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李讷上学报名,登记表上父亲那一栏,填的竟不是毛主席名字

韩当聊过去 2023-08-31 17:13:12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建国后,李敏和李讷都到了上学的年纪。因此毛主席要将她们送到了寄宿学校读书。

可报名那一天,李敏和李讷带回的需要长辈填写的入学资料,却让毛主席犯了难。

原来在资料登记表上有一栏需要填写父亲的名字及联系方式,毛主席犹豫不决,迟迟未下笔。

恰巧这时家庭保健医生王鹤滨前来为毛主席检查身体,这使得毛主席眼前一亮,当即就在父亲那一栏填上了王鹤滨的名字。

此后两个女儿入学,全校师生都以为李敏李讷的父亲叫做王鹤滨。

她俩也莫名的多了个“王爸爸”,直到若干年后,学校的师生才知道当时和他们朝夕相处的李敏和李讷,竟然是毛主席的女儿。

那么为什么毛主席不愿填写自己的真实姓名?他这么做的真实用意又为何?毛主席与两个女儿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不搞特殊化

毛主席对子女严加管教,不搞特殊化要延伸到延安时期。当时小女儿李讷还不满十岁,毛主席便让李讷前去延安大食堂吃黑豆饭。

当时的黑豆饭难以下咽,但毛主席为了锻炼女儿的适应能力,让她尽快融入群众,才出此下策。

为此他还与妻子江青大吵一架,最后毛主席气愤的将筷子往桌上一拍斥道:

“工人的女儿可以吃黑豆饭,农民的女儿也可以吃黑豆饭,为什么我毛泽东的女儿不能吃黑豆饭?”

建国后,毛主席的两个女儿都到了上学的年纪,他决定将两个女儿送到了北大附中小学读书。

但是入学要填写家庭成员的资料,当看到父亲那一栏的时候,毛主席犹豫了半天,抬起头便看到两个女儿期待又骄傲的神情。

对于孩子而言,父亲的伟大是她们骄傲的资本。尤其是李敏,她在苏联时期便对毛主席有着孺慕之情,在得知父亲便是毛主席时便迫不及待的回国。因此对她而言,父亲就是自己的骄傲。

但显然毛主席并不想让两个女儿打着自己的名号去读书,只见他锁紧着眉头,思考了半天,却迟迟不肯下笔。

直到家庭保健医生王鹤滨来为毛主席检查身体的时候,他才眼前一亮,提笔就在资料表父亲那一栏填上了“王鹤滨”的名字。

毛主席的举动也让王鹤滨感到惊诧,更不要说李敏和李讷内心的失望。但毛主席却微笑的向两个人解释道:

“你们是我毛泽东的女儿不假,但你们也是人民的女儿,父亲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毛主席的本意是不希望子女借着自己的影响力而享受优待,但他这一番语重心长的告诫,也让李敏和李讷大受震撼。

此后她们便在学校用功读书,关爱同学,努力向上,最终成为父亲心中最骄傲的女儿。

在父亲的谆谆教诲下,两个人小小年纪便很懂事。有一次小女儿李讷得了肠胃炎,腹痛难忍。但毛主席身份不便,无法带着女儿去看医生,于是他只能将李讷托付给警卫员。

可医院排队病人的队伍如长龙,一眼望不到头。警卫员本可以向毛主席申请打个批条,提前让医生接诊。但毛主席却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摇摇头说道:

“讷娃看病着急,其他人看病就不着急吗?不能这样做,会耽误别人的时间。”

因此李讷便只能以一名普通员工子女的身份,在医院接受了治疗。动完手术后,李讷睁开眼睛充满希冀的看向门外,可等了半天,依旧没有等来父母的身影。

只有警卫员为她带来了两封信,全部是父亲鼓励李讷的话语,同时毛主席也满怀愧疚的在信中解释道:“讷娃,如今我没法前来看你,希望你可以谅解爸爸。”

尽管毛主席解释了原因,但依旧无法阻挡李讷心中的失望。同样,毛主席对大女儿李敏也是如此,李敏比李讷年长几岁,提前进入了初中。前去报名的时候,父亲让警卫长李银桥陪着李敏前去。

而在填写资料信息时,这一次李银桥将自己的名字写入父亲那一栏,恰好李敏姓李,李银桥也姓李,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李银桥便是李敏的父亲。

不曾想中途一次家长会,李银桥因为要陪毛主席外出公干,只能是家庭保健医生王鹤滨来代替参加。

在填写家长会出席名单的时候,王鹤滨写上了自己的名字。父亲前后不一致让校方大为吃惊,不断询问李敏为何家中有两位父亲,是不是家里发生了变故。

这个乌龙让李敏哭笑不得,但毛主席却不以为意的说道:“都说了我们娇娇是人民的女儿,所以父亲是谁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初中课业繁忙,李敏每次上完晚自习都接近深夜。孤身回家让警卫员都为她担心,于是提议要不要用轿车接送李敏。

可毛主席却不以为意的说道:“全国上下没有比北京更安全的地方,你们担心什么?”

见毛主席对两个女儿严苛的态度,警卫员偶尔也会替她俩“抱不平”。

那么毛主席真的不爱自己的孩子吗?他又为李敏和李讷做了哪些事呢?

父之爱子为之计深远

所谓父爱如山,毛主席对子女的爱犹如大山一般沉默却深重。李敏和李讷都出生在战争年代,风雨飘摇的时代,大人尚朝不保夕,更何况襁褓中的婴儿呢。

毛主席为两个女儿操碎了心,尤其是李敏刚刚出生时,贺子珍因为身体不好前去苏联休养,并执意要与毛主席离婚。拗不过爱人的决定,毛主席只能含泪同意贺子珍远去。

可此时国内爆发了抗日战争,日寇凶残暴力,让毛主席对我国人民深感忧心。

而李敏此时还不到两岁,咿咿呀呀还不会说话,为了女儿的安全起见,又为了安抚贺子珍在苏联的孤苦,因此毛主席不得不忍痛与女儿分离,将她送到了苏联陪伴贺子珍。

但与女儿分离的时光,令毛主席对亲情的渴望与日俱增。后来在延安时期他与江青结婚,两个人诞育了一个女儿。

为了弥补遗憾,毛主席对小女儿李讷无比宠爱,几乎和小女儿形影不离。

那时候他经常抱着李讷前去农田与老乡们聊天, 夜里忙完公务不顾辛苦照看小女儿,似乎将对亲情的亏欠都在李讷身上全部弥补回来。

直到有一天,毛主席收到苏联的来信,得知贺子珍带着女儿即将回国,毛主席喜笑颜开,逢人便说:“看看,我的洋娃娃要回来了。”

大女儿的回归让毛主席激动的彻夜难眠,到了李敏回来的日子,毛主席早早便前来接候。

看着李敏穿着小花裙,扎着两个辫子,毛主席大步流星的走到有些拘谨的李敏面前,满怀深情的抱住了大女儿:“我的小洋娃娃,爸爸终于见到你啦!”

父女团圆,让毛主席忍不住潸然泪下。他得知此时的大女儿还没有中国名字,于是给她取名为“敏”:

“敏有很多意思,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还有敏捷,聪敏的意思,爸爸希望我们的小敏娃能够拥有全部的优点,好好长大,成为爸爸最优秀的女儿!”

毛主席对子女的爱体现在日常的点点滴滴,建国后,他虽然让两个女儿不准享受优待,不准向外人提及自己是毛泽东的女儿。

可当全国闹饥荒的时候,毛主席得知小女儿李讷在学校生活的不好,他便省吃俭用,给李讷留下一笔经费。到周末的时候毛主席特意将李讷接回家,用省吃俭用的钱为李讷做一顿美味的饭菜。

虽然李敏上了中学后,每天很晚才能回家。但为了女儿能够方便来回,毛主席又省吃俭用,为李敏买下一辆自行车。

一辆小小的自行车,在那个年代却价值不菲。毛主席虽然身为国家领导人,但他的出行也是国家分配,从没有私有物的他,豪爽的为他的小敏娃买下一辆自行车,这让李敏高兴的喜笑颜开。

虽然毛主席对两个女儿日常要求极为严苛,但这也是在锻炼二人的能力,有朝一日她们必然要独当一面。提前培养两个人坚毅的品格和意志力,其实也是毛主席对女儿的深谋远虑。

果不其然,李敏和李讷长大成人后都变得十分优秀。李敏和孔令华结婚后,进入了国防科委工作,李敏自小的梦想,便是成为军人,为国家的边防和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

如今梦想实现了,李敏激动不已的穿上军装向父亲展示的时候,毛主席对女儿的成就也倍感骄傲。

可当李敏夫妇搬出中南海后,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年幼的孩子,生活很是困难,毛主席即刻将自己的工资尽数寄给李敏,并在信中说道:“敏娃,不用操心钱的问题,有爸爸在。”

这句话让李敏感动的泪流不止,越长大她才越能理解父亲对自己的苦心栽培。

同样,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进入了《解放日报》工作,一手好文笔让她在工作中脱颖而出。而后又主动申请前去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毛主席为小女儿的觉悟也倍感欣慰。

李讷在五七干校认识了她第一任丈夫,毛主席也是全力支持。可因为婚姻不幸福导致两个人不到一年便离婚了,李讷此时又怀着孕,她不敢将自己的处境告诉毛主席,深怕让毛主席感到丢人。

但毛主席得知李讷的情况后,非但没有责怪,反而每个月都定期给李讷汇钱,同时对李讷嘱咐道:

“讷娃永远是爸爸的女儿,爸爸很想念你,希望讷娃多来看看我。”

见爸爸非但没有责怪自己,反而还如此关切她,这让李讷愧悔不已。而毛主席这般深沉的爱,不仅给了子女,也给了中国人民。

伟大领袖毛主席

毛主席作为人民的革命领袖,不仅带领着共产党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时也将国民党反动派赶到了台湾小岛上,解放了全国人民。

而他也成为了世界的革命导师,正所谓“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但在革命的途中,他也做出了许多牺牲。毛主席和杨开慧在一起的时候,共同诞育了三个儿子,分别是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

但当时风雨飘摇的中国,外有强敌入侵,内有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局下,毛主席毅然决然的选择共产主义的革命之路。

但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后,全国的革命志士遭到了惨无人道的屠杀。为了能够继续发展革命,毛主席不得不只身离开家乡,独自走上了革命之路。

而杨开慧和他们的三个孩子为此却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1930年11月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牺牲。

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从此流离在外,虽然被党组织营救到了上海,但因为颠沛流离的生活,三个孩子最终与党组织失散了。

因此毛岸英便带着两个弟弟在上海卖报纸、讨饭为生。毛主席得知这个情况后,远在井冈山的他束手无策,成天以泪洗面。

他不得不托付党组织四处寻找他的三个孩子,幸运的是有一日毛岸英在街头卖报纸,那个人恰好是地下党,终于毛岸英和毛岸青被安全带回了延安。

但令人遗憾的是毛泽东的三子毛岸龙却就此下落不明,有人说死了,有人说丢了还可以再找,但毛主席却忍着悲痛,平静的说道:

“革命要紧,不能因为我个人的私事再动用那么多人力了。”

在毛主席心中,他始终记挂的是人民,而自己的事情永远放在最后一位。

毛主席这般大公无私不仅体现在这一件事上,长征途中,贺子珍为毛主席诞育了数个孩子。

但因为长征生活困苦不已,时常面临敌人的围剿,因此在长征的过程中,他们遗失了好几个孩子。

这让毛主席与贺子珍痛不欲生,可面对这种情况,毛主席也只能含着眼泪,悲痛的说道:“我们的孩子都是中国人民的孩子,所以不用再找了。”

割舍亲子是毛主席迫不得已的决定,在延安时期,毛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前又前去苏联学习。

毛主席又一次面临着亲子分离。

好在毛岸英在苏联经历了反德国法西斯的卫国战争,培养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可回到祖国后,虽然父子二人重逢令人慷慨激昂,但毛主席却并未让毛岸英参加解放战争。而是让他背着一包行李,带着几包种子,下乡去劳动了。

要知道当时作为领袖的毛主席,完全可以将毛岸英送到战场镀金培养他的政治资本,但毛主席却只让他参与最普通的劳动。

正是因为毛主席的大公无私,将人民的利益永远置于个人之上,才带领群众赢得了人民战争的胜利。

因此人民发自内心的爱戴毛主席,不仅是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秘书,或者是解放军,走到哪里,都会受到老百姓们真情实意的热情欢呼和优待。

但这样的场面也让毛主席感到苦恼,因为毛主席深知革命不是为了让老百姓爱戴自己,而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成为群众的一员,是革命与自我革命的展现。

因此毛主席希望身边的人都能认识到革命的真实意义,因此才千叮万嘱身边的人行事低调,不可享受任何优待。尤其是对子女更是严加管教,尽管如此,可他在子女眼中,依旧是慈爱的人父。

但为了革命,毛主席牺牲了自己的情感、也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更是牺牲了众多子女的前途,才建立了属于我们人民的伟大新中国。

革命路途漫漫,曲折又坎坷,虽然如今我们胜利了,但大家只能看到胜利的崭新面貌,却看不到毛主席等人背后付出了多少牺牲,流下多少血泪。

有的时候甚至连至亲之人都要割舍。

正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最好的体现!

看完毛主席治家严谨的故事,屏幕前的你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3 阅读:652

韩当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