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千古词帝”李煜,13首愁绪诗词!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2024-10-14 12:34:59

李煜,作为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位皇子,不仅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还有圣人之相,这使得他在太子眼中成为了潜在的威胁,遭受诸多猜忌。而他无意于宫廷中的权力斗争,于是自号钟隐,醉心诗词书画。

李煜本来对政治不感兴趣,即便登上了国主之位,也未曾改变他文人的秉性。他设盛宴,赏乐舞,亲美色,作高谈,逛寺庙,做佛事,日日纵情声色,尽享旖旎柔情。这一时期,他的词作大多围绕宫廷的享乐生活创作,比如《长相思》、《浣溪沙》等作品,深刻反映了他个人的生活情趣及审美倾向。

身为一国之主,面对朝不保夕的局势,他十分痛苦,不愿想,不忍看,索性变本加厉,夜夜笙歌,醉生梦死,委曲求全,以诗词载着忧愁来消磨岁月。然而,宋太祖以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金陵被攻破;,被押往开封,讽刺性地封为违命侯。

国破家亡,物是人非,昨日欢乐虚空,今日凉薄沉重。褪去浮华,困于方寸,境界全变,将家国沦亡的灾难,将人生的恨愁,一并融进他的词里。即便成为阶下囚,李煜仍然保持着南唐的气节和风骨,守住了做人的底线。他的情操,他的童真,他杰出的诗词成就,为他赢得了“千古词帝”的美誉。

亡国后的李煜,住在汴京的礼贤宅,宅内具有江南特色的陈设布置令他触景生情。他的思国之情如同巨浪汹涌而来,而此时,愁绪只能化作一首首诗词。

01 蝶恋花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 五代南唐·李煜

纵然锦衣玉食如旧,歌舞升平如昔,但对李煜而言,世界只剩风声细雨,淡月残云相随。

春日里,桃花笑春风,杏花闹枝头,这绚烂景色非但未能温暖他的心房,反而勾起了他对往昔美好岁月的无尽怀念与愁思。天下之大,他心中的失落与孤独,仿佛无处寻觅安歇之所。

身为末代帝王,更兼词人情怀,李煜以笔抒怀,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失去江山、身陷囚禁的深切悲凉与无奈。

李煜通过春天的消逝、风雨的交加、云月的朦胧,以及对秋千笑声的追忆,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虚幻的意境。

02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 五代南唐·李煜

南唐存国近四十年的基业,方圆三千里的国土,是昔日的骄傲与自豪。

曾经高耸入云霄的楼阁殿宇,如今早已荒废,宫廷苑囿中如梦似幻的嘉树美卉也已被杂草淹没、缠绕。在如此安逸美好的生活,怎么会国破家亡的呢!

如今李煜沦为臣虏离乡千里,前途未卜,在这异国他乡寄人离下,仰人鼻息,昔日的英姿和青春在忧愁中逐渐消逝。

记忆中的百尺楼、绮霞阁,是何其高大华丽,犹记得被迫匆忙离开故土、辞别宗庙的那一刻,那是他心中最为痛楚的记忆。乐坊的宫娥还为他演奏离别之歌,似乎成了对过去辉煌的最后挽歌。听着那哀怨伤感的乐曲,悔恨和锥心之痛萦绕胸间,他有口难开,唯有对着宫女默默垂泪。

这画面充满了讽刺与悲凉。一方面,乐声的继续似乎是对往日繁华的无情嘲笑;另一方面,垂泪对宫娥,又透露出词人在失去一切后,唯一能倾诉的对象仅剩这些同样命运多舛的女子。

03 忆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 五代南唐·李煜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对失去的国家、往昔美好时光无尽的怀念。故国的人和事都不断浮现在李煜的脑海中。

平日里,他有苦难言,心中有恨难抒,内心积压的无尽悔恨与哀伤,唯有在梦中才得以释放,感到自由。梦,成为了他逃离现实、回望过去的唯一途径。

如昨夜梦回江南,又见赏春时节,睹皇家园林中香车宝马、络绎不绝的南唐宫廷昔日的盛况和皇室的显赫。

花好月圆、春风和煦,本是享受生活的大好时节,在李煜的内心一切都已成追忆。

04 望江南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肠断更无疑。

—— 五代南唐·李煜

“多少泪”即“多少恨”之续写,悲情更苦,离恨更深,他降宋后,这孤独而耻辱的监禁生活是多么凄惶和苦闷。李煜曾在信中对旧日宫人慨叹:“此中日夕,只以泪洗面耳。”短短二十余字的词中便三次出现“泪”,泪可流,“心事”却不可说,一是满腔悔恨无法说,二是故国情怀不能说。而且这泪水昼夜横流,尤其此时听到凤笙鸣咽般的鸣奏,泪流不止,更令人肝肠寸断,心痛欲绝,悲伤达到极点。

时日渐移,北宋开宝九年十月,身体一直健康的赵匡胤突然暴毙,其死因在皇室档案和正史中均未详细记载,只简要提及了地点和寿数。这一反常现象引发了众多猜测,其中大多数怀疑指向了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赵光义在赵匡胤死后迅速入宫夺权,而宋皇后只对赵光义说了一句“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如此顺利继承皇位成为宋太宗。他上台后,不仅未按照礼制在第二年改元,反而迫不及待地改元为太平兴国元年,并对曾助他夺权的大臣进行封赏,这些行为加深了人们对他篡位之心的怀疑。

赵光义即位后,实施了一系列文治政策,其中重建并合并三馆为“崇文院”是一个重要举措。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宋朝的藏书,也展示了赵光义对文学的喜爱。然而,他对待李煜的态度却截然不同。李煜投降后,其珍藏的名家墨宝和古董书画被运至宋朝,并被赵光义归置于崇文院。赵光义故意让李煜参观这些藏品,以刺激他的情感。更为过分的是,赵光义对小周后产生了不轨之心,多次强迫她入宫侍寝,并命宫廷画师将这一过程描绘下来,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熙陵幸小周后图》。小周后遭受了极大的屈辱和折磨,回到李煜身边后,面对怯懦的李煜,她的痛苦和悲伤无法发泄,只能默默承受。

面对这一切,李煜虽身为亡国之君,却无力反抗,只能逆来顺受,借酒消愁,将所有的痛苦和愤怒化为词篇。

05 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 五代南唐·李煜

冬去春来,春风拂过小院,唤醒了沉睡一冬的草木,杂草变得绿油油的,柳树的嫩芽也相继绽开。他独自凭栏,久久无言,虽然天地重见生机,李煜却再无从前的心境去赏月赏乐。有限的春景与无限的愁情形成鲜明对照。

庭院中的竹声与新月依旧如当年,仿佛将他带回了往昔的岁月,那时的一切都还历历在目,只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想当年,池水刚解冻,便举办迎春天的宴会,舞罢歌歇之后,画楼深处暗享缠绵。

再看如今,鬓边的白发如霜似雪,身体渐渐衰老,被俘两年之间,李煜与旧臣、后妃难得相见,行动言论没有自由,笙歌筵宴都歇,有时贫苦难言,这残躯败体如何能承受思念故国极度之痛?

06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

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 五代南唐·李煜

生而为人,谁能一生不遭遇“愁恨”?唯独我的“愁恨”与常人不同,独自承受着无边的悲凉与灵魂的消磨。

江山尽失,身囚异国,只能梦归故地。醒来后却发现自己仍然身处异乡,梦境化为乌有,除了自伤落泪,我还能怎样?

遥想当年那繁华盛世,有知心人随侍相伴,秋晴之日登高骋望,秋色无边,胸怀开张,心中充满希望。

而如今被锁在这深院中,再不要梦寻往事了,往事如梦,梦醒成空,其情难忍。他的故国,他的地位,他的生活,都已经不再存在,都已经成为了一个遥远的梦。

这首词如李煜脱口而出,明白如话,纯用白描,变成绝唱。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无依无靠。

07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五代南唐·李煜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拾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满院的梧桐孤独而寂寞,青幽幽的庭院被笼罩在凄清寒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后的别离之苦。悠悠的愁思密密地缠绕在心头,无处诉说,只能独自下咽,真正是别样的滋味哏在心头。

这首词是李煜反映亡国之痛的作品中较著名的一首,百般写情,感人至深。词词句句极尽含蓄、极尽委婉。这种无声、孤独的隐忍让后世读者感同身受他失去自由后愁绪纷乱、难以排遣的痛苦,从而触动他们的心灵。他以自然率真、饱含血泪的文字魅力写尽亡国之愁,令人肠回心倒、不胜悲戚。

08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 五代南唐·李煜

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悲凉心境,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郁的哀愁与无奈。

追怀往事,昔日繁华已成云烟,徒剩哀愁可言,以泪洗面耳;面对眼前的景物虽美,却无法排解心中那份悲苦,只会让他更加思念和痛苦。

庭院中,秋风萧瑟,梧桐叶落,阶生苔藓,触目可见,久无人至。李煜枯坐室中,百无聊赖,便懒怠卷起帘子,反正终日无人造访。据北宋王《默记》记载,李煜的住处只有一个老卒奉旨守门,他不许任何人进入李煜的住处。如囚徒般的生活是何等难堪?一句“终日谁来”看似反问,实则李煜内心深处的凄凉叹息,令人不忍卒读。

寒夜漫漫李煜辗转难眠,身为亡国之君,他无比思念故国。“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菜”,东吴末帝孙皓为了抵抗西晋军,依靠长江天险,用铁锁链横截大江要害堵截晋船,但最终依然难逃失败灭亡的命运。

而今自己也同为亡国之主,曾经的权势与辉煌,如今却如同被深埋地下,而他那曾满怀的壮志豪情,也只能在荒草间逐渐消散。

夜幕降临,凉意渐起,在月华高悬、天空如洗的夜晚,不禁想起昔日南唐的玉楼瑶殿玲珑楼阁。清澈皎洁的月光铺洒而下,它们的倒影定会投映在荡漾的秦淮河水中,昔日的一切皆成虚空,徒留回忆与幻想。

然而,如今人已去,繁华也幻变成空。词中多处景物均被李煜注人锥心伤痛,读来令人凄咽怅惘、低回不已。

09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五代南唐·李煜

相比前一首《浪淘沙》,这首词的意境更为凄苦,亡国后深切的悲痛感与无穷尽的恨意。晚清学者王闿运曾评论此词“高妙超脱,一往情深”。

暮春时节,夜雨绵绵。半夜梦醒的李煜听着门帘外传来潺潺雨声,身盖薄衾,经受不住五更时分的冷寒,内心更觉凄切。

回想刚才的梦境,梦中的自己多么欢乐啊,仿佛回到往日,饮酒作诗、长歌醉舞。只有在睡梦中暂时忘却自已是羁旅之客的身份,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官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而环顾四周,黑暗、冷清、夜雨、身寒,这是个多么残酷的现实!是无尽的痛苦和悔恨。

独自一人时,告诫自己不要独自在高楼上凭栏远眺,因为抬望眼,无限江山尽入眼底。旧时那自由自在、欢乐天堂般的江山也曾属于自己啊,可如今呢?流连异乡,想见故国都是难上加难,对故国的深深眷恋和失去一切的痛苦。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他感叹离别时容易再见时难,就像流水带走了落花,花落春尽,他的人生也从天上跌入了人间,自己也要和欢乐人生做最后的诀别了,国破家亡,实乃干古之憾也!今昔对比,一个是天上一个是人间。

10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 五代南唐·李煜

李煜身为帝王,他原本享有无上的尊荣与奢华,从繁华到衰败的剧变,降宋后的生活实况和囚居心境。

昨天夜晚,窗外秋风秋雨交加,窗帘和床帐都被秋风吹得满耳飒飒秋声,令人心烦,不胜凄凉与惶恐。

屋内唯有孤灯残漏相伴,身拥寒衾,更漏中的水已经漏尽,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这是李煜从未感受过的环境,想通过睡眠来逃避现实的残酷,但孤独、悔恨迫使他不得不面对现实,试图摆脱“起坐不能平”的心情。

曾经身为至高无上的国主,如今却因贪生怕死在宋朝受尽屈辱;强敌入境时,因识人不明错杀忠贤;敌兵进宫后,失去自焚的勇气,竟祖肉出降;赵光义得寸进尺,凌辱爱妻……一切都涌上心头,他痛苦地看着自己因恐惧和侥幸而苟延残喘的可恶面目,多么令人鄙弃!该如何从中解脱呢?

他仿佛自言自语的安慰,“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人生如梦,过去的事情就让它如水般流逝吧。这种遮遮掩掩、自我安慰的口吻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假如“浮生如梦”的劝慰无法消解内心苦闷,那就借酒浇愁吧,直到进入“醉乡”方可忘掉那些悲愁。此外,别无他法,通过醉酒来忘却现实的痛苦,因为只有在醉乡中,他才能暂时找到一丝安宁与平静。

11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五代南唐·李煜

李煜身为南唐的末代君主,他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他原本过着优渥的帝王生活,但随着国家的衰落与覆灭,他被迫从帝王的高位跌落到阶下囚的境地。这样的巨大落差,无疑给他的心灵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情感土壤。

以花喻己,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季节,然而林花却在这个季节中凋零,匆忙之间繁华刹那消散。刺骨的疾风骤雨紧随其后,轮番摧残着“春花”,让它们更快地凋零。朝来寒雨,晚来冷风,面对残酷的环境摧残,李煜束手无策,只能长叹“无奈”,其怯懦卑微的心态跃然纸上。

饱经风雨的“春红”凋零惨淡,美人面颊上“胭脂”失色垂泪。人和花都惨遭摧残迫害,不得不遗下沉醉与迷恋、愁恨与哀思,“剪不断,理还乱”。几时才有落花重返枝头、离人重归故土的一天呢?怕是不可能了,人生常怀忧恨。

自然界的流水总是东去无法回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12 望江梅二首

其一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滚轻尘。

忙杀看花人。

其二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 五代南唐·李煜

李煜的两首词分别追忆了江南的春与秋,春之篇洋溢着轻快的情调,色彩温暖,描述了故国春天的繁花似锦和秦淮河的繁华热闹;而秋之篇则情调凄清,色调寒冷,展现了南国秋色的寒凉和李煜内心的清冷。

他以“闲梦远”为起点,透露出对故国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孤寂的无奈。李煜在宋朝仍坚持填词编曲,其作品流传民间,受到文人骚客的赞赏。

然而,这引来了赵光义的不满,他认为李煜对故国的怀念是对他这个皇帝的不敬。于是,赵光义派徐铉前去试探李煜,结果徐铉见证了李煜对故国的深深思念和悔意。生性多疑的赵光义得知李煜后悔错杀潘佑等忠臣后,不由得重新考虑李煜的生死。两人并不知,这次会面竞是永诀。

偏偏在这时,李煜在乞巧节的生辰宴上,他再次被故国的记忆所触动,挥笔写下了《虞美人》,表达了对故国的无尽思念。这首词成为了他的“催命符”,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

13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五代南唐·李煜

年年春花烂漫开,岁岁明月仲秋圆,可我这一年又一年的(囚禁)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啊?因为他触景生情,想起了许多往事。往事如烟,今日悔不当初,更不知道还有多久才能忘却!

昨天夜里,小楼上吹来了一阵又一阵的徐徐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不由想起了故国,但此时的他已不再是故国的君主,可往事已不堪回首,这只会让我更加难以承受!

精雕细刻的楼榭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及宫殿应该都还在吧,只是曾经的红颜(喻指繁华或帝王的身份)已经改变。要问我心中究竟能有多少哀愁,就像这滔滔不尽的一江春水,日夜不息,滚滚东流。

礼贤宅内传来的歌乐之声让赵光义深感不满,尤其是当他听到《虞美人》的词句后,对李煜不加掩饰的故国愁思愤怒达到了极点。他深感李煜的诗词在宫外引发了极大的反响,尤其是对于南唐旧民而言,只要旧主尚在,他们便对复辟心存希望,这无疑在无形中对赵光义的统治构成了威胁。加之赵光义正筹备御驾亲征北汉,他绝不能容忍汴京出现任何差错。于是,赵光义对李煜起了杀心。

他选择在李煜的生辰之日,以皇帝的名义赐给他一杯毒酒。所用的毒药名为“牵机药”,这种毒药会慢慢破坏人的中枢神经,让人死状惨烈。据史料记载,李煜喝下毒酒后,躯体产生了强烈的抽搐,死后头部和足部相叠,整个过程痛不欲生。在北宋太平兴国三年七月初七,李煜在礼贤宅离世,终年四十二岁。赵光义将他的生日变成了忌日,千古词帝就此魂断汴京。

李煜的死讯传出后,赵光义表面上装作刚知道的模样,假意哀悼,下令废朝三日,为李煜举行隆重的丧礼,并追封他为吴王、追赠太师,以王礼将他安葬在洛阳北邙山。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