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余华英儿子被罚,恶趣味式蹭流量不能容忍|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评论5 2024-11-05 20:30:29
很多人都没想到,在余华英这样的案件里,竟然也会有人冒充、蹭流量。

▲网民自称是余华英儿子,在多个社交平台相继发布数条视频,引发围观。图/网络视频截图

文 | 柳早

“我就是余华英当年5000元卖出的儿子,希望大家能原谅我的母亲,让我与母亲重逢。”

据公安部网安局消息,犯罪嫌疑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于10月25日判处死刑后,有网民自称是余华英的儿子,在多个社交平台相继发布数条视频,引发大量围观。但这一切都是假的。

南京公安网安部门调查发现,该网民此举出于吸粉引流、赚取广告收益的目的。违法行为人吴某某,因在网上恶意制作、发布虚假视频,扰乱网络空间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目前已被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相关账号已被封禁。

这起事件非常恶劣。这些伪造的视频,几乎在余华英被宣判的第一时间就在网上曝出,可谓赚足了眼球。对当事人而言,在全网围观这起案件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人贩子儿子”的人物,戏剧元素拉满,流量和随后的利益自然都有了。

但这种恶趣味式蹭流量,却会带来极大的副作用。虚假的人物、杜撰的表演,极大地浪费社会关注,也会模糊事件的焦点。

本质上,余华英案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社会事件,背后牵扯着多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沉重、愤慨,甚至是悲剧,才是整起案件的底色。

这时候突然窜出一个所谓的“儿子”,试图收割流量和社会同情,这极不道德,也会给本来严肃的事件上涂抹了一层怪诞色彩,也消解了社会的严肃思考。

在评论区也能看到,很多人被这种无底线的蹭流量震惊了。很多人都没想到,在这样的案件里,竟然也会有人冒充、蹭流量。在如此重大的事件里,这种行为大概率逃不过舆论审视和相关调查。饶是如此,依然不乏以身试法者。

这或许也为人们展现了互联网流量的另一面——只要有利可图,流量也会驱使一些人做出种种出格的行为,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

在互联网上,人们对各种表演、摆拍的视频也可谓司空见惯了。正如媒体所报道的,诸如闹市街头发生“感情纠纷”、女儿半夜将母亲送去坐牢、身着骑手服带患儿跑单云云,种种桥段都在方寸之间的手机屏幕里上演。

这意味着,对虚假信息的打击应当保持持续的高压。近日,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同城版块信息内容问题整治”专项行动,其中整治的突出问题就再次提到“制造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

相关部门理当对类似信息强化巡查,第一时间处理各种无底线的造谣信息。同时,对互联网平台来说,也要常态化筛查处置有明显蹭流量嫌疑的信息。

就像余华英刚判、儿子就在互联网上出现,这本身就十足可疑。平台应当及时发现类似信息,对信息真伪进行提示,并将线索同步给相关部门进行核实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公安部门曾发布数据,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今年以来已办理网络谣言类案件2.7万余起,依法查处造谣传谣网民3.1万余人,依法关停违法违规账号19.9万余个,清理网络谣言信息156.2万余条。

这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体量,说明今天网络虚假信息的猖獗程度,也提醒公众,在流量如此“诱人”的当下,对互联网上那些眼球效应惊人的内容,不妨多留个心眼儿,保持一分冷静,让真相飞一会儿,别轻易被虚假信息带了节奏。

撰稿 / 柳早(媒体人)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刘越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