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毛主席到山东视察,想起了遇刺身亡的秘书:我很怀念他

历史课代表小白白 2023-08-30 00:59:06

1951年3月13日晚上8点左右,春寒料峭,济南的街道上不时透着几分凉意,几乎很少看到行人。

而此刻济南市政府礼堂内,却热闹非凡。当晚山东军区正在进行一场文艺晚会的演出,时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兼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黄祖炎,在演出开始前,发表了讲话。

黄祖炎

带病参加会议的他,原本想讲完话后就回家休息,可考虑到自己作为领导,就这么离开,不免会扫了大家的兴,便留下来与大家一起观看文艺演出。

最初,文艺晚会上锣鼓声、瑟瑟琴弦音,不绝于耳,一片和谐。

可就在大家沉浸在欢快中时,殊不知,危险已经潜伏其中,在人群中,一名男子在四处打量着。

很快,此人将目标锁定在了坐在前排右首第一个座位上的人,正是此前讲话的黄祖炎。

趁大家都在全神贯注地看演出时,他悄悄从口袋中掏出了一把手枪,瞄准了黄祖炎,只听“砰”的一声枪响,黄祖炎倒在了血泊中.....

一名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高级将领,最终倒在了暗藏内部的敌人之手。此事很快震惊全国,毛主席得知此噩耗,震惊之余,更多的是悲痛。

毛主席高度重视此事,在一个月内连续三次作出批示。

1952年去山东视察之际,对许世友说,:我怀念他!

后亲自到黄祖炎墓地吊唁。

黄祖炎到底是何人,为何毛主席对他如此关怀?凶手又是何人,为何要刺杀黄祖炎?

男子击中黄祖炎后,现场一阵有点慌乱,随即,他又向邻近的部、处长的座上,连开两枪,所幸,男子在惊慌失措下,没有打中人。

当时,也有人迅速反应了过来,厉声高喊道:“有坏人,赶快抓坏人!”

邻近的人便向凶犯扑去,准备将其制服。

或许是早已下定了必死的决心,凶犯不愿被生擒,于是举枪对准了自己的脑袋,扣响了扳机。

根据事后调查,刺杀黄祖炎的凶手正是惠民军分区宣教科副科长——王聚民。

据后来查证,王聚民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县的一个地主之家,父亲曾是村里的恶霸。

抗战时期,或是为了给家里一份保障,王聚民伪装成良民,混入了八路军队伍,后来土地改革,触动了他家里的利益,他为此心生抱怨,长期装病在家休养。

据后来村民举报,王聚民在抗战期间,还向敌人告密,出卖了两名地下党员。但当时并未被揭发。

建国后,当时国家百废待兴,需人投身建设。

1950年11月,王聚民顺势进入了惠民军分区,在宣教科担任副科长。可此人不但没有感念组织的培养,还想着用自己的职权,为自己的恶霸地主父亲正名,结果可想而知,遭到了组织的拒绝。

为此,他更加仇恨党及党的土改政策。

恰巧,1951年初,全国开展镇反运动,3月初,惠民军分区,收到了王聚民家乡群众联名写来的揭发信,主要揭露了王聚民的父亲恶霸地主的身份和王聚民本人曾出卖地下党员的问题。

可当时惠民军分区领导还未来得及处理这件事时,王聚民也知道了自己被举报的事情,原本心里就有怨恨的他,认为自己终究逃不过惩罚,变得极端,决心报复。

这才有了3月13日的那场悲剧。

事件发生后,对王聚民所在单位进行了严肃的处理。紧接着黄祖炎遇刺的消息汇报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那里。

毛主席得知后,十分震惊,悲痛不已,在一个月内对此事连做了三次批示。

1951年3月18日,毛主席亲自拟写了一份通报。

在通报中,毛主席对黄祖炎同志的牺牲,感到惋惜,表示要对王聚民这种暗藏在党内的反革命分子要保持警惕,严防反革命报复。

与此同时,表示必须要认识已有少数反革命分子混进来党内,决不可掉以轻心。应当从现在就应开始注意这个问题,特别注意考查类似的可疑分子,一旦发现,决不姑息。

事后中共山东分局,向所属单位发出了一份指示,其中总结了这次教训:对于黄祖炎同志被刺,归结于保卫工作的松懈无力,应当加强保卫工作等。

毛主席看过后,第二次作出批示,在其中,毛主席对山东分局的指示表示了肯定,并又一次强调党内、军内务必重视此事。

次月12日,罗荣桓、罗瑞卿等政治部、公安部干部领导,就黄祖炎遇刺的事情,联名给毛主席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

毛主席看完后,第三次作出批示,其中再次强调全党全军若发现类似王聚民这样的人,务须注意及时处理。

而这一次毛主席是以个人名义发往全国的。

至此,在一个月内,毛主席对一名烈士,连续作了三次批示,可以说在党内,军内都是史无前例的。

而其中缘由,除了毛主席对镇反运动的重视外,还有就是他和黄祖炎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

也正因为此,在黄祖炎牺牲后,毛主席时常怀念起他,甚至在之后亲自前往其墓地吊唁。

1952年10月26日,毛主席来到山东视察。

27日,毛主席在听完山东分局为他视察作的安排后,突然向许世友,询问起了黄祖炎同志。

得知其葬在四里山时,毛主席说道:

我想去看看。自1938年初延安一别......到如今已经14年了。没想到那一别竟是永别,我很怀念他!

为此,在许世友等人的陪同下,毛主席来到了四里山。

黄祖炎的墓在烈士陵园的最高处,毛主席从山脚,一路沿着蜿蜒山路向上走,当看到黄祖炎墓地时,他加快了脚步。

不一会就来到了墓前,毛主席表情凝重,默默致哀,并深鞠一躬,伫立良久。

无疑,此时此刻,毛主席脑海里想起了他和黄祖炎在一起的革命经历......

黄祖炎,18岁那年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进而投身革命,第二年光荣入党。

在之后短短三年里,得到了快速的成长,成为了中国工农红军28纵队政委和书记,在此后指挥部队参与了反围剿,立下不少功劳,受到党中央的表扬。

不久后,黄祖炎担任苏维埃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在这期间,黄祖炎始终拥护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正确主张,反对王明的路线,遭到打击。

毛主席为了保护他,毅然让他担任自己的秘书,毛主席对他的这份信任,让黄祖炎一直铭记于心。

在担任毛主席的秘书期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持毛主席的正确主张,协助毛主席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了毛主席的得力助手。

除了在工作上,黄祖炎还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毛主席。

1934年秋,毛主席在于都指导赣南省的扩红工作时,因为长期劳累过度,最终病倒了。

看着躺在床上,发着高烧的毛主席,因为长期没有营养补充,瘦的额骨突起,眼窝凹陷,黄祖炎心里不是滋味。

可此刻,于都又没有医生,黄祖炎急得不行。

赶忙找到警卫员吴吉清:“你赶快向中央政府汇报情况,赶紧派一个医生过来!”

当时接到电话的正是张闻天,他得知情况后,当即请中央红色医院院长傅连暲赶往于都给毛主席治病。

傅连暲

黄祖炎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才有了着落。因为傅连暲是当时有着“红色华佗”的称号,他来了,准没事。

可想起瑞金到于都隔了近200里,而且当时交通不畅,傅连暲何时才能赶到呢?

可此时也别无办法,黄祖炎日夜守护在毛主席身边,一边照顾着毛主席,一边焦虑的等待着。。有时候,还跑到门口去探望,终于在毛主席患病后的第三天傍晚,盼来了风尘仆仆赶来的傅连暲。

黄祖炎悬在心里的石头这才落下,他赶忙上前迎接,然后将傅连障引到毛主席的卧室。

傅连暲给毛主席作了一次全面的检查,确诊毛主席是患上了恶性疟疾,然后就给毛主席注射了奎宁和咖啡因。

傅连暲刚从卧室出来,黄祖炎就急忙跟了过去,焦急的问道:“傅院长,毛主席的病情怎么样?”

傅连暲表示毛主席是患了疟疾,黄祖炎又赶忙追问道:“疟疾好得快吗?”

傅连暲回答道:“会很快好的。”

黄祖炎这才舒了一口气。可当天晚上,黄祖炎还是时刻惦记着毛主席的病情,几乎一夜未眠。次日,一大早,黄祖炎便起来去看望毛主席的病情,得知有了好转,他紧张的心情又略微松驰了一些。

但依旧不敢马虎,时刻关注着毛主席的动静,以便随时给毛主席送水、送药更换毛主席头上裹着降温的冷毛巾。

经过傅连暲的医治和黄祖炎的悉心照顾,毛主席恢复的很好。

几天后的早晨,毛主席早早醒来,特意到黄祖炎、傅连暲住的房间,对他们说道:“这几天你们辛苦了吧!”

黄祖炎关心道:“您病还没好就起床,您要多休息。”

毛主席微笑着亲切地说:“我好了!”

傅连暲也还不放心,于是又给毛主席量了一下体温,见状,黄祖炎也走过去,悄声问道:“傅院长,怎么样?好了吧?”

傅连暲拿起体温计一看,高兴地说道:“已经退烧了。”

多日愁眉苦脸的黄祖炎,终于绽放了笑容。

可毛主席这会刚刚病愈,就开始加班加点工作。

黄祖炎见了又担心起来,他知道毛主席的性格,于是找到傅连暲说:“傅院长,请你劝一劝主席,让他多休息几天吧!”

傅连睡摆了摆手,无可奈何地说:“我劝过了,没有用。毛主席说局势很紧张,休息是做不到的。”

黄祖炎也没办法了,只能和傅连暲一起多留心一下。

与此同时,毛主席对黄祖炎也很关心,在长征前,黄祖炎得了一次严重的肺炎,持续高烧,要不是邓颖超把自己的马让出来驮了他一段,他就有掉队的危险。

毛主席知道后,特意找到他,半开玩笑的说道:“你要是能戒了烟,那我就戒饭了。”

实则是用激将法,劝黄祖炎把烟戒了。

黄祖炎也知道毛主席的好意,在之后也果断把烟戒了。

1938年,毛主席派黄祖炎去赣南协助陈毅等同志组建新四军,而这一别就是14年之久,再一次看到时,竟是永别。

毛主席在墓前伫立良久,久久未能平静。

而事实上,在毛主席身边的4年里,可以说毛主席影响了黄祖炎一生。

毛主席的革命精神,工作态度,还有那广阔的胸怀,都深深的影响着黄祖炎,在他之后的工作中,他一直都是这去践行的。

他时刻牢记毛主席的教诲,勤勒恳恳,一心扑在党的事业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也不在乎地位高低,更不怕流血牺牲。

那一别后,黄祖炎先后担任中央长江局高干训练班主任、新四军2纵4师副政委等职,参加指挥了许多战役战斗。

1950年3月,黄祖炎担任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后又兼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

工作时,他善于把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意图与部队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机关和部队中很有威信。

遇害那天,他还拖着病体参加了会议。谁也没曾想到,竟发生了那样不幸的一幕。

良久过后,毛主席又俯下身,伸手抚摸着墓碑和碑上“黄祖炎”三个字,深情地说道:“祖炎同志,我来看你了。”

此刻,伟人再也抑制不住对故友的怀念,泪水顺着他的脸颊慢慢地流下来。

过了好一会儿,毛主席对许世友和其他同志缓缓地说道:

“祖炎是个好同志,对党忠诚。他的牺牲是我党我军的一大损失。”

紧接着,毛主席又环顾了一下陵墓四周,看着青山苍翠中遍是烈士陵墓,他感慨地说道:

“青山有幸埋忠骨啊!有这么多人民英雄长眠在这里,乃此山之幸也!”

这一幕,无疑也见证了毛主席和黄祖炎之间深厚的情谊。

黄祖炎牺牲时,年仅43岁,就如毛主席所说:他是个难得的人才, 能文能武, 而且为人忠

诚, 品质好, 办事认真,实为国家的一大损失。

在革命生涯里,黄祖炎的父母,两个弟弟均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黄祖炎一生艰苦朴素,牺牲后只留下了配发的军装和4箱书籍,还有一支派克钢笔,其他什么都没有。

所幸虎父无犬子,他的几个孩子继承父志,在部队、地方政府部门和技术单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颇有建树,也可以告慰将军的在天之灵了!

0 阅读:47

历史课代表小白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