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将至,一些没有如愿考上清北的学子们发现在短视频平台“上清华”也能弥补些许遗憾。
8月9日,清华大学在其官方公众号上通过一篇《40万人在这位清华老师的短视频里“上课”》的文章,向校外学子公开推荐了本校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聂影。
“她是一位教授,也是一名短视频创作者,一头标志性的卷发和边框眼镜,和一口清脆的北京话,展现出她鲜明的个人风格,也吸引了40万名网友打卡这堂免费的‘公开课’”,文章称,通过聂影短视频的火爆,看到“课堂无边界”的可能。
聂影在清华大学并不是一位特别知名的老师。从今年3月起,她尝试把课堂内容拍成短视频,上传到自己的抖音号上。凭借着言辞犀利、观点独特、话题新颖的特点,仅用两个月时间,其抖音号涨粉近30万。
在评论区里,越来越多人抢着领取自己的互联网新身份——“清华美院抖音分校走读生”,相关话题“今天这个艺术课代表我当定了”也登上抖音热榜,吸引大量网友关注。
清华在官方公众号“怒赞”聂影,一方面是因为聂影的走红扩大了清华在普通人群里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肯定了通过短视频进行知识普惠的积极作用,看到了它的巨大潜力。
中国目前已有10亿以上的网络视频用户,几乎是最大的教育受众群体,加之短视频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方面又拥有巨大的技术优势,不由得各大高校对这一阵地不重视。
事实上,不止是清华老师,不少高校教授、院士、学霸加入到传播知识的队伍,以直播公开课、短视频等形式,分享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容。
在清华,除了有教美术的聂影,还有讲数学题的小高(清华小高数理思维),更是拥有百万级的粉丝群体;在复旦有“复旦哲学”,在北大有“北大历史”,在武大有“大脑门苏德超”,中科院的金涌院士也有百万粉丝。
其效果也是明显的。根据今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智媒研究中心发布的《学无界,共此间:短视频直播与知识学习报告》显示,89.85%的受访者曾使用过短视频直播平台获取知识,近4成用户参与过知识创作。
《2023抖音公开课学习数据报告》显示,全国147所双一流名校中,有137所入驻抖音平台,覆盖率达93.2%。有400位教授、45位院士、4位诺奖得主在抖音传递知识。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位列抖音网友最喜欢的授课高校前三名。在抖音,平均每天有超20万人次在观看高校直播课。
短视频平台在知识学习上的成功,除了因其受众群极其庞大之外,有两重原因最重要,一是其平民特性,一是其科技特性。
大学是象牙塔,但大学的知识必须走出象牙塔。实现这样的目的,仅仅靠培养毕业生是远远不够的。
早在100年前,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后创办“校役夜班”和“平民夜校”,为社会大众提供在大学里学习知识文化的机会。但这种传统的普惠教育模式实际上覆盖面非常有限,受教育者所付出的成本也较大,需要拿出专门的时间去就学。
曾几何时,为了接近名师,青年们从天南海北来到北大、清华等校园中“蹭课”,这些“旁听生”“游学生”,有时在一堂课上占到了三分之一。他们带着渴求知识、希望改变命运的热忱,一度成为社会大众对于优质大学教育资源需求的真实写照。这反映出,让每个热爱知识的人都可以平等地获取知识,并且可以时时学、处处学,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但短视频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移动设备无处不在,上网费用非常低廉,教育和知识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送达,人们利用碎片时间就可以参与学习。知识“走向社会”实际就是知识实现了普惠,短视频平台一方面降低了公众接触知识的门槛,一方面以生动的形式丰富了知识表达的形式,使得知识的创作和传播都更为便捷。
但问题是,互联网上有海量的内容,又有“流量”这一双刃剑,那些最容易触达受众的内容往往也最“通俗”,怎么让相对严肃又小众的内容被需要的人看到?让平台天天把清华老师置头条显然也不现实。
▲在算法推荐下,实现了知识内容与用户需求的高效匹配。图/IC photo
算法技术的进步被用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在算法推荐下,用户与优质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再是单方面的搜寻,而是通过平台分发主动去触及用户,实现了知识内容与用户需求的高效匹配。
以前人们学习靠的是主动出击,要在浩如烟海的内容中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搜索引擎成为重要工具,但它其实也是一个门槛。
而现在,知识在算法的帮助下可以主动找人,人们只需“守株待兔”,甚至通过算法,那些人们还未曾主动学习的内容,也可能会因为你在内容浏览时所表现出的“兴趣”随之而至。就全社会而言,知识就这样被输送到更远更隐秘的角落,流向了更多更需要它的人群。
实际上算法技术对知识传播的作用不止是知识普惠,他也能作用于知识群体。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蒋俏蕾的说法,推荐算法还能助力知识“越推越深”。
当用户对某个特定领域表现出浓厚兴趣时,算法可以深入挖掘该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前沿研究成果,为用户提供更深入、更系统的学习资源。比如,一个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人,算法可以为其推荐相关的专业书籍、在线课程以及学术讲座等。
算法还能与长尾效应结合,实现小众学科、冷门学科与兴趣群体的双向奔赴。众所周知,一种文化、一种学科如果没有受众群体,也就离消亡不远了。
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在足够的人口基数下,任何小众文化都有它的爱好者与潜在爱好者,问题在于这些受众群体很难找到老师,也很难找到同好群体,很多潜在受众群体甚至对自身兴趣都没有明确觉悟。算法技术的进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像考古、像甲骨文、像物理与哲学等等,每一类知识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可能就差好老师帮助“开窍”。现在,在算法的力量下,知识的高效连接和快速流动得以形成。
在流量的裹挟下,算法推荐技术一度饱受争议,但技术本身是个趁手的工具,决定好坏的是如何应用。开学季这段时间,学子们对高校短视频账号的这一波热度也反映出,算法推荐技术与短视频内容在知识传播中积极的另一面。
撰稿 / 信海光(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张彦君
欢迎投稿: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