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四野42军及各师师长、政委都有谁?后来结局如何?

孤云看过去 2024-04-24 02:43:36

四野42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

第五纵队是东野12个纵队中成立最晚的之一,也是五大野战军中唯一用“第五纵队”作为番号的。因为这个“第五纵队”在当时已经是个一个专有所指的名字,所以其他各野战军都避开“第五”这个序号,不用。

东野第五纵队成立于1948年3月31日,组成部队的分别是以由辽南军区警卫营、庄河保安团、安东保安1团、辽宁军分区警卫1团和从延安炮校调进的部分干部组成的辽东军区独立第1师;由通化支队、靖宇支队以及山东和华中挺进东北部分部队组成的独立第2师;由安东保安司令部,辽宁军分区三分区基干1团、四分区独立1团、安东保安3团组成的独立第3师。

好了,接下来老丁叔就和大家说一说:1948年,四野42军及各师师长、政委都有谁?后来的结局如何?

一、42军军部

42军军长前后两位,首任是万毅,万毅不久调特种兵司令任司令员后,42军职务由副军长吴瑞林接任。

军长万毅,东北军出身,他早年是少帅的警卫,29岁开始担任东北军第109师第627团中校团长,西安事变后,他一度被逮捕入狱,1937年10月获释后,在东北军第57军第112师任第672团上校团长,在南京保卫战全团牺牲,只有他幸免于难。

早在1935年,万毅就与在东北军从事统战工作的刘澜波等人结识,慢慢地了解了中共的主张并同情中共的处境。1938年3月万毅成为中共特别党员。1940年9月,时任第57军第111师第333旅代旅长的万毅与师长常恩多发动针对与日军勾结的57军军长缪澄流的“九·二二”锄奸运动,将反共和勾结日军的缪澄流赶出了部队。然而,他却被111师132旅旅长孙焕彩逮捕,关进了鲁苏战区监狱。1942年8月,他在老蒋决定对他秘密处决之前幸运地逃出了监狱,一口气跑到了滨海抗日根据地,找到中共山东分局。后仍被派到东北军111师,组织领导已经脱离顽固派控制的111师,担任副师长、师长。

抗战胜利后,万毅奉命率东北挺进纵队2支队进军东北,先后任东北局委员、山东军区东北挺进纵队司令员,吉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吉辽(辽满)军区辽北军区司令员,吉林军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司令员、政委,第5纵队司令员,42军军长,特种兵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授予中将军衔,先后任炮兵学校校长,二机部副部长,国防部第5部部长,国防科技委副主任兼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部长,陕西省基本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农林厅副厅长,中顾委委员等职,1997年10月31日去世,享年90岁。

吴瑞林是四川巴中人,1915年生,13岁参加革命,17岁加入红四方面军,曾任共青团通江县委书记,少共川东北特委书记,中共大金省委组织部部长兼少共大金省委书记,大金省干部大队大队长兼政委,参加了长征。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先后任中共鲁东南临时特委书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2支队政委,鲁中军区一分区、二分区司令员, 山东军区警备第2旅旅长兼政委,辽东军区参谋处处长,东北民主联军安东军区司令员,辽南军区司令员兼独立师师长,东野第五纵队副司令员,四野42军副军长、军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海南军区司令员,海军南海舰队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南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常务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5年4月21日去世,享年80岁。

政委:刘兴元

刘兴元是山东莒县人,1908年生,早年在冯玉祥部、孙传芳部当兵,1931年5月随部参加对红军进行第二次围剿时被打败,他在溃逃中选择加入了红军,后在红军第4医院政治处任秘书兼俱乐部主任,红军医院政治部巡视员,总卫生部秘书、组织科科长兼青年科长、总务处处长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先后八路军卫生部政治处主任,第115师工兵营政委、师教导大队政委,东进支队政治部主任,教导第5旅政治部主任,滨海军区政治部主任、代政委,山东军区第2师政治委员等。

挺进东北后,他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第2师政委,东满军区直辖第22旅政委,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2师政委,东北军区上干大队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政委,42军政委等。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中南军区干部部部长,广州军区副政委,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革委会主任,成都军区政委,四川省委第一书记、革委会主任,成都军区司令员,解放军军政大学、军事学院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0年8月14日去世,享年82岁。

副军长有三位,分别是吴瑞林,赵东寰,张辑戎

副军长吴瑞林于1949年4月升任军长,上面已经有了介绍。

副军长赵东寰是辽宁法库人,1907年生。他和万毅军长一样,也是东北军出身,不过他参加的是吕正操将军的部队并担任营长。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先后任冀中人民自卫军参谋处处长,第3团团长,八路军第3纵队北上挺进支队司令员,冀中警备旅第2团团长,第3纵队南下支队副司令员,冀鲁豫九分区司令员,辽西军区二分区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参谋长,辽西军区副参谋长,辽吉军区一分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10师师长,东野38军151师师长,四野42军副军长等。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中南军区司令部军训处处长,中南军区人民武装部第一副部长,高级工兵学校校长,军委军事建筑部副部长,工程兵副参谋长,特种工程指挥部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工程兵工程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2年1月30日去世,享年95岁。

副军长张辑戎来自国民党北平起义部队,他原是国军第101军少将副军长,参加起义后,他先后任平津前线司令部第四招待所主任,第42军副军长,河北省石家庄市人委参事室参事,驻市人委军代表等职,1976年去世,享年78岁。

政治部主任:郭成柱

郭成柱是福建龙岩人,1912年生,1929年参加红12军,曾任红一军团2师政治部任技术书记,参加了长征。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先后任115师343旅685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苏鲁豫支队政治部副主任,第1大队政委,教导第1旅政治部主任。皖南事变后,他随部编入新四军,先后任3师7旅政治部主任、政委。抗战胜利后,他随3师开赴东北,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6纵16师政委,5纵政治部主任,42军政治部主任等。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42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委,中南军区干部部副部长,广州军区干部部部长,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2年8月9日去世,享年仅60岁。

后勤部部长:陈挽澜

陈挽澜是四川宣汉人,1913年生,1933年加入红四方面军,曾任方面军总供给部会计,参加了长征。此后,他一直从事军队的后勤供给工作,先后任第129师供给部军实科科长,八路军总供给部军实处处长,河南军区供给部部长,中原军区第2纵队供给部部长,辽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后勤部部长,第四野战军第42军后勤部部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供给部副部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主要仍从事军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先后任解放军通信兵后勤部部长、通信兵副主任,总参谋部通信部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2年10月26日去世,享年69岁。

二、42军下辖四个师,分别是124师、125师、126师和155师1、124师,由第13师改称

师长:徐国夫

徐国夫是安徽六安人,1914年生,1931年参加红军,曾任红4军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红四方面军总部骑兵师第1团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先后任八路军第129师骑兵团参谋长,新编第8旅22团副团长、团长,东北人民自卫军第3纵队第23旅副政委、副旅长,第3纵队第9师副师长,东野第5纵队13师师长,四野第42军124师师长等。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42军副军长,沈阳军区装甲兵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4年8月26日去世,享年90岁。

辽沈战役后,徐国夫率部秘密入关,当车行至河北省青龙县汤道河喜峰口附近时发生翻车事件,师长徐国夫身负重伤,124师师长之责由副师长翟毅东代理。

翟毅东是山东临邑人,1917年生,抗战全面爆发后参加国民党领导的临沂地区抗日游击队,1938年3月起义加入八路军,先后任山东纵队第四支队排长、营长,第4旅第10团参谋长,鲁中军区泰山分区作战科长、10团团长,辽东东进支队支队长,辽南五分区司令员、独立师师长,第五纵队13师副师长,124师副师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二十三、二十一步兵学校校长,政治学院军事教授会主任,济南军区内长山要塞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1974年8月12日去世,享年57岁。

政委:丁国钰

丁国钰是安徽金寨人,1916年生,13岁就参加革命,曾任皖西北少共道委机关总支书记,红25军74师宣传科科长、第5团政委,参加了长征。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先后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4团政治处副主任、1旅2团政治处主任,抗大总校5大队政治处主任、4大队政委,辽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独立2师政委,东野5纵14师政委,四野第42军124师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驻阿富汗首任大使、驻巴基斯坦大使,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北京市委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1977年7月后,任北京市委第三书记、市政协主席,驻挪威大使、驻埃及大使等职,2015年5月11日去世,享年99岁。

2、125师,由5纵14师改称

师长:彭龙飞

彭龙飞是江西永新人,1915年生,14岁参加红军,曾任红六军团18师53团连指导员,54团3营教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先后任晋察冀军区孟县保安大队政委,第4军分区支队长,第8区队区队长,晋绥军区兴岚支队支队长,晋绥军区第20支队支队长、军区教导团团长,辽宁军区保安3旅旅长,沈阳市保安3旅旅长,辽宁独立3师师长,辽宁军区西安军分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东野第5纵队14师师长,四野第42军第125师师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42军副军长,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湖南省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2年6月9日去世,享年77岁。

政委:谭文邦

谭文邦是湖南茶陵人,1909年生,1929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红军,曾任红六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49团副政委,48团政委,参加了长征。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先后任河北省平山县游击队司令员,八路军120师359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教导队政委,717团政治处主任、政委,雁北支队政委、特务团政委,牡丹江军区副政委,合江军区第二军分区政委、司令员,合江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独立第9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四野42军155师副政委、125师政委。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广州军区炮兵政委、湖南省军区政委、顾问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7年8月去世,享年78岁。

3、126师,由5纵15师改称

师长:王振祥

王振祥是山东郓城人,1912年生,早年投军冯玉祥部,冯败后部队改编为第二十六路军,1931年在江西宁都参加起义后加入红军,曾任红九军团司令部参谋,红九军团282团参谋主任,红四方面军骑兵团营长,参加了长征。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先后任八路军129师骑兵团连长、指导员,129师骑兵团营长,骑兵团团长,东北民主联军沈阳工人总队副司令员,辽东军区三分区司令员,东野第五纵队第15师师长,四野42军126师师长,53军副军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华北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军委第一坦克学校校长,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装甲兵司令员,北京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9月23日去世,享年81岁。

师长王振祥不久升为53军副军长,126师师长职务由胡继成担任。

胡继成是安徽金寨人,1915年生,1931年参加红军,曾任红25军第75师223团连长,红十五军团第75师司令部一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先后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副营长,689团参谋长,冀鲁豫支队第5大队大队长,冀鲁豫军区第5纵队2旅6团团长,新四军第3师8旅23团团长、旅参谋长,新四军第3师8旅副旅长,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4师副师长,5纵15师师长,四野42军126师师长等。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广州军区参谋长,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副政委、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16年5月15日去世,享年101岁。

政委:何善远

何善元是江西吉安人,1914年生,1928年参加革命,曾任红六军团18师53团政委,参加了长征。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先后任抗大四团政治处主任,太行山集总巡视团总支书记、山东八路军南进支队政委,延安中央党校二部九支部书记,辽北军区党委员、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民主联军7纵20旅政委,辽宁二军区第二政委,四野第42军126师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中南行政委员会水利部办公室主任兼中南水利局局长,地质部物探局局长,地质部党组纪检组组长、中纪委委员等职务,2005年5月24日去世,享年91岁。

4、155师,由东北军区独立第9师改称

师长:廖仲符

廖仲符是辽宁铁岭人,1913年生,1938年参加八路军,先后任翼豫独立第2师代表兼师参谋主任,八路军第129师冀鲁第1支队副支队长,青年抗日游击纵队第3团副团长,新4旅敌工科科长,冀南军区团长,北安军区第3支队队长、北安保安团团长,龙江军区警备第3旅旅长,龙江军区参谋长,独立第9师师长,东野第五纵队第155师师长,四野42军第155师师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42军参谋长,中南军区司令部工程处处长兼国防工程处处长,中南军区工程兵部主任,广州军区工程兵部主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2001年4月12日去世,享年88岁。

政委:钟民

钟民是江西瑞金人,1911年生,1930年参加红军,曾任中共福建省委兆征县委书记,少共瑞西特委书记,红军主力长征后,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后,他先后任新四军第2支队营长、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皖南第2纵队政治部主任,苏中军区二分区政委,新四军第1师第3旅副政委,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第19旅政委,第1纵队第3师副政委,东北军区独立第9师(155师)政委,四野42军第155师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江西省赣西南区行政公署副主任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赣南专员公署专员,中共赣州地委第二书记,赣南行署主任、中共江西省委委员等职。1954年12月12日因积劳成疾在杭州逝世,年仅43岁,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参考资料:《第四野战军》(中共党史出版社)

0 阅读:3

孤云看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