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之连山归藏二易

静回首 2023-08-19 13:04:04

伏羲易之初是华夏文明播种时期,神农易之始和黄帝易之壮是华夏文明生根时期,五帝时期为华夏文明发芽护苗时期。

而得洛书之后的大禹至文王演周易时期,成就了华夏文明主干,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为华夏文明开枝时期。

大秦一统天下到汉武大帝独尊儒术为华夏文明之确立了冠干,汉武到清末,依儒家为冠干两千载,辉煌过也屈辱过,而后新中国成立,华夏文明更换了冠干,发展到如今枝繁叶盛。

上一篇我们粗略探讨了一下河图洛书,简单梳理了一下河图洛书的变化。

此篇我们再再一看另一个有意思的画面对比:

神农氏创《连山易》,而夏朝尊《连山易》;黄帝创《归藏易》,而商朝尊《归藏易》。

这是什么意思?洛书与河图肯定不是同一个东西,大禹不可能是伏羲,夏朝也绝对不是神农氏创立的,商朝更不是黄帝创造的,感觉有些混乱。

那么夏朝为何尊连山易呢?

大禹以及夏朝好像和山联系特别多,如禹会诸侯于涂山、大禹制鼎于荆山、大禹葬地会稽山,至于传说大禹所著《山海经》,其山无数。

《连山易》以艮卦为首,也是以山为首。

另外,夏朝主政的夏后氏,据说是黄帝后裔颛顼高阳氏与炎帝的一支共工氏通婚形成的一个部落,其传承炎帝得《连山易》也说得通。

最主要的,《连山易》的核心思想便是顺势而为。

当初,神农氏部落面临发展困境,炎帝带领族群顺势进入大山,而后发现和发明并开拓了诸多华夏文明之始,面临蚩尤和黄帝的威胁,又顺势让出君权加入同根同族的华夏联盟。

一头一尾皆可以看出,神农氏炎帝执政时期,自始至终都是秉承顺势而为。

大禹之前,各部落首领治理水患皆以《归藏易》为指导,采取用土石堵住和拦截洪水的泛滥,到最后证实是行不通的。

大禹因此可能认为《归藏易》的指导思想已经不适合当时社会的发展,于是依据《连山易》改变了治理洪水的指导思想,采取以疏为主,依据山势改变河流走向。

大禹会诸侯于涂山,其思想也是以和为贵,当然,这也是建立在夏侯氏部落十分强大的基础上,让三千诸侯顺势而为,诸侯也不得不为。

当一种思想得到了成功,其后代就会自然而然的传承这种思想指导,这些也许就是夏朝尊《连山易》的原因。

总之,河图与伏羲易以及炎帝神农氏的《连山易》,其核心思想就是发展本身而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当初,神农氏顺势入大山发展自身,而后发明发现大量先进技术,强大自我后又建立炎帝集团联盟。

同样,大禹成功治水后,会三千诸侯于涂山,而后为其子启造势,和平建立了大夏王朝。

神农和夏朝两个时代都是秉承了《连山易》顺势而为、顺势而变、和平统一的核心思想,为华夏民族提供了一种治理家国的方案。

而商朝又为何回归使用《归藏易》的指导思想呢?

有时候,顺势而为行不通,和平统一没有条件,那么就只能逆流而上,打破传统,而《归藏易》中就有一种逆流而上、打破旧禁锢的思想。

商之始祖契与禹是同一时代的人,契因帮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其氏族为商。

夏朝建立之后,商是夏的直属,在夏朝内部腐朽不堪之时,尽管夏朝很是强大,但夏朝统治者夏后氏已经与其他很多势力离心离德。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商便开始产生问鼎之心,但商此时实力弱小,只能表面上臣服于夏,暗中却在夏的周边发展势力。

经过几代人的发展,最后商汤鸣条一战鼎定天下。

黄帝作《归藏易》,衍生《奇门遁甲》等,其核心思想也是归一和暗藏。

当初,弱小的黄帝集团联合战败的炎帝集团,虽九战九败,但最终在逐鹿之战中战胜了最为强大的蚩尤集团,从而一统天下。

黄帝和商汤就是韬光养晦,暗中努力发展,而后由弱变强最终夺取天下的成功典范。

总之,黄帝的《归藏易》,其核心思想就是弱小时韬光养晦,逆势而上,强大时一战而统天下。

因此,商朝运用黄帝的智慧而能建国,其如何不尊黄帝的《归藏易》?

《连山易》是以艮为首,借山川之势而行阳之谋。

《归藏易》是以借地之归藏而行阴之略。

《周易》名义上以乾为首,却是封神于天之外,架空了神权,并以天子之名行封分之实,号令天下。

当你弱小时,你可以联合同样弱小的一起奋斗,当你弱小时,请韬光养晦,别到处惹事生非,意气用事。

当你强大到没有对手时,你要以你的强大号令大家和平共处,共享天下。

当多强存世时,既得利益的势力必然要与你决一死战,千万别侥幸。

这些,先祖炎黄、大禹、商汤等都用实际行动教导给了子孙后代。

同时,《易经》也告诉了炎黄子孙,当分散到了一定程度就必须归一,当集中到了一定高度,就必须分散。

当然,这里讲的分散为权利和财富的分散,华夏民族绝对不允许国土的分散。

后世五代十国无底线的分散以及清朝闭塞视听的高度集中,都告诉了我们违反历史规律的后果。

集中和分散是有底线和原则的,如弓背弓弦,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弓若毁道将不存。

历史车轮滚滚,时代赋予人类问题,华夏先祖交出《易经》这种天地纲领,从而使华夏民族一步步走向新的天地,始终未断。

0 阅读:92

静回首

简介:人生若迷茫,历史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