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诞生与终结,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哲学问题。宇宙的起点在哪里,又是否有起始之前?在那无尽的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神秘事件?时间的本质何在?它是否可以逆转?它有没有尽头?
亚里士多德曾认为,物体的常态是安稳不动的,仅在受到外力的推动时才开始移动。因此,普遍认知是,重物比轻物下落速度更快。
然而,伽利略的实验推翻了这一观点,通过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他证明了无论物体的轻重,它们落地的速度是相同的。这并非因为空气阻力的微小影响,而是因为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牵引。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月球上,一根羽毛和一个铁球同时着地,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根据牛顿的重力理论,物体在自由落体时,始终受到自身重量的引力作用,这一作用使得物体以恒定的加速度持续移动。因此,力的真正作用并非使物体移动,而是使其速度持续变化。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一直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论是直线还是曲线运动。这些观点在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得到详细阐述,该书于1987年出版,提出了牛顿的第一运动定律。
牛顿的第二运动定律进一步指出,物体在被加速或速度发生改变时,其速度变化的速率与施加的外力成正比。这意味着,如果外力加倍,速度的变化也会加倍。比如,两辆相同的汽车,重量越大的加速度越小。同样,任何两个物体都会互相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因此,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在受到相同加速力的情况下,它们受到的引力相互抵消。
牛顿还表明,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引力就越小。这一定律精确地预测了地球、月亮和其他行星的运行轨道。
通过牛顿的定律,我们意识到,所谓的绝对静止并不存在。
例如,当你坐在椅子上,虽然相对于地球来说是静止的,但相对于月亮或其他移动的天体来说,你是在以固定的速度移动。
当你在公交车上,车上的乘客认为你是静止的,但车下的人看到你正在移动。而你看到车外某个静止物体相对于你正在移动。
这可能令人困惑:绝对静止的标准意味着人们无法确定,不同时间发生的两个事件是否发生在空间的相同位置上。公交车上的你可能会看到一个孩子在跳绳,对他来说他回到了原地,但对你来说你看到的是他跳到了5米之外的地方。
我们坚信绝对的时间和空间,因为我们可以测量它们,感受它们。然而,牛顿的理论却证明了绝对空间的不存在,就像一个无法捕捉的幽灵。
1676年,欧勒·克里斯·罗默第一次证实了光速有限但非常高的速度,大约为每秒140000英里。这个发现最初并未被广泛接受,直到1865年,英国物理学家詹姆士·克拉克·麦克斯韦成功地将电力和磁力的部分理论统一起来,才出现了光传播的正确理论:在电磁场中,存在波动的干扰,光以波浪的形式运动。如果这些波的波长为一米或更长,它们就是我们所说的无线电波;更短的波长则是微波(几厘米)或红外线(长于万分之一厘米);可见光的波长在四十万分之一到八十万分之一厘米之间。更短的波长是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
但牛顿理论已经摆脱了绝对静止的观念。因此,如果光以固定的速度传播,人们必须确定这个速度是相对于什么来测量的。因此,有人提出了无所不在的物质——“以太”。甚至在“真空的”空间中也是如此。正如声波在空气中传播一样,光波应当通过“以太”进行,它们的速度是相对于以太而言的。
那么,光的旅行和空间的变化又将如何影响时间呢?如果空间不是绝对存在的,那么时间又会如何?是什么在影响时间?
这张图展示了一个从黑洞中以接近光速射出的喷流。当物体接近光速时,时间的行为会变得非常奇怪。
我们对时间的理解并不十分深刻。
每个人都会经历时间——确切地说,是每天经历——但我们对时间的理解并不严格和全面。不过,我们确实知道一些事情,尤其是当我们从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角度来看待时间时。爱因斯坦的研究成果教会了我们许多事情:空间和时间是相互联系的,你永远不能比光移动得更快,我们的宇宙有一个有限的年龄,不同的观察者会经历不同的时间段。
这些发现引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现在是时候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了。
我们的宇宙有多大年龄?
根据目前最准确的估计,我们的宇宙已经有137.7亿年的历史。但考虑到狭义相对论,我们知道每个人对时间的测量方式都不同,这取决于他们的速度。地球绕太阳转,太阳绕银河系转,银河系在星际空间穿梭,因此,在不同星系、不同恒星的不同行星上的时间流逝的视角会大不相同。那么,我们如何确定宇宙的“真实”年龄呢?
关键在这里。的确,根据狭义相对论,不同的观察者有不同的时间尺度。但我们的整个宇宙并非完全由狭义相对论所描述,我们用来理解宇宙物质的工具是狭义相对论的“老大哥”——广义相对论。当我们从广义相对论的角度来看宇宙的历史时,我们就会发现宇宙有一个确定的历史。
我们的宇宙在不断膨胀,现在的宇宙比过去要大,比未来要小。特定的时间点和特定的宇宙大小之间有直接的联系。这让我们能够建立一个相当于宇宙时钟的东西,一个已经滴答滴答走了130亿年的时钟。
是的,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也稍微影响了这个时钟,但有了广义相对论这个工具,我们可以消除这些微小的影响,然后计算出“真实”宇宙的年龄,当然,在宇宙其他地方的观察者也可以这样做(前提是他们也发展出了广义相对论,但这是他们的事情)。
光是否也会经历时间?
移动的时钟会走得慢。你在空间中移动得越快,在时间中移动得就越慢,这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最引人注目的结论之一,它也是将时空之间的独特关系可视化的一种方法。这种“时间膨胀”效应在你日常生活中经常体验的速度下是完全不明显的,只有当你接近光速时,时间才会变得不稳定。
那么,如果你的速度越来越接近光速的时候时间对于你来说会变慢的话,那么光本身呢?光以宇宙的最高限速运动,难道光就不会经历时间吗?
有点这么个意思,但也不完全是。我们对时间和空间之间关系的认识依赖于狭义相对论。虽然这个理论产生了各种各样疯狂的结果,但它其实基于一些非常简单的想法,其中最重要的是物理定律普遍性的概念:如果一个现象对一个观察者适用的话,从根本上说,这个现象也适用于所有观察者。
而通过麦克斯韦方程,我们知道,在物理学中光速是恒定的。每个观察者(不管他们的速度如何)都会测量到速度一样的光速。
所以,如果我们想把狭义相对论的知识应用到光速运动中的话,我们会遇到一个小问题。为了问出“光是如何经历时间的?”这个问题,你必须把自己置于一个场景中,在这个场景中你与一束光一起运动,这束光对你来说是静止的。
但我们的物理定律不允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与一束光同行这样的情景并不存在,而没有这样的场景,狭义相对论就会崩溃,没有狭义相对论,你就无法测量空间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所有这些扭曲的思想实验最终得到的是什么结果呢?并不是说光不会经历时间,而是我们对时间的概念并不适用于光。
光甚至不知道时间为何物!
现在有一对双胞胎,哥哥坐着火箭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进行太空旅行,弟弟则乖乖呆在家里。在返回地球这个无聊的行星之前,进行太空旅行的哥哥绕着银河系旋转,玩的不亦乐乎,而弟弟则在地球上无聊地洗衣服。
根据哥哥的说法,这次太空旅行可能只花了几周或几个月的时间,算是一次长途旅行,不错,但是长不到哪里去。不过对弟弟来说,他却忍受了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极度孤独。
这个部分并不令人惊讶,移动的时钟走得很慢,诸如此类的说法我们已经有所耳闻。根据弟弟的说法,哥哥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动,因此经历的时间更慢。
但且慢,哥哥也可以说他才是静止的,而整个宇宙,包括弟弟才是在一直运动的,这完全没毛病,毕竟,相对论就是相对的,没有人的观点是特别的。所以根据哥哥的说法,弟弟应该不会老才对。
那么到底是谁赢得了这场关于年龄的争论?
孤独、缺乏冒险精神、待在地球上弟弟赢了,因为他未曾“回首”。只因哥哥始终沿着固定方向前进,两者的视野才得以完美对应,每个人都可确信自己所见的真实。然而,一旦那飞船减缓、驻足且逆向而行,原先的均衡即告破裂,他们的视线不再重叠。航行中的哥哥将惊见惨淡的真相飞速逼近:地球上的弟弟刹那间衰老不堪,对此,他们束手无策。
可以直观地设想,哥哥与弟弟各处两个截然不同的时空之中,他们拥有各自独立的时间(绝对时间),他们的绝对时间不存在对与错,只需对自身的本体时间负责,他人的时间与他们不相及。
然而,倘若哥哥乘坐的飞船降速,驻停且倒行,再抵达地球,那么他们将共处同一时空之中,持有一致的绝对时间。且飞船在降速、驻停及倒行期间,将承受巨大的反作用力。
基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性原理中的等效原理,这股反作用力与某物的重力效应无异。最简单的设例,假设你在一个密封的升降机中,闭上双眼,机体以9.8m/s²的加速度上升,你无法辨别自己是在升降机中或是站在地面之上。这两种体验是等价的。
而那巨大的反作用力会造成时间的延缓,就如同在黑洞旁时间会因为强大的重力而放慢一样。
当然,通过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也能得出相同结论,只是分析过程会极为繁琐,需要借助复杂的数学模型。相较之下,利用广义相对论来解析这个情况就显得直观许多。
瞎编此谬论的砖家更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