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地下航母:从零制造到占全球7成,中国盾构机到底有多牛?

文渊的历史书 2024-11-09 12:16:12

从7亿两台到年产值近120亿元,从完全依赖进口到占据全球七成市场。

地下世界的“变形金刚”

盾构机,这个听起来有点陌生的名字,其实是我们身边不可或缺的“地下英雄”。

地铁、隧道、开山、挖渠等等等等,都离不开盾构机。

同时它也有着各种有趣的昵称:比如有人称它为“钢铁穿山甲”,因为它能像穿山甲一样轻松穿透坚硬的岩层。

也有人叫它“地下蛟龙”,形容它在地下穿行的威猛姿态。

可说的这么热闹,盾构机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

通俗一点的讲,就是将盾构机想象像一个超大号的机械铅笔。

它的“笔尖”是一个巨大的圆盘形刀盘,上面布满了各种形状的刀具,随着“笔尖”不断旋转,将前方的土石碾碎,然后通过传送带运走。

就像是我们削铅笔一样,将地层“削”开一条通道。

但盾构机可不仅仅是个“大铅笔”,它还像一个移动的工厂。

不仅如此,现代的盾构机还融合了许多先进技术,比如先进的导航系统,能精确控制挖掘方向,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地质条件自动调整挖掘参数,甚至还有远程监控系统,工程师们可以在地面上实时监控盾构机的工作状态。

这些高科技元素让盾构机不再只是一台简单的挖掘机,而是一个智能化的地下工程专家。

如果你以为这就完了,那就小瞧这些“地下英雄”了,除了能在陆地上发挥作用,盾构机在海下也是独领风骚存在。

可以说盾构机的应用范围之广,远超我们的想象。

从城市地铁、跨江隧道,到山岭公路、引水工程,甚至是地下管廊、储气库,处处都有盾构机的身影。

又是如何在短短二十年间,从默默无闻到名震全球的?

时间倒回1997年,改革开放来到了黄金时期,彼时国家在各地成立的各项重点工程都已初见成效,唯有修建秦岭隧道这一重点工程停滞不前。

只因我们没有凿山开洞的“盾构机”。

为了国情也为了今后发展,我们不得不割肉喂鹰,花费7亿多,从西方购买两台盾构机。

要知道那时候的人均工资也才就百十来块钱,7个亿,那是一个人几百辈子也挣不出来的啊。

可人家一张嘴就是7个亿,而且不讲价,你要就要,不要有的是人要。

除此之外呢,一旦这机器坏了,那就得请他们的专人来修,而且是按时计价,也就是说,从人家出发开始,就已经开始算钱了。

列位,您想想他要是中间上个厕所、吃个饭什么的,那可都是带薪的啊。

可没办法,谁让咱们求着人家呢。

可如果你以为这样就完了那就太小瞧“洋鬼子”了,在他们开始修机器以前,会进行一项只针对中国人的规定,那就是不许咱们得技术人员观看学习。

对,没错,防着咱们呢!可人家是老大,再气愤也得立正挨打,谁让咱们没有呢。

可这还不是最可气的,因为老外的一些列骚操作,导致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洋玩意”就是好,咱们早的就是没有花钱买的好。

而其中有这种想法的,就不乏那些手掌实权的管理者们,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出现了,只买设备不要图纸的荒唐现象。

而这种情况就造成了90年代后期,俄、美、德等国的盾构机掌握了国内超过90%的市场份额。

这种境况不仅制约了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也刺痛了无数中国工程师的自尊心。

可工程师们没有认输,也不能认输,因为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需要他们去建设。

中国制造的逆袭传奇

2000年,受够了西方卡脖子的中国人决定,制造属于自己的盾构机。

尽管中间出现了各种问题:有的刀盘转不动,有的螺旋输送机堵塞,有的液压系统漏油……

每一个问题都像一道难题,考验着工程师们的智慧和耐心。

可也许中国人生来就是这个世界的探索者,终于在2004年的时候,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盾构机“先行号”震撼问世了。

虽然它还很粗糙,性能也无法与进口产品相比,但却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中国盾构机发展的道路,打破了外国盾构机垄断的局面,让中国工程界看到了希望。

这就像默默无闻的乡村少年,突然在世界级比赛中夺得金牌,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不仅如此,中国盾构机的足迹还遍布了全球,从新加坡的地铁工程到意大利的高铁隧道,从俄罗斯的极寒地区到中东的沙漠地带,中国盾构机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它们不断刷新各种纪录:最大直径、最长距离、最复杂地质……每一项成就都像是给“中国制造”这个金字招牌镀上了一层新的光彩。

尽管是在最艰难的疫情期间,中国盾构机行业也没有停止,反而逆势增长。

如今20年过去,中国盾构机从原来的零占比,一路攀升至全球市场70%的份额。

毫不夸张的说,中国盾构机已经成为了各国的心头爱,毕竟谁能拒绝“价格优势和性能提升”的完美结合呢!

写咋最后

从最初的完全依赖进口,到如今的全球领先,中国盾构机用短短二十余年完成了惊人的逆袭。

如今,无论是在复杂地质中穿行,还是在水下开辟通道,它都能游刃有余。

更重要的是,中国盾构机的成功证明了中国工程、中国科技的自信与实力。

这种自信和实力,将激励更多的中国企业向高精尖领域进军。

参考资料:

https://m.gmw.cn/2024-11/01/content_1303886029.htm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