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悬挂绿牌的新能源汽车俨然成为主流,在市场上的渗透率已超过50%, 消费者对“绿牌车”节能环保的认知也日益加深。但作为行业观察者,我始终认为节能环保并非绿牌车的 “专利”,已存在了20多年的油电混动(下简称HEV) 依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不能轻易被市场和消费者忽略。
可能有人会说,HEV 已经推出20多年了,在技术上真的能和如今油耗动辄3字头乃至2字头的新能源车相比吗?多说无益,最近这则新闻足以「更新」大家对混合动力的认知。
近日,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关于最省油燃油车的称号再次易主,一位叫做Gerdes 的美国老司机,驾驶搭载第五代混动技术的丰田普锐斯从北美大陆的西海岸洛杉矶,跨越干山万水,直奔东海岸的纽约市。最终在这趟全程共计5168.73公里的挑战里,车辆仅使用了130.6升汽油,折合百公里油耗2.52升(若按照国内7.68元/L 的92#来算,每公里的油费不到2毛钱),再次刷新了燃油效率的新高度。
是的,哪怕没有“绿牌”和大电池的加持,搭载混合动力的车型也能把油耗在真实用车场景下刷到“2字 头”,这说明在这二十多年里,混合动力系统也在持续进化。
事实上,正是得益于HEV 20多年来的发展与普及,其应对全球市场的广泛适应性以及优秀的燃油经济性早已成为了全球汽车市场的香饽饽,以丰田为例,截止2024年5月末,丰田全球混动车主超过2700万,没有出现过一起车辆事故导致的漏电触电 以及电池爆炸燃烧的案例,可谓有口皆碑。
HEV 依然是全球主要汽车市场的首选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搭载HEV 技术的车型仍然是消费者的首选,其市场份额在新能源车“咄咄逼人”的今日仍然在持续攀升。例如在美国市场,HEV 车型的市场份额接近10%,在2024年第二季度,混合动力汽车销售占比从8.6%提升至9.6%。8月份,美国 HEV 销量达到了14.7万辆,同比大幅增长37.5%,远高于 PHEV 和 EV 的增长率和销量。
数据来源: Wards Intelligence
在欧洲方面,EV的市场份额从去年8月的21%跌至14.4%。与此同时,HEV的市场份额却从24%上升到31.3%,成为市场的最大赢家。根据Carscoops 的最新报告,欧洲的 HEV 市场份额预计很快将超越汽油车(目前仅相差1.8%)。
数据来源:ACEA
不难发现,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HEV 不仅没有在新能源大潮中被埋没,反而越战越勇,相比之下反而是电动车有点力不从心。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哪怕如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突破50%,我们依然认为HEV 仍有发展的空间,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国内HEV 的销量实际也是在同步增长的。从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来看,8月份HEV 的销量同比、环比都在上升,要知道8月份市场总体是下滑的,这显示出HEV 强大的生命力和市场需求。
HEV和新能源平起平坐
或许是看到HEV在节能环保和实用性方面的特出优势,近年来政府也给出了不少政策支持HEV发展。比如在需要摇号、拍牌的广州,HEV 车型可以享受与新能源车一样的上牌政策。
在国家层面,我国汽车行业在2020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指出,到2035 年,我国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各占一半,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将全部转为混合动力 (HEV),从而实现汽车产业的全面电动化转型。从政策层面理解的话,HEV 和新能源是平起平坐的关系,并非大家想象中的要All in新能源赛道,从侧面也可见 HEV的重要性。
因为对于汽车产业而言,单一能源路线快速实现产业转型或面临较大压力。此时,HEV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补充,是一个既能稳住汽车产业基盘,又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选择。目前许多大型车企,如广汽、长城、吉利、长安都倾向于选择包括HEV技术路线在内的多路径战略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再者我国地域广阔,有着不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差异化较大,与新能源车型相比, HEV 车型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从产品特点来看,HEV 技术不需要充电,没有里程焦虑,消费者在使用上的感觉也与传统燃油车差别不大,但节能环保却是实实在在的。
其实我本人就是HEV 的车主,之所以一直没有换新能源车,就是觉得用车成本方面并没有太突出的优势,但却要重新适应电车的使用方式,当然最大的原因是目前这辆车虽然已经行驶了 6 年 10 万公里,但机械方面和新车相比没有太大的衰减,我曾经看到一份报告,一台使用了 10 年 33 万公里的丰田普锐斯在电池的性能上与新车依然保持在同一水平,没有发生明显衰减。所以对于普罗大众来说 HEV 适用性更强,不用担心充电问题,也更不用担心电池的衰减和安全问题,对普通用户更为友好。
促进平等发展
不得不承认,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得以飞速发展,有大部分原因是得益于政策上的倾斜,例如早年的大额购车补贴,以及现在的免购置税等“福利”,而对于一直履行节能环保使命的 HEV 车型而言,毫无疑问是不公平的,但出于产业发展需求也无可厚非。
就如上面提到,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超额完成当初设下的目标,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已经有充分的认知,有必要从政策导向转为消费者导向,说白了就是要放开新能源汽车护城河, 与节能车一起公平竞争,因此目前行业里也呼吁“油电同权”以及“技术平权”给予混动与新能源更多同等的政策支持, 让节能车回到他应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