北京天安门,还有7698千米。又或者,在政府办公室门口,他们立了一个留着八字胡,张开手臂的清朝官员雕像。就算在饮食上,他们也不再用刀叉,而是正儿八经地用起了筷子,还用得特溜,不得不服。还把中文定为他们的官方语言(欧洲唯一一个把中文当官方语言的地区),其实他们是纯正的日耳曼人,迪特福特小镇的大部分人连一句完整的中国话都不会说,只会一些简单的中文词。

然而,仅仅外在的改变,对他们来说,当然是不够的。所以,他们还在镇子里,修建了许多中国博物馆和中文学校,让孩子们了解中文和中国文化。

NO.3 肯尼亚伊藤——长跑冠军之乡

国家:肯尼亚

伊腾位于东非大裂谷肯尼亚段的北部。相传,19世纪末,一位英国地质学家在东非大裂谷的一处悬崖附近发现一个石阵,并将一块巨石标记为第十个山头(Hill Ten),因为他从附近山谷出发翻越到此,正好是第10个山丘。久而久之,距离这个石阵约1公里的小镇就被称为伊腾(Iten)。

肯尼亚伊藤,盛产长跑冠军,20位世界冠军,3位奥运冠军,“马拉松之王”埃鲁德.基普乔格的老家。因为地处东非高原,海拔2400米,增强了当地人血液携氧能力,打小还要每天跑十几公里上学,所以16岁都能跑马拉松,媲美国乒,统治长跑。

在这个人口四万余人的小镇中,职业赛跑运动员就有约3000人。小镇的居民大多属于卡伦金族。卡伦金人被称作“奔跑的部落”,喜欢在高原上长距离捕猎动物。他们普遍体型修长,拥有一双“细长腿”,极富跑步天赋。

其实,对肯尼亚人来说,跑步是一项工作。不是为了追求快乐而奔跑,而是为了生活、生存而奔跑。肯尼亚并不是一个可以选择工作的国家,也不是一个经济富足的国家。为了赚钱,除了跑步,别无选择。

NO.4 库伯佩地——唯一的地下城镇

国家:澳大利亚

库伯佩地,是澳大利亚南部半沙漠地带中的一个小镇,与南澳州首府阿德莱德市大约有846公里的距离。库伯佩地,属于沙漠气候,气候十分恶劣,夏季地表温度在50摄氏度以上,冬天寒风刺骨,干脆挖到地下住(恒温25度)。

最早是1915年的淘金者意外的发现了猫眼石(蛋白石),后来越来越多的挖矿者蜂拥而至,最后全球95%的猫眼石都产自这里。蛋白石成了澳洲的“国宝石”,但让这个小镇更出名的却是这里最热的天和最完美的地下村庄。

在20世纪60年代,库伯佩地的采矿业迅速扩张。在60年代和70年代的蛋白石开采,发展成为一个数百万美元的行业。世界各地的淘宝人,大批的矿工,为了挖掘价值昂贵的欧珀Opal宝石,蜂拥而至,并逐渐在这里定居下来。

据有关资料介绍,如果想要在库伯佩地购买地下住宅,那么,只需要交付2.5万澳元,请一辆挖土机,来工作几天,一个五居室的地下套房,就能够建成工,或者,也可以买前人留下的“二手洞”,总的来说,一般价格也不会太贵。

此外,地下城的各家各户之间,并不相通,如果要串门的话,那么就必须走上地面,再转到邻居家的洞口下去。

如今这里的地下住宅,早已不见早期那时的简陋模样,里面的吊灯、家具、厨房卫浴,一应俱全,居住起来,还算比较舒适。有些人家,甚至还在地下建造了游泳池,并在相应的地面上,修建了私人机场。

库伯佩地有许多因挖矿而形成的一堆堆的小土丘,因而在一些地方经常会见到“小心有洞!”、“小心坑洞!”的警示牌。

NO.5 莫诺维——最迷你小镇

国家:美国

内布拉斯卡州的莫诺维镇是美国最迷你的小镇,这里只有一个居民——艾希,她是一间小酒馆女主人,同时,她还身兼小镇莫诺维的镇长、财务部长、警察局长、道路清洁工、墓地管理员和图书管理员数职。

为了不让莫诺维这个小镇落得解散的下场,艾希非常努力地维持小镇营运。作为镇上唯一的纳税人,她得向自己征收500美元的税金,以支付镇上的水电;每年制定一份市政道路计划,以获得州政府补助;申请酒类及香烟贩卖许可时,还得先以秘书的身份在文件上签名,等拿到许可证时再把它们颁给身为酒吧老板的自己。做为全镇唯一的居民,艾勒竞选镇长时总是所向无敌,年年获得压倒性的胜利。

30年代时,莫诺维镇曾是一个繁华的铁路小镇,有150家商店,包括杂货店,餐馆,甚至监狱。

但是,同样是30年代,巨型沙暴“黑色风暴”席卷了美国中部,肥沃的土地被连根拔起,农民们蜷在用板子钉死窗户的木屋里祈祷。黑色风暴没有直接摧毁莫诺维,但随后兴起的汽车工业,还是让这个靠农业与铁路起家的小镇难逃一劫。

它的兴起和衰败都依附一条铁路,铁路改道以后,小镇像被拔了塞子的浴缸般迅速衰败了下去。

90年代起,莫诺维的常住人口再没突破过两位数。后来搬走的搬走,去世的去世,进入到21世纪,艾希就成了这座镇子的主人。

0 阅读:52

王秀娟说

简介:过去的靠现在忘记,将来的靠现在努力,现在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