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少年的未来是守望的未来

格物话球 2022-12-26 20:11:11

嘿!你有过假装成人喝酒,喝到酩酊大醉吗?

你有过离家出走,来场说走就走的流浪念头吗?

你有过三观不合却又无可奈何相处的邋遢室友吗?

你有过为心爱的人,与别人争执甚至大打出手吗?

......

那些疼痛又伪装坚强的日子,那些渴望自由,想要长大的时光,或许已悄然而逝,或许你正在经历。但青春就是这样,向着成长之路奔跑,一路披荆斩棘。

《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正是关于一个美国青少年在叛逆的青春期迷茫、焦虑而又自我救赎的故事。这是作者塞林格在1951年公开发表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作者借鉴意识流的写作方法,短短16万字,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充分展露在读者眼前。此书一发表,就引起了全美青少年追捧的热潮。如果说现在的年轻人疯狂追随偶像,那《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便是当时书中偶像届的天王。

此书发表后出现了两种极端,一方面它是畅销神作,60、70年代,美国大学里面基本人手一本《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引起了当时美国青少年的共鸣。另一方面它被视为禁书,里面的语言粗俗污秽,高中老师讲授此书被解职,"甲壳虫"乐队主唱约翰列侬也因这本书被精神病人而杀,一时之间,此书成为“反社会”的代名词,大家谈书色变。如今,时隔60年的洗礼,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后,人们对这本书有了更为客观的评价。曾经的禁书已成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现代经典小说”之一,是很多中学和大学推荐的必读书籍。

本书作者以二战刚刚结束为背景,当时胜利的美国成为了一个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在看似繁华、富足的"纽约"街头下,人们精神生活却荒芜、空虚。在这种"假模假式"中,处于花季的青少年又是怎样的呢?又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霍尔顿离开学校前的迷茫,反映学校简单粗暴的放任教育

主人公霍尔顿,16岁,是潘西中学的一名学生,他身材高瘦,总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在学校游荡。他讨厌读书、讨厌学校,曾三次被学校开除。父亲找关系让他进入口碑极佳的潘西中学。可他发现这所学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优秀,他厌恶这里的一切。由于四门功课不及格,他再一次被学校开除。

离开学校前,他去了历史老师老斯宾塞家。老斯宾塞年过70,很慈祥,对霍尔顿饱含善意,他对霍尔顿被开除的事不忍,想帮助霍尔顿。可他拿出老师说教的方式,当面讽刺地念试卷上霍尔顿写给他的话,让霍尔顿难堪,这种填鸭式的说教伤害了霍尔顿的自尊。

与历史老师匆匆离别后,霍尔顿回到宿舍,他坐在椅子上看书。但阿莱克的到来打断了片刻的宁静。这个同学邋遢、不修边幅,好面子,对谁都满不在乎。霍尔顿对他毛手毛脚的行为虽没有好感,但也友好对待,会把收好的指甲钳给他,会带他一起出去玩。

他的室友斯特莱塔长得高大、帅气,可心思完全不在学习上。他对爱情十分开放,经常与不同的女生约会。

当霍尔顿得知这晚斯特莱塔的约会对象是自己喜欢的琴时,他坐立不安。而琴在霍尔顿心中是非常纯洁的,比他任何一位女朋友都为重要。

斯特莱塔约会回来后,他以为自己心中的白月光琴被玷污了,他再也无法忍受,举起拳头与斯特莱塔厮打在一起。

满身是血的霍尔顿想去阿克莱宿舍留宿,没想到遭受拒绝。他曾真心地对待阿克莱,结果收获的却是冷漠与嫌弃。没有感到丝毫温暖的霍尔顿感到孤独,于是收拾好行李,破口大骂的离开了学校。

此时此刻的霍尔顿对学校没有丝毫的留恋,在他看来学校假模假式,满嘴谎言,只看重自身利益。

老斯宾塞与校长一致认为“人生是一场球赛,得按照规则进行比赛”。

学校里的学习仿佛也是一场比赛,老师不顾学生能否理解,强行灌输学生知识。学生的前途取决于学生的成绩,挂科的学生将被学校以失败出局,潘西中学是这样,其他学校亦是如此。

可对于学生的成长真的能和球赛作比吗?学生叛逆、放纵,学校却不闻不问,也从不引导、修正。而学生也慢慢地变得冷漠自私,昏昏度日,他们不在乎学习,更多向往成年人的生活方式,早恋、喝酒、抽烟......

这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霍尔顿深恶痛绝,满口的脏话与逃离是他无能为力的反抗。可离开后等待他的会是什么呢?

霍尔顿流浪于混乱的纽约街头,揭示异化的社会教育

离开学校的霍尔顿不敢回家,由于时间太晚,步行到车站坐车。在火车上他遇到了欧纳斯特的母亲,为了逗乐解闷,他信口开河地跟摩罗太太聊欧纳斯特在学校的行为。

下车后他住进了一家宾馆,却没想到这里面住着很多变态痴呆的怪人。他在窗边眺望,吃惊地看到一位头发花白老头男扮女装,另一对年轻男女用嘴互相喷水。可以说这让霍尔顿三观尽毁,没想到平时道貌岸然的成年人,在夜的掩护下做着不三不四、下流的行为。

如此匪夷所思,也让这个未成年的霍尔顿内心蠢蠢欲动,他也想放肆而为。

他来到宾馆里的夜总会,假装成人模样,与美女搭讪、跳舞,而这些人都各怀鬼胎,不过是想白嫖而已。无聊的他又来到欧尼夜总会,这个夜总会十分混乱,周围的人粗俗不堪,在这里喝酒、甚至吸毒都无人管。他遇到了哥哥的熟人莉莉恩,莉莉恩对他看似热情实际是因为哥哥D.B,他们的假模假式和虚伪让霍尔顿讨厌。

扫兴的霍尔顿回到旅馆后,在皮条客的诱惑下招妓,但霍尔顿对桑尼一丝想法也没有,他骨子里还是向往着纯真的爱情。于是他放弃了,但妓女桑尼与皮条客并不罢休,他们抢劫了霍尔顿五块钱,并把霍尔顿暴打了一顿。此时的霍尔顿无力反抗,他的胆小只得在成人的拳头下妥协。

他接触的这么多女人里,只有和琴在一起的时光是最美好的,虽然短暂却很快乐。那个夏天,他和琴下棋的美好时光深深印在了霍尔顿的心里。

他曾说过:“你要是真不喜欢一个女人,干脆就别跟她在一起厮混,你要真喜欢他,就该小心的爱护她。”

琴就是他愿意爱护的人,他一面把琴留在心底,又一面去和女友萨丽约会。

萨丽虽然漂亮但很虚伪,她与霍尔顿看电影却不断与别人搭讪,完全不顾忌霍尔顿的存在。在溜冰中,她身穿超短裙,吸引别人的注意。她仿佛交际花在不断寻求合适的对象,也根本无心听霍尔顿的倾诉。在三观不合之下,两人大吵大骂,最终分手。

在经历一系列的打击后,孤独无助的霍尔顿在酒吧借酒消愁,他与路斯谈论爱情,他一直觉得肉体与精神的关系是艺术的。可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他一度怀疑自己渴望心灵交汇的爱情是病态。路斯走后,他醉得厉害,疯癫地跑去公园找鸭子。不知归宿的鸭子仿佛就是此刻的霍尔顿,迷茫、痛苦。

在这异化的社会下,有多少和霍尔顿一样的少年,在面对虚伪且充满诱惑的世界,他们冲动、挣扎又深陷泥潭,最终妥协。本来向往爱情的纯洁,却因社会的爱情观,让青年的三观尽毁,最后堕落。

这是当时社会的异化教育给青少年带来的不良影响,也是当时青少年普遍的生活状态。霍尔顿在遭遇这一切后,一直想逃,一直想寻找心灵的慰藉,又会去哪呢?

当家不再是心灵的寄托,霍尔顿只想逃离,折射出缺失的家庭教育

霍尔顿最终决定回家看望自己的妹妹菲苾。妹妹是一个天真、善良不谙世事的小孩。霍尔顿很喜欢她。他偷偷回到家,幸好父母不在家,当霍尔顿出现在菲苾面前,她一直对霍尔顿说:“爸爸会要你的命的”。

他们都知道爸爸在家里的权威,对待孩子的教育暴力,而妈妈则是一味的忍让,软弱。对于弟弟艾里的离开,母亲也只会沉溺在失去儿子的痛苦中。这不免让霍尔顿对他们的教育沉默、抵触。

一个小孩,在不良的家庭教育中,总会走向极端。霍尔顿的几次被退学又何尝不是自己希望父母能好好地去走进自己的内心,可父母完全不管,他们只解决问题,却忽视孩子的心里健康。没有陪伴,没有教育。

而妹妹菲苾则对哥哥的爱毫无保留,她尊重哥哥,把自己的私房钱都给哥哥。在与菲苾的聊天中,霍尔顿说出了自己在学校的情况以及这两天苦闷的经历。

他们谈起了梦想。

霍尔顿说:“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片麦田地里玩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任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如果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或许霍尔顿看清了这个社会的黑暗,他想成为守望者,守望那些像妹妹一样的纯洁孩子,不受社会的污染,不要变得像霍尔顿一样。

可梦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后来父母回来了,他躲进壁橱后又溜出家门。他来到自己尊敬的老师家中借宿,却发觉这个老师可能是个同性恋者,于是只好偷偷逃出来,到车站候车室过夜。

霍尔顿对这一切彻底失望了,他不想再回家,也不想再念书了,决定去西部谋生,装做一个又聋又哑的人。

可是他最疼爱的小妹妹菲苾却拉着行李箱想和他一起走。霍尔顿惊呆了。他愿意自己卑微地活着,却不愿意菲苾失去快乐。最后,他只好暂时放弃西部之行,带她去动物园和公园玩,直到妹妹坐上旋转木马才开心起来……

这时下起了大雨,霍尔顿淋着雨坐在长椅上,身上都湿透了,可霍尔顿却突然间变得快乐,因为妹妹很快乐。他忽然找到了自己留下来的意义。

回家后不久,霍尔顿生了场大病,又被送到一家疗养院里。出院后等待他的是什么呢?也许又会被送到哪所学校,对霍尔顿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但是他的愿望早已在心里深深地埋下了种子——一颗守望的心,一颗改变的心。

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霍尔顿满口污言秽语,对成人世界充满鄙视,对自己深陷当时堕落的社会而感到痛苦, 但他内心是纯真的。他不希望像菲苾这样纯真的孩子重走自己的路,所以幻想自己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护孩子们纯洁的内心,不被这个社会污染。

如今当代的青少年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下摆脱青春期的迷茫与焦虑,是我们所要深思的。也是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意义!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