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播出了辽宁舰与山东舰航母共同亮相的新闻,画面中不仅展示了歼15基本型战机,还罕见地呈现了歼15B与歼15D等先进机型的身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歼15B战机在报道中依旧配备的是俄罗斯制造的AL-31F3发动机,而非国产涡扇10B发动机。这不禁让人好奇,国产发动机究竟存在哪些不足呢?
一、歼-15B和歼-15D齐亮相在官方发布的影像资料中,歼-15机群翱翔天际,其中改进型歼-15B以其独特的涂装色彩引人注目。海军的展示原则明确,未经服役的机型不会出现在此类展示中,因此歼-15B的亮相无疑证实了其已正式服役。与网络上流传的歼-15T(寓意弹射型号)不同,歼-15B遵循海空军最新的命名规则,是A型之后的B型弹射版。它不仅具备弹射起飞能力,同样支持滑跃起飞,预示着将全面部署于辽宁舰与山东舰,逐步取代歼-15基本型。近年来,国内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歼-15B得以广泛应用复合材料,有效减轻了空重,提升了载荷能力,无论是载油量还是载弹量都有所增加。
同时,《中国军号》发布的视频中,两架歼-15D的翼尖吊舱顶部设计特征明显,与歼-15D相符,表明其也已服役。作为歼-15系列的电子干扰机型,歼-15D的加入,填补了辽宁舰和山东舰在电子战能力上的空白,提升了整体战斗力。不过稍显不足的是歼-15B用的竟还是俄罗斯AL-31F,为什么不用国产系列呢?
二、AL-31F谈到AL-31系列发动机与中国航空工业的关联,这就要聊到苏联80年代。这款高推力涡扇发动机,作为苏27战机的动力心脏,见证了冷战时期的航空技术巅峰。彼时,中国的航空工业尚处于追赶阶段,自主研发涡扇发动机的能力尚不具备。
以歼10战机为例,其早期规划曾寄望于国产涡喷15发动机,该发动机实为苏联P-29的仿制品,装备于米格23之上。若歼10采用此发动机,性能势必大打折扣。90年代,为加速解放军现代化进程,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70余架苏27战机及其配套的AL-31系列发动机。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中国战机的动力布局,更促使歼10规划调整,转而采用AL-31发动机。同时,苏27的国产化进程加速,衍生出歼11A、歼11B等型号,其中歼11B扮演了关键角色。至2010年前后,中国的主力四代战机几乎全数换装AL-31系列发动机。
随着航母项目的推进,歼15舰载机的研制提上日程,但发动机问题依旧是一座压在中国身上的大山。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国再次从俄罗斯引进专为海军设计的AL-31F3型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满足了舰载机的高湿、高盐等特殊要求,与俄罗斯海军的苏33战机所用型号相同。2012年,歼15定型,所有量产机型均搭载俄制AL-31F3发动机。不过,依赖俄制发动机并非长久之计。其使用寿命短、油耗高等问题凸显,加之中国战机需求庞大,进口难以满足。为避免供应瓶颈,中国在引进AL-31的同时,加速自主研发涡扇10系列发动机。尽管初期遭遇技术瓶颈,如涡扇10A的部队反馈不佳,但至2015年,国产涡扇10发动机已全面成熟。涡扇10B、C等型号相继问世,歼16、歼10C等战机换装国产动力。歼20则暂用涡扇10C,静待涡扇15系列发动机的列装。不过为什么这次歼-15B未能如想象般装上国产涡扇发动机?
三、两个坊间传闻关于涡扇-10发动机尚未应用于舰载机歼-15,业界存在两种主流观点。一种认为涡扇-10的响应速度尚未达标,难以满足舰载机降落时的严格需求;另一种则指出,在高温、高湿、高盐的海上环境中,涡扇-10的稳定性仍显不足。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涡扇-10尚无法让歼-15安心使用。目前,装备于歼-10C和歼-16的涡扇-10B发动机,其最大推力已接近15吨,具体为148千牛。相比之下,国内正在使用的最新型AL-31F系列发动机——AL-31FN-M1,其最大推力仅为137千牛,不足14吨。尽管两者在推重比上相差无几,但推力上的差异却显而易见。那么,为何不换用推力更大的涡扇-10B呢?对于滑跃起飞的舰载机歼-15而言,发动机的推力永远是一个追求极致的指标。推力每增加一分,载荷便相应提升,起飞也会变得更为容易。然而,尽管国产涡扇-10B推力更大,却仍未被选用,反而继续依赖推力较小的进口AL-31F系列。这背后的原因只有一个:国产发动机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
当然,承认这一点并不丢人。国产航空发动机的进步已是有目共睹,涡扇-10现存的那点不足,也终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解决。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在003福建舰上,目睹搭载涡扇-10C的歼-15翱翔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