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陷入印度“陷阱”,郭台铭彻底尴尬了,终于认清现实

倩倩珠珠 2024-02-23 22:01:36

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持续关注相关内容。

老话说情场失意,职场得意。郭台铭这两年情场得不得意我们不得而知,但就职场而言显然是沟沟坎坎满是颠簸。然而是谁让郭台铭这些年如此坎坷呢?

抛弃中国拥抱印度

就在半年多前富士康宣布退出印度159亿美元的半导体芯片合资工厂,而就在郭台铭这次所谓的“提桶跑路”后没多久,又在去年12月份又转而拟向印度富士康注资1282亿卢比,约合110亿元人民币,扩大苹果iPhone在印度的生产能力。

其实刚到印度的郭台铭,也是信心满满的,因为中国的人工成本以及中国制造业人工成本已经超过每小时8美元,而这个数字是东南亚人工成本的2—3倍。

老实说郭台铭的判断没错,在中国飞速发展十几年里人工成本上涨的也越来越快,趁现在还能保住利润的情况下,得赶快寻找下家。

就在这时,在喜马拉雅山脉另一端一个洪亮的声音传了出来“印度~制造~”,郭台铭恍然大悟!回过头,将眼睛望向了南亚次大陆。

在当时郭台铭的眼中他看到的不是印度,他看到的是另一个飞速发展的三十年。

富士康所属的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从1996深圳龙华科技园开始建设开始算起,到2005年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跻身《财富》全球500强只用了九年。

中国的增长速度让世界震惊,当时人们都看到了印度与我国改革开放初时期的共同点,自然对印度本身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选择性屏蔽掉了,毕竟没有人想错过下一个“中国”。

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印度“跨国企业坟墓”的名声在当时就已经小有名气,但莫迪作为新一任的印度首脑,改革的架势还是很足的,从而冲淡了人们的疑虑。

并且在莫迪在此之前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时,就以手腕强硬和重视经济著称。在其担任首席部长期间,古吉拉特邦经济增长率创印度各邦之最。

新政府,新面貌。这也是引起国际市场对印度的空前看好,在此期间不只是郭台铭,包括我国的小米,OPPO,VIVO等一系列企业都在此前后宣布了对印度的投资计划。

而后面的故事我们应该都知道了,即使是做为印度“天降猛男”的莫迪,面对国内反对改革的示威抗议也只能选择妥协。

终于在2021年莫迪政府宣布废止新颁布三部农业法的宪法程序,这也就意味着莫迪经济改革中最重要的土地改革宣告失败。

富士康印度迁厂计划受挫

郭台铭在陷入今天进退两难的境地,是因为早在几年前郭台铭拥抱苹果而放弃中国市场造成的。

而这一决策失误也使得苹果一家独大,而郭台铭也不得不看苹果的脸色行事。

看脸色就看脸色吧,谁跟钱过意不去。

可偏偏美国疯狂打压的华为并没有倒下,而苹果独占手机高端市场,一统江湖的情况也没有出现。

与普遍看法相反,近年来,随着苹果公司的创新能力逐渐减弱,新款 iPhone 的吸引力一直在减弱。因此,过去几年苹果iPhone的销量一直呈现下滑趋势。

IDC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苹果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下降至11.8%,较去年同期下降2.5个百分点。

作为苹果iPhone的主要代工商,富士康(又名鸿海精密工业)自然也受到了这一趋势的冲击。

数据显示,富士康2023年第三季度营收1.1万亿元,同比下降10.2%。同期净利润为63亿元,同比下降25.6%。

其实郭台铭也很无奈,要么同华为继续合作进而失去苹果和美国市场。要么拒绝华为彻底与美国捆绑,这其实很难选择,但是一旦做了选择就要承担与之相应的代价。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2017年7月,富士康宣布计划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投资100亿美元建设一座最先进的液晶面板工厂,承诺为当地创造多达1.3万个就业岗位。这一举措得到了时任美国总统的大力支持和赞誉,被誉为“美国制造业史上最大的一笔交易”。

然而,尽管有乐观的预测,工厂在过去六年的进展却与预期相去甚远。该工厂原定于 2020 年投产,但尚未开始运营。

富士康承诺创造 13000 个就业岗位,但迄今为止只雇用了不到 1000 名员工。因此,该公司不得不改变原来的液晶面板工厂计划。

转而专注于建设电子组装工厂、数据中心、创新中心和其他设施。

这些事态发展让威斯康星州政府和当地居民感到失望和愤怒,由于市场需求变化、成本增加以及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富士康蒙受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这事情还远不止如此。

近年来,富士康在印度的新工厂也未能实现预期增长,导致该公司在印度的20亿美元投资直接损失了一半。

尽管印度政府出台各种优惠措施吸引外资,但富士康在印工厂却因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素质低等问题,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目前,富士康来自苹果的订单正在减少,为了降低风险并增强供应链灵活性,苹果正在探索新的制造和供应链选择来取代富士康。

富士康面临订单减少、过度依赖单一市场、印度扩张不成功、媒体负面报道、转型升级压力等诸多挑战。

如果富士康选择继续与华为合作而不是放弃,它可能仍然是华为供应链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然而,近三年来,华为凭借一己之力成功重建了手机供应链,比亚迪、欧菲光、立讯精密等企业的出现,给富士康的生存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但事情没有如果,郭台铭和富士康面临着转型的压力,而富士康体量太大了很难转过去。但郭台铭自己转就很灵活。

其实郭台铭一直有一颗想从政的心,无奈仕途一直不顺,其去年宣布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支持率最高也只在6%左右徘徊。

无论什么颜色,都没有人正视郭台铭,而郭台铭也很识时务选择在登记的最后一天选择退选。

除留下一堆让人尴尬的抠脚的竞选宣传片外,什么也没有留下。

郭台铭战略失误曝光

在2014年外资纷纷被忽悠到印度之后,大家渐渐发现这好像是一个巨大的杀猪盘,合着投资的意思是我给你们投资,你们赚我投的资。

好家伙!这哪是印度洋啊,这简直就是十字坡,这也不是新德里,这是孙二娘的包子铺!

意识到不对外资企业纷纷割肉离场,留下一大批还在规划中的项目图纸。

而那些已经落地的项目呢,更惨。印度各级政府和官员充分阐释了什么叫“可持续性竭泽而渔”。既要保证外资在印度有一定的营收,也要保证在印度的营收带不走。

据外媒报道,从2014年初至2021年11月的这段时间里,外资企业撤离印度的现象不容忽视。

据统计,共有2783家外资企业宣布关闭在印度的业务,占同期印度外资企业分支机构总数的比例相当显著。

尽管部分企业声称退出是因为“调整经营策略”或“自身方向变化”,但多数企业明确指出,印度当地的监管环境不稳定、关税壁垒过高、行政程序繁琐以及官员腐败等问题,才是导致它们离开的主要原因。

这些企业的撤离,不仅反映了印度商业环境的不稳定和不透明,还可能对印度的经济增长和国际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说实话郭台铭比起亚马逊,小米它们已经算是境况比较好的了。靠“血汗工厂”起家的郭台铭可以算是教科书级资本家。

毕竟印度在外久负盛名,身处“跨国企业坟墓”的郭台铭还是留了一个心眼。

那郭台铭之所以这么有恃无恐的原因,是因为富士康所处的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一个以年轻人为主力的人口大国来说,就业问题算是印度政府最不能马虎的问题之一。

而富士康在印度能提供的工作岗位是以十万计的,也就是事实上印度是需要富士康的。这也是郭台铭在印度可以相对体面一点的原因。

但即便是在富士康在印度相对而言主动一些的情况下,郭台铭依然十分后悔。

据外媒报道因此,位于印度的富士康工厂生产的 iPhone 利润一直低于中国制造的 iPhone。

事实上富士康也在做提高净利润的努力,从去年年初开始富士康,就从国内派遣了大量的工程师前往印度富士康工厂,力求使印度工厂达到中国的速度。

然而情况开展的很不顺利,一方面是因为印度底层工人基本上不熟悉 21 世纪电子制造的强度和复杂性,同时据外媒报道,由于工厂材料成本较高,且有缺陷的手机比例较高。

而富士康一直在努力复制中国的“血汗工厂”模式但在印度并不成功。因此,位于 印度的富士康工厂生产的 iPhone 利润一直低于中国制造的 iPhone。

另一方面,郭台铭自己和苹果公司在中国的经营被中国大陆宠坏了。印度缺乏中国庞大的材料和设备制造商网络,大量的这些制造商通过疯狂内卷削减自己的利润来争夺苹果订单。

但是他们发现。在这里,除了劳动力,其他一切都很贵。

对于郭台铭而言现在后悔显然已经晚了,因为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升级富士康最大的甲方苹果公司,也要求富士康提供“多元化的供应链”,说人话就是多找些中国以外的国家生产。

这也促使富士康不得不继续加大在印度工厂的投资以满足,甲方爸爸的所谓“多元化”要求。

而路是自己走的,华为的重建供应链,也向郭台铭证明了,是富士康需要中国而不是中国需要富士康!

0 阅读:53

倩倩珠珠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