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1053—1110 。 宋济州巨野人,字无咎,号济北,自号归来子。晁端友子。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哲宗元祐初为太学正,累迁著作郎。绍圣初坐元祐党籍,谪监处州、信州酒税。徽宗朝,历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党论起,出知河中府,徙知湖、密、果州,主管鸿庆宫。大观末出党籍,知达州、泗州。工书画、诗词,文章凌丽奇卓,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有《鸡肋集》、《琴趣外篇》。
十七岁时,随父亲晁端友赴任杭州,期间他写下了《七述》一文,以描绘钱塘的风物之盛丽和山川之秀异。此文深得当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赞赏,苏轼读后赞叹不已,并称其“于文无所不能,博辩俊伟,绝人远甚”。
他的诗以古体为多,七律次之,善学韩愈、欧阳修,骨力遒劲,辞格俊逸。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今存词160余首,写景、咏花、赠和、悼亡而外,多写贬谪生涯和田园风光,不作绮艳语。其词风颇能追步苏轼,但缺乏苏词的旷达超妙,而趋于凄壮沉咽。
村居即事 北宋 · 晁补之
小麦青青大麦稀,蚕娘拾茧盈筐归。
放牛薄暮古堤角,三四黄莺相趁飞。
首句“小麦青青大麦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时节田野的景象。小麦已经郁郁葱葱,生长茂盛,而大麦则显得稀疏一些,这种对比既展现了田野的层次感,也暗示了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和时节特点。青青的小麦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大麦的稀疏则可能是为了突出小麦的茂盛,或是反映了当时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和生长情况。
次句“蚕娘拾茧盈筐归”:诗人将视线从田野转向了勤劳的蚕娘。蚕娘忙碌地收集蚕茧,满载而归,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繁忙与充实,也体现了农家妇女们的勤劳与智慧。盈筐的蚕茧象征着丰收的喜悦和劳动的成果,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温馨而朴实的色彩。
三句“放牛薄暮古堤角”: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将画面切换到了傍晚时分的古堤旁。放牛的孩童或牧人趁着薄暮时分将牛群带到古堤角休息,这一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古堤角作为背景,既增添了画面的历史感,也寓含了乡村生活的古朴与宁静。
末句“三四黄莺相趁飞”:诗人以黄莺的飞翔作为全诗的收尾,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灵动与生机。三四只黄莺在空中相趁而飞,它们的欢快与自由仿佛也在为这宁静的乡村生活添上几分乐趣。黄莺的飞翔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乡村生活和谐美好氛围的巧妙烘托。
夏夜雨意 北宋 · 晁补之
凝云遮汉月不舒,微电时照东南隅。
风条不动柱础湿,初夜深砌吟蝼蛄。
首句“凝云遮汉月不舒”:诗人以“凝云”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厚重而密集的云层遮住了明亮的月光,使得夜空显得阴沉而压抑。“汉月”通常指明亮的月亮,而“不舒”则表达了月光被遮蔽、无法舒展的景象,为全诗定下了朦胧而神秘的基调。
次句“微电时照东南隅”:在这阴云密布的夜空中,微弱的电光偶尔在东南角闪烁,为这沉闷的夜晚增添了一抹动态与不安。这里的“微电”可能是指雷电初现时的微弱光芒,预示着雨夜的即将到来。同时,电光的闪烁也打破了夜空的沉寂,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三句“风条不动柱础湿”:诗人转而描绘雨前的静态景象。尽管风已经带来湿气,使得柱子的基座变得湿润,但窗外的枝条却似乎并未受到风的吹动,保持着静止的状态。这种静与湿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雨夜前的沉闷与压抑。
末句“初夜深砌吟蝼蛄”:随着夜晚的深入,蝼蛄(一种昆虫)在深深的石墙间吟唱起来,打破了夜晚的寂静。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关注与感慨。同时,蝼蛄的歌声也似乎在诉说着雨夜的故事,为全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与诗意。
《夏夜雨意》通过凝云遮月、微电闪烁、风条不动、柱础湿润以及蝼蛄吟唱等细节描绘了一幅夏夜雨前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之美与内心之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雨夜前的静谧与神秘以及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感悟。
蒲萄 北宋 · 晁补之
蒲萄新条易扶疏,椿花锁碎满庭除。
旱乾只喜雨破土,潦润不忧河决渠。
首句“蒲萄新条易扶疏”:此句直接点题,描述了葡萄新发的枝条生长茂盛、易于扩展的情景。“扶疏”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枝条繁茂、枝叶舒展的状态,展现出葡萄生命力的旺盛。
次句“椿花锁碎满庭除”:诗人转而描绘庭院中的另一种景象——椿花。这里的“锁碎”可能是形容椿花细碎而繁多的样子,它们开满了整个庭院,与葡萄的繁茂相映成趣。这一句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庭院中生态的多样性。
三句“旱乾只喜雨破土”:诗人将笔触转向自然环境的变化对葡萄生长的影响。在干旱的时节,葡萄树最期盼的就是雨水的滋润,以使得土壤得以松动,根系得以深入发展。这里的“只喜”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葡萄树在逆境中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末句“潦润不忧河决渠”:在雨水过多的季节,虽然庭院乃至周围的水域可能会变得涝润,但诗人却用“不忧”二字表达了对葡萄树的信心。他相信即使河流泛滥、渠道决口,葡萄树也能凭借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安然无恙。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葡萄树生命力的肯定,也寄托了他对自然生态平衡的乐观态度。
同柳戒之夜过三学院 北宋 · 晁补之
步月寻溪过佛斋,溪边石藓湿芒鞋。
虚窗独卧听松竹,半夜一山风雨来。
首句“步月寻溪过佛斋”,开篇即点明了时间、地点与行动。月光皎洁之夜,诗人与友人柳戒漫步于溪边,寻路前往佛学院。这里的“步月”二字,既写出了月色的明亮,又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寻溪”则暗示了路途的曲折与探索的乐趣;“过佛斋”则直接点明了目的地,为全诗增添了一抹宗教文化的色彩。
次句“溪边石藓湿芒鞋”,进一步描绘了溪边的景象。溪水潺潺,石藓丛生,诗人在行走中不慎将芒鞋沾湿。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生动与真实,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亲近与体验。同时,“湿芒鞋”三字,还隐含了一种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句“虚窗独卧听松竹”,笔锋一转,将画面切换至诗人独卧佛斋的情景。此时,友人或许已离去,只留下诗人一人在虚窗之下,静听松涛竹韵。这里的“虚窗”二字,既指窗户的空旷与透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独卧”则强调了诗人的孤独与自在;“听松竹”则是对自然之音的聆听与感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境界。
末句“半夜一山风雨来”,以风雨的突至作为全诗的收束。在诗人静听松竹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雨席卷了整个山林。这一景象的描绘,不仅增强了全诗的动感与张力,也寓含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幻莫测。然而,对于诗人而言,这场风雨或许正是一种洗礼与考验,让他在宁静与动荡之间更加坚定了内心的信念与追求。
晁补之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夜探访佛院、独卧静听山风雨的清幽画面。在这幅画面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与热爱,也有对内心宁静与淡泊的追求与向往。同时,诗人还通过对风雨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与豁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