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师覆灭后,打扫战场的结果把粟裕吓一跳,陈毅:俘虏一个不准放

南方寻过去 2024-03-21 14:57:01

1947年孟良崮战役,华东野军大获全胜,这个消息不但振奋了人心,更是直接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

但当粟裕看到战后清点名册时,神情却十分紧张,并连忙将情况上报给陈毅,陈毅听完情况后,更是直接说:“抓获的俘虏一个都不能放过”。

究竟这份名单中包含了什么,竟能让我军两员大将都如此紧张?

一触即发

1946年,随着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内战的帷幕也被缓缓拉开,次年,随着两军的碰撞,让蒋介石意识到,解放军实力已经不能同日而语。

于是,蒋介石便决定转变作战策略,丢弃大规模打击作战方法,先对解放军逐一击破,这样的方法更有利于保存国民党的实力、

当时陈毅和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所向披靡,是我军的得力队伍之一,在那段时期大获全胜,是蒋介石的“心病”。

于是,次年3月13日,蒋介石派出“王牌军队”之一74师,开始进入华东野战军区域,准备随时发动进攻。

5月13日,张灵甫继续按原计划行动,这正中我军下怀,经过商讨后,决定采用包围迂回的战术,将74师一网打尽。

当两军开始战斗后,74师便发现局势严峻,师长张灵甫预感队伍可能有被围攻的危险,于是赶快将队伍向相对安全的地区撤离。

但我军怎会让他如意,于是在发现国民党南撤时,立即开展密集攻击,并且还开始占领天马山等几个要点,歼74的后方援兵25师。

而74师因为既得不到后方支援的响应,并且他们的四周全是解放军,一时间,作为国民党优良部队之一的74师像无头苍蝇一般。

张灵甫不愧作为师长,很快便想出了最佳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在原地蹲守,并且等待救援,这样不但能拖住解放军主力,并且还能将牵制住他们。

战场这边,一时间双方难分上下,虽然74师已经被包围,但凭借优良的装备和适当的战术,让解放军难以找到突破口。

而此时国民党那边的援军也在加急赶来,这使得局势更加胶灼,而我军为了在国民党援军到来之前,将74师拿下,于是各部队从四面八方对敌方进行不间断攻击,为的就是让敌方没有休息的机会。

而士兵们也是一鼓作气,不断冲击74军的防线,战斗十分激烈,几个阵地更是反反复复争夺,但是幸好在敌方援军到来之前,终于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暗藏隐患

战后,解放军战士每个人都身心俱疲,虽然这场战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我军付出的伤亡也是很惨重,战场上枪弹无眼,看到我军同志的尸体,士兵们的心情都十分沉重。

战后,我军开始清理战场,清点伤亡人数,在核对俘虏人数的时候,却发生了令粟裕大吃一惊的事情。

在送上来的清点报告上,显示敌方伤亡一万三千,俘虏一万九千,共计三万两千余人,而敌方总人数约三万九千余人,其中相差约七千余人,粟裕一时间思绪万千。

敌军的人数对不上,其中的严重性可想而知,谁都不知道这剩余的几千人躲藏在什么地方,难道是要偷袭,亦或是保存兵力,逃回大本营。

面对我方发来的捷报,粟裕看见后也没有露出一丝笑容,因为他深知这场战争可能并没有取得完全胜利。

为了确保战斗万无一失,于是粟裕立即下令再次清点,强调要细细搜查,保证每个山头没有遗漏。

听到消息的队长纷纷表示不解:“不是清点过一遍了吗?发生了什么?是出现了什么纰漏吗?”

粟裕也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直接告诉他们:“敌军很可能残留有七千余人,千万不要松懈,一定要对每个山头仔细搜查。”

听到粟裕的回答后,将士们脸上的笑容也都消失了,纷纷对粟裕回答到:“收到”,便随即立马去完成自己区域的清点任务。

之后粟裕立马赶往陈毅的营帐,看见陈毅后,立马说:“可能出问题了,这场战斗还没有结束。”

与此同时,将手上的清点报告给陈毅,陈毅接过来看完后,脸上满是严肃的表情,对于这千人的动向,他们一无所知,如今敌人在暗,我军在明,局势十分不利,并且如果发现了他们,那么势必是一场殊死搏斗。

而这时第二次的清点报告也完成了,和上一次的报告相差无几,一时间,营帐内的氛围变得沉重无比。

没过多久,有士兵来到陈毅和粟裕的营帐,并对两人说道:“我们在附近的某处发现了电磁波信息,虽然很微弱,但是很可能是其余敌军的所藏之地。”

陈毅和粟裕对视了一眼,随即两人便下令开始集合士兵,准备围剿敌军残余,幸好残余的敌军弹尽粮绝,所以我方损耗的兵力相对比较少,就将他们全部拿下。

战斗完全胜利后,粟裕感慨:“不得不说,74师不愧是国民党军的“王牌部队”,如若不是我们提前察觉到,并且又捕捉到了那一丝电流,那么后果难以设想。”

这时陈毅也叹了一口气,脸上也漏出一丝放松的神情,说道:“这次战斗虽然损失惨烈,但是对于国民党的打击是“直击要害”的。”

这批部队作战力强,如果任由他们逃回国民党大本营,无疑与放虎归山,

幸好最后将74师全部歼灭,而这场战役也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获全胜。

可以说这场胜利来之十分不易,并且意义重大,扭转了山东的不利局面,孟良崮大捷,毛主席也特发贺电:“歼灭74师,付出代价较多,但意义极大。”

新的难题

接下来就遇到了新的困难,那就是如何处置这么多数量的俘虏,解放军一直采用优待俘虏的政策,在我军的观念中,虽然和国民党军队属于对立阵营,但是在我们心中,大家都是中国人。

可74师在国民党的地位却十分特殊,对待这支部队不能像其他部队一样,随意去留,并且由于这支部队中有很多特务,如果将他们纳入解放军中,无异于安置了一个解放炸弹。

74师在国民党的时候,不管吃穿用度各方面,上至军官,下至普通士兵,全部都是最好的,所以被俘虏了之后,大部分人都是不愿投降。

在他们心中,这场战斗的失败是意料之外的,单单凭借解放军的军力是不会打赢他们的,对于解放军的看法,还停留在“八路”“野路子”这种观念上,国民党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信息情报的落后。

关于这群俘虏的去留,解放军内部产生了分歧,一部分认为这支队伍不能收纳进来,人员混杂,并且他们并不是真正认同解放军,感化他们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如果放走他们,很难保证他们会不会,重新成为一批新的队伍,威胁到我军,在众说纷纭的时候,陈毅做出了决定:“绝对不能将任何一个人放回去!”

“硬骨头”

这支队伍几乎所有士兵,都是从军校出来,有着十分丰富的战斗经验和战斗技巧,可以说每一个士兵都可以称为国民党老兵。

并且陈毅在会上还说:“如果敌方没有足够的士兵,看他如何作战? 我们损失如此多兵力,势必要讨回来?”

而毫无疑问,陈毅这个决定是极具预见性和战略性的,如果将这批士兵收纳进队伍,解放军的实力毋庸置疑会提高一大截,甚至这批士兵还可以成为我军的左膀右臂。

为了将这块“硬骨头”啃下来,我军耗费无数精力和办法,威逼利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但是都丝毫不起作用。

这群人就像是一块钢板一样,他们对蒋介石有着根深蒂固的思想,如果一部分人假装投靠我军,暗中却将我军的情报传递出去,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所以为了将他们感化,让他们能真心实意的加入军队,于是陈毅和粟裕便决定采取“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方法。

先将国民党的高管们逐一击破,选择其中十个人组成访问组,其中包含由74师人事科长、新闻部主任等等,他们手中掌握着很多信息,清楚知道队伍中特务群体,并且能够更好说服其他士兵。

特务在部队中是难以避免的,是解放军军队中的一大痛点,通常特务群体隐藏的也很好,难以寻找,如果高管能够吐露特务的身份,那么就相当于解决了军队中的一大难题。

而有了国民党高管的反水,很多特务的身份也开始浮出水面,有了国民党长官的带头,许多士兵也纷纷投奔解放军。

随后再将国民党士兵分散到各个部队,让他们先去适应环境,亲自观察周围,因为国民党长期的反动灌输,所以74师很多人对我军存在误解和恐惧,但是陈毅相信只要他们亲身经历过,才能破解所谓的谣言。

事实也不出陈毅所料,74部队一部分国民党士兵坚信“共党随意杀人”、“对俘虏各种酷刑”,“百姓也惧怕共党”等等言论。

但当他们看见,百姓们全部都是真心实意喜欢解放军,甚至不惜将家中为数不多的粮食赠送出来,而解放军不但没有收下,婉拒了大娘的好意,并且自愿帮她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收集情报的时候,甚至有百姓会冒着生命危险,向解放军传递情报,

这让国民党士兵十分不解,甚至开始怀疑曾经的信仰,其中一个国民党士兵问解放军:“为什么这么亲和的对待百姓?”

解放军战士回答 :“百姓就像自己的再生父母一样,大家都是为了未来背井离乡,他们口中的百姓,也可能有一个军人孩子在外奋斗,解放军之间的关系就像兄弟一样,你照顾他的母亲,可能某个解放军战士也在帮助你的父母。”

这番话让国民党士兵们动容不已,同时也感叹解放军的格局,在日常相处的时候,士兵也发现解放军的排长,甚至营长都和普通兵关系好很亲近,在战斗冲锋的时候,甚至自己会一马当先冲在前方。

在战斗的时候,解放军并没有将战俘作为人质或炮灰,就算国民党还没有投降,他们也会尽力保护这群士兵,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信念也愈发动摇。

在国民党,地位高一点的长官在战斗的时候,只需要在后方指挥战斗,根本不会和士兵打成一片,种种事情冲刷着这群国民党士兵的内心。

不少士兵被解放军的行为感动不已,甚至在决定将一部分人放走的时候,他们反而不愿意离开,并自愿转变,成为一名解放军。

他们中包含有不少高素质人才,在之后的战役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自此,在他们心中,解放军成为了终身的信仰,之后也会一直支撑他们走下去。

而士兵们也在自己的队伍里发光发热,并且毫不吝啬将自己曾经的战斗技巧,分享给其他人,收纳了这些士兵,我军在基层战力方面的短板,也得到了弥补,整体的实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有不少人为74师的结局而感到唏嘘不已,但是这种结局对他们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新生!

1 阅读:294
评论列表
  • 2024-03-22 21:05

    74师当时有一个旅在后方整训

南方寻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