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从阿里投资者日看到什么?

科技蟹 2021-12-21 15:44:45

2021年的阿里投资者日,与以往相比显得有些波澜不惊。当然,阿里对投资者、分析师的提问,回答也很诚恳详尽。

过去一年,阿里股价低迷。监管之外,还受宏观环境的影响,竞争环境的影响。进入全新周期,面对监管、宏观经济以及竞争,阿里需要做适配性调整。

那么,阿里有哪些新动作?

一、三淘合力

投资者日之前,阿里进行了新一轮组织和人事的调整,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戴珊与蒋凡的任命,阿里将电商业务分为两个板块,分为“中国数字商业板块”、“海外数字商业板块”,戴珊负责前者,蒋凡负责海外。

这个调整首先是剑指海外。阿里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到2036年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根据阿里财报数据,目前阿里生态服务的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达12.4亿,其中9.53亿来自中国市场,2.85亿来自海外。摆在蒋凡面前的任务是,如何加速推进海外市场消费者的增量。

蒋凡委以阿里国际化的重任,戴珊的任务,也很明确,那就是在三大战略之一的“内需”战略下,更好服务国内丰富多元的消费者需求。多端化是阿里过去几年很明确的战略,其中有三个淘,淘宝、淘特、淘菜菜,前者是服务线上消费者的基本盘,后两者是阿里巴巴服务下沉市场的新增量。

戴珊的任命,最被期待的一点是将服务消费者的消费互联网与以M2C模式直接服务制造业、农业的产业互联网的融合。

阿里的电商增长,有三个动力源:第一是用户增长;第二是扩大用户消费品类,增加市场份额;第三是为商家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消费者和产品运营服务。

基于用户场景的差异,淘特、淘菜菜面向淘宝之外的差异化购物场景和购物人群的同时,也在给予淘宝以新用户增长的支撑。值得注意的是,淘特和淘菜菜,一个成立不到两年,一个则不到一年。

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今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2020年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到8000元的互联网人口规模近6亿人。这是淘特和淘菜菜的目标市场。淘特和淘菜菜去重后,年度活跃消费者数量是2.7亿,同比增长200%,这是阿里新增用户主要引擎。

与淘宝原有的体系建设不同,淘特是M2C,为下沉市场提供优质工厂制造的性价比商品,是淘特的立足根本。这也是淘特团队,始于阿里巴巴B2B铁军的原因,因为1688上积累了大量具备出色生产制造的工厂,淘特开设工厂直营店铺,将这些白牌好货直接供给给消费者,省去了品牌和运维成本。

如果说淘特承担着阿里用户增长的重任,淘菜菜承担的任务,则是以高品质、低价格的刚需商品满足消费者需求,通过这些高频品类,增加市场份额的任务,强化平台与消费者关系,不断提升用户粘性。

淘菜菜成立不到1年,定位的社区电商,都是高频消费。当然,与天猫超市等不同,淘菜菜与淘特一样,更倾向于下沉市场和价格敏感消费群,并且社区定位,与用户关系更为紧密。

在标准商品上,淘菜菜一方面是利用淘特的M2C体系,另一方面则有高鑫零售在生鲜、快消品、包装食品上的供应链支撑。淘菜菜的起点,是阿里零售通,原来服务过百万小店,现在有56万家店主转型兼团长,此外还有菜鸟驿站,覆盖国内100多个城市45000多个驿站,菜鸟乡村也陆续将末端网点升级为区域业务代理,这些遍布在城乡人群聚集地的渠道末端,为用户提供了更有温度和便捷的服务。

电商品类中,如服饰、美妆是相对成熟,且渗透率高的,阿里的优势是持续挖掘并引领消费趋势,发现新供给。此外,像家装、食品、生鲜等,线上渗透率不高,但增速快,并且有大量线下供给并未完全线上化。淘菜菜,所锚定的社区团购,很大一部分就是食品、生鲜这些高频消费品。“中国数字商业板块”未来的增长主要依靠之一就是渗透率的提高。

当然,阿里的品类渗透还有在旅游、健康、家装等方面,也有闲鱼这样异军突起的差异化平台。事实上,淘特与淘宝的差异,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相反,多端战略的推进,并未稀释阿里总体的ARPU值,相反,独立平台之间呈现出良性循环。

说到底,这是阿里巴巴推进“多端战略”的思考前提:在保持各个端口灵活基础上,呈现差异化供给,品类渗透上的各个击破,最终带来更高的用户粘性。

二、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结合

2019年开始,产业互联网的概念开始流行,业界认为,未来十年将是产业互联网。关于产业互联网,投资者日上,阿里多位业务负责人也对其反复提及。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阿里的业务做的就是,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融合,二是因为消费与产业的融合是长期渗透之战,而阿里在各个业务板块都已经开始起步。

如菜鸟、阿里云,本身就是toB模式,帮助产业做效率提升的。

正如前面所说的,淘特就在做消费与产业融合的商业实验。淘特的M2C、工厂直营店,就是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融合尝试,淘特、淘菜菜的“产地直供”,也是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实验。

事实上,这次阿里的组织架构和人事调整,不再是以B(面向商家)、C(面向消费者)进行区分,而是以国内和海外市场划分,并且即将负责淘系业务的戴珊,其背景也是原来的阿里巴巴B2B业务。阿里在打破消费与产业之间的边界上,其实是相当激进,却又深藏不露。

阿里在阐述增长引擎中,第三条,“不断为我们的商家,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帮助他们服务好消费者”。

按照阿里的说法,是“提供用户运营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阿里给予商家的服务,不局限于销售更多的商品,还包括商品企划,商品的全生命周期规划、营销,建立品牌阵地和用户触达阵地,甚至还包括,阿里云的云计算服务,钉钉的组织数字化改造,菜鸟的仓储和物流等等。

阿里集团的官网上,阿里对自己的描述是,“我们旨在助力企业,帮助其变革营销、销售和经营的方式,提升其效率。我们为商家、品牌、零售商及其他企业提供技术基础设施以及营销平台,帮助其借助新技术的力量与用户和客户进行互动,并更高效地经营”。这段话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意思,就是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融合。

这也是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今年致股东信里讲的,我们希望最终能够成为一家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结合得更好的公司。

三、将ESG作为价值基础

今年的双11,与以往不同是阿里弱化了GMV,更强调效率之外的一些内容,比如环保,比如公益。在投资者日前夕,阿里公布了多项针对员工关怀的“暖心计划”,而在去年4月,阿里也启动了扶助中小企业的“春雷计划”。

这一系列的动作,是阿里适应新环境的应对和回答,如何处理好平台与商家,平台与社会、环境以及雇员之间的关系。毕竟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存在。

投资者日当天,阿里巴巴宣布将ESG作为价值基础。对内是凝聚价值共识,对外是传达积极的响应信号——阿里必须经得起时间考验,无论是投入环境保护,还是承担社会责任,甚至公司治理层面,都要长期可持续发展。

无论从阿里对增长的描述,抑或是互联网消费与产业的融合,最终指向都是一个关键词——渗透。“渗透”意味着,野蛮生长、大水漫灌的互联网一去不返。阿里以及所有公司都需要坚守长期主义,回到企业愿景和使命的起点初心,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面向未来,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耐力。

互联网进入耐力赛。

1 阅读:191

科技蟹

简介:数码新知,互联网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